1、关于西双版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西双版纳的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动物有亚洲象、大熊猫
B. 西双版纳是我国唯一的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
C. 西双版纳的南部与老挝、越南两国接壤
D. 西双版纳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有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
2、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自然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齐全
B.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C. 水资源不仅空间分布均匀,时间变化也不大
D. 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匹配不好
3、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下列农产品中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是( )
A. 春小麦、玉米、棉花、油菜 B. 冬小麦、水稻、甘蔗、大豆
C. 冬小麦、玉米、茶叶、橡胶 D. 水稻、冬小麦、棉花、油菜
4、下列铁路干线与交汇处的铁路枢纽名称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京广线与陇海线——郑州
B.京沪线与陇海线——徐州
C.宝成线与成昆线——成都
D.沪昆线与京广线——兰州
5、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陈毅将军在写给缅甸友人的诗中这样写到:“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这段话所反映的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地势平坦,草原面积广
B.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C.气候干热,苹果是当地主的水果
D.海拔高,雪山连绵
7、北京有许多国际组织、驻华机构等,说明北京具有的城市职能是(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交通中心
8、我国的某山脉,山北以旱地为,山南以水田为主,山北农作物熟制是两年三熟,山南是一年两熟,这条山脉是( )
A.秦岭 B.天山 C.南岭 D.大兴安岭
9、读下图,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图为西北地区 ②乙图和丙图主要位于季风区内
③丙图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④丁图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A. ②③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④
10、香港和澳门相同的重要经济部门是( )
A. 轻工业
B. 重工业
C. 旅游业
D. 现代农业
11、信天游是流传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它的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反映出当地地形的特征是( )
A. 沟壑纵横 B. 平坦广阔 C. 起伏和缓 D. 雪山连绵
12、我国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是
A.长江三角洲地区
B.沿海地区
C.环渤海地区
D.东北地区
13、20世纪90年代,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这是因为( )
①林业占的比重太大
②资源枯竭
③设备老化
④交通不便利
⑤产业结构单一
A. ①④⑤ B. ①②③ C. ②③⑤ D. ①③④
14、北京位于( )
A.我国东北地区 B.华北平原西北部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
15、“海上花园”城市是指( )
A、上海 B、香港 C、澳门 D、深圳
16、北方地区东临( )
A.渤海和黄海
B.东海和南海
C.黄海和东海
D.渤海和东海
17、台湾岛最高的山脉是:
A.海岸山脉 B.阿里山脉 C.中央山脉 D.玉山山脉
18、(题文)香港境内多低山丘陵,平原狭小,为弥补建筑用地不足,采取了:“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这主要是因为 :
A. 建筑水平高 B. 资金充足
C. 人多地少 D. 眼光远大
19、下列传统居民特色中,与气温无关的选项是( )
A. 北方房屋墙体厚
B. 南方房屋宽敞,通风透气
C. 南方屋顶坡度大
D. 东北地区房屋多双层窗户
20、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其主要原因是( )
A. 所属温度带不同 B. 海陆位置不同
C. 所处湿润地区不同 D. 地形因素不同
21、山东省的简称是_________,甘肃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
22、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截止到2004年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其中黄土高原总面积35568平方公里,而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2347平方公里,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材料2: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实施十年,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其中一期工程使项目区内植被覆盖率从17.5%提高到41.1%;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06元提高到1263元;人均粮食产量由378公斤增加到532公斤。
材料3:黄土高原部分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而以后者更为突出。自然原因是黄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极易受流水侵蚀;人为原因是历史上长期不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使得高原表面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地面缺少植被保护,水土流失日益加剧。为了治理水土流失,为农牧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地人们正在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以工程措施治标,以生物措施治本。工程措施主要是在河流干支流修建水库蓄水,在沟道上筑坝淤地,在缓坡上修水平梯田,蓄水保土。生物措施是种草种树,使土不下坡。为了提高水土保持的效益,还必须因地制宜地调整农林牧用地结构,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丘陵区,应以牧业为主,农牧业相结合,同时要重视发展经济林木,提高经济效益。
____地区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____。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是:____。
23、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合作是_________、_______。
24、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________ 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25、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位于________(填内海)近岸。
26、宝岛台湾风景秀丽,岛上_____(湖泊)是我国著名旅游风景区,物产丰富,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最著名的树种是_____。
27、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资源十分丰富,形成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工业基地。
28、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________、南方地区,西北地区、________.
29、 河被俄罗斯人誉为母亲河。
30、成都平原是由______________江冲积而成,又有______________水利工程灌溉,成为“天府之国”。
31、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及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要求。
(1)受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等因素影响,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其中气候较为干旱的是________,冬冷夏热的是________,水热条件最为优越的是________,平原面积较广的是________。(以上均填字母)
(2)A、B两区域中,农业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的是________,C、D两区域中,农业生产方式以种植业为主的是________。(以上均填字母)
(3)根据图中季风区非季风区界线来判断,四大地理区域中,大部分位于季风区的两个区域是________,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的两大区域是________。(以上均填字母)
(4)图中的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年均温最低的是________。
(5)如果甲、乙两种气候代表北京和广州两地的气候,符合北京的是________,符合广州的是________。
3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连理同根一峡隔,六十盛迎‘三通’来”从1949年起,近60年过去了;从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三通”以来,近30年过去了。然而浅浅的台湾海峡,却似难以跨越的鸿沟天堑。两岸不知道有多少颗忧伤的心,日夜夜念被思念牵动摧折;又不知有多少远眺的眼,朝朝暮暮为亲情望穿秋水。这一切终于在2008年12月15日化作历史。银燕展翅、百舸争流、鸿雁传书----随着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三通”终于在这一天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材料二:台湾省略图(如图)
(1)台湾岛东临 ___________(大洋),西隔 _______海峡与 ______ 省相望。
(2)台湾岛中南部被北回归线穿过,所以从气候类型上看,台湾北部属于 ________气候,南部属于 _______________气候。
(3)台湾的地形以 ___________ 为主,平原多分布在 ______________
(4)台湾岛素有“东方甜岛”的美称,主要是因为台湾盛产(_____)。
A.稻谷 B.甘蔗 C.茶叶 D.香蕉
(5)直接“三通”的基本实现,有利于两岸交流和发展。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中,台湾具有明显优势的条件是(_____)
A.市场、劳动力 B.市场、交通 C.政策、劳动力、D.资金、技术
33、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和民族风情独特,令人神往。试根据下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1)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用两个字概括)
(2)青藏地区的农业以 业为主,种植业集中于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
(3) 是本区域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如右上图所示,这种民族服饰反映出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不定项选择填空)
A.气温年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大
C.光照强,但气温不高 D.地面温度高,但气温低
(4)400mm年均降水量等值线经过本区域的东南部,所以青藏地区从干湿状况看主要属于半湿润和 地区;但是,西藏是我国湖泊最多的省级行政区,西藏中南部地区多热水湖,请结合板块构造理论给予解释。
34、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形因素考虑,学校不建在A地的原因是(_____)
A.避山洪 B.避雪灾 C.避台风 D.避寒流
(2)刘村所在地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其海拔高度约在_______米之间。
(3)此图根据_______定方向,据此,李村位于学校的_______方向。
(4)如果量得刘村与学校的图上距离2.5厘米,那么两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千米。
(5)刘村和李村最适宜观日出的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
(6)若该图所示区域为山东省某地,该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是_______;如果要种植油料作物,你认为种_______较为合适。
35、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B区域与D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是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图Ⅰ中的甲工业基地发展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
(3)图Ⅱ所示气候分布在________(填字母)区,该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____为主。
(4)A区域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C、D两区域农业以______为主。
(5)图中①是________山脉,C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
(6)下列各组地理事物中,依次出现在黄河流域的一组是(_____)(填选项字母)。
A.酥油茶—吊脚楼—蒙古包—四合院 B.碉房—兰州拉面—马头琴—窑洞 C.坎儿井—那达慕大会—信天游—四合院 D.蒙古包—土楼—窑洞—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