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黄、小曹、小陆和小杨四个家庭去东北游玩,导游员说:“明天我们要去的是一座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这座山脉林海茫茫,非常奇特的是在山的最高峰顶部有个湖泊叫长白山天池。”完成下面小题。
【1】导游员:“我们的任务是准备当地特色物产,谁准备的最好,谁就有优先选房权。”你认为哪个组有优先选权( )
A.黄某父女:金针菜、银鱼、大闸蟹
B.曹某父子:人参、貂皮、鹿茸
C.陆某父女:菠萝、苹果、菱角
D.杨某父子:长绒棉、哈密瓜、葡萄干
【2】导游员带领四个家庭来到该山后,发现该山的两侧同样植被生长高度不一样,因此产生了争论。请你判断,正确的是( )
A.黄某父女:两侧的老百姓种植喜好不同
B.曹某父子:因为土壤性质不同
C.陆某父女:因为东南坡为迎风坡,所以生长高度高于西北坡
D.杨某父子:因为西北坡为迎风坡,所以生长高度高于东南坡
2、机动灵活,适应性强,可门对门的服务的运输方式是( )
A. 铁路 B. 公路 C. 水运 D. 航空
3、2008年5月8日上午9点17分,2008北京奥运圣火在海拔8844.43米的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点燃!圣火耀珠峰的盛景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中国兑现了7年前的诺言!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登上了世界最高峰,中国书写了奥运史上的一个奇迹!圣火上珠峰,登山队员面临的危险有
①冰天雪地 ②极度严寒 ③低压缺氧 ④冻土融化 ⑤超强大风 ⑥猛兽袭击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4、珍惜地球资源,与每个人密切相关.下列符合低碳生活行为的是( )
A.用精美包装纸层层包装礼物
B.购物时向商场索取购物袋
C.出门尽量步行或乘公交车
D.人走不关灯保持房间常明
5、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珠江三角洲平原广阔,水网密布,自然条件优越
B. 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国内市场
C.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
D.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的经济开发区
6、关于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时受来自太平洋和大西洋季风的影响 B. 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C. 本区属于湿润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D. 降水小于800mm
7、“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南橘北枳”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不同 B.地形不同 C.耕作制度不同 D.栽培技术不同
8、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一季拍摄的 6 个省级行政区中,分别是海南、陕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江西,上海,位于我国陆地领土最东端和最西端的分别是( )
A.陕西、上海 B.黑龙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黑龙江、陕西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上海
9、我国最大岛屿台湾岛东西两侧濒临的海域分别是 ( )
A. 大西洋、琼州海峡 B. 太平洋、琼州海峡
C. 大西洋、台湾海峡 D. 太平洋、台湾海峡
10、有关德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北,属于暖温带
B. 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地形主要以丘陵为主
C.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D. 交通地理位置重要,有“九达天衢”之称
11、下列哪条河流发源于三江源地区( )
A.珠江
B.澜沧江
C.淮河
D.乌苏里江
12、“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B.中南半岛河流自西向东流,说明地势西高东低
C.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
D.印度河主要流经印度,注入孟加拉湾
13、下列关于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香港被称为“购物天堂” B.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C. 澳门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 D.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
14、东北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有( )
①煤 ②铁 ③石油 ④有色金属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5、青藏地区的农业(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 )
A. 三江源地区 B. 柴达木盆地 C. 水源较好的绿洲地区 D. 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16、下列关于四川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省级行政中心是重庆 B.成都平原农业发达,被誉为“天府之国”
C.地处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D.对外交通闭塞,当地居民出行不便
17、我国的陆上邻国很多,方便了对外交往,其中有两个发展中的大国,其一在我国西南,另一个在我国北面,它们是( )
A.泰国 加拿大 B.台湾 日本 C.美国 韩国 D.印度 俄罗斯
18、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的是
A. 日本 B. 缅甸 C. 印度 D. 台湾
19、澳门在我国的位置是 ( )
A. 广东珠江口的东岸 B. 广东珠江口的西岸 C. 临珠海市 D. 临深圳市
20、地理兴趣小组制作了四张关于“世界地理”的卡片,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21、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一年分为____、______、_____三季,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集中,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影响。南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________。
22、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________南部和________北部地区。这里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
23、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
24、台湾省最长河流__________________。
25、贵州省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
26、请根据表格中货物运输的要求,在以下五种运输方式中选择最合适的填入表格。
铁路 公路 航空 海运 河运
货物类别及数量 | 10万吨大米 | 1万吨海盐 | 500吨钢材 | 一位志愿者捐献的骨髓给患者移植 | 1吨活鱼 |
起点——终点 | 武汉——上海 | 天津——上海 | 北京——广州 | 台北——上海 | 郊区——市中心农贸市场 |
最合适的运输方式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27、西亚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都把_______奉为圣城。
28、苹果、葡萄、梨是我国地理区域________地区的主要水果;南方地区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亚热带水果是________。
29、“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描述的是我国__________(地形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30、香港和澳门位于祖国大陆的_____端,________的东西两侧,与________省相邻。
31、郑州某地理小组为探究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利用网络搜集了大量图文资料。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探究任务单
(1)在相应序号处填出序号所代表的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特征。
(2)综上判断,影响当地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有、土壤、和等。
材料二小组成员在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过程中发现,我国从1994年开始对黄土高原进行大规模全方位治理,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几十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长期不懈的治理,目前黄河的年均输沙量已从16亿吨减少到3亿吨左右,减幅达80。
下图中左图为1999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示意图,右图为2013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示意图。
(3)与1999年相比,2013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 (减少/增加)。
(4)植被覆盖率的变化对黄河下游河段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5)为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32、读图“四幅景观图及欧洲西部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暑假期间,小明要去欧洲西部的几个国家旅游,他想起地理老师讲过,本初子午线从英国的首都________穿过。
(2)小明从地图上发现,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________(高/中/低)纬度。
(3)小明想从当地带回一些特产,小明带回的特产可能有________。(双选)
A.葡萄酒 B.橄榄油 C.龙井茶 D.糖葫芦
(4)小明在旅游途中发现,当地人喜好食用奶酪等乳制品,说明当地的________(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发达,这是受当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因素影响而形成的。
(5)欧洲西部发达国家集中,旅游业发达,①、②、③、④四个旅游景点中,小明在这次旅途中有可能看到的是________。(写序号)小明________(能/不能)在欧洲西部北冰洋沿岸看到极光景观。
33、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雨下千万条,干裤没一 条,天公不作美,生活两行泪。”2019年2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持续阴雨天气,很长时间都见不到太阳,有网友称之为史诗级天气“流浪太阳”。
材料二:如图为我国南方地区简图。
(1)写出图中字母和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河流:② 。海域:D 。
(2)①处是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请简述这里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3)P处是我国的四川盆地,这里气候湿润,物产丰富,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该地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流平原温和湿润,试分析其原因。
34、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太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约50千米,中间段是6千米长的海底隧道:通车后,珠海至香港的车程将由3小时缩短到1小时内。
(1)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这里的“海”是指_____海。修建港珠澳大桥可能会遇到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
(2)图中A是_____________(铁路干线),B是______________经济特区。
(3)港珠澳大桥中间段采用海底隧道的形式修建,目的是为了(______)
A.欣赏海底风光 B.便于大型轮船通行 C.降低施工难度 D.减少占用耕地
(4)港珠澳三个城市中以博彩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是_____________。
(5)香港之所以“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
35、读“中国区域图”和“A、B两地形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完成下列表格。
项目区域 | 地形区名称 | 主要河流 | 主要气候类型 |
A | ____________ | 乌江、北盘江等 | ___________ |
B | 黄土高原 | 黄河及其支流汾河、渭河 | ___________ |
(2)A地水土流失严重,呈现出石漠化现象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
B地水土流失严重,其主要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A地人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
①封山育林,异地搬迁 ②人工种草、草地改良
③陡坡开荒变成耕地 ④重点发展绿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等特色农业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