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2、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这样做的直接影响是
A.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 皇权空前强化
C. 建立起了特务机构
D. 束缚人民思想
3、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过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的两个少数民族是
A.藏族、回族
B.蒙古族、满洲
C.党项族、契丹族
D.壮族、维吾尔族
4、古装剧《琅琊榜》中有机构称“悬镜司”,号称“只遵圣命、查鉴妖孽、不介朝政、不涉党争”,其实是独立于司法体系之外、只对皇帝负责的特务机构。由此推知,“悬镜司”与下列哪个机构相似
A.军机处
B.锦衣卫
C.枢密院
D.门下省
5、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B.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C.创立了科举制
D.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6、下列措施严重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有
①科举制的创立 ②八股取士 ③文字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7、2018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0周年,这次会议被称为“建国后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 )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到农村
C.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为中心
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8、《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句话的实质问题是
A.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C.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D.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9、对澶渊之盟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使辽兵安全脱险
②使辽得到大量的“岁币”
③是北宋的一个屈辱条约,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④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中国有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是说人的心胸要宽广。那么你知道我国古代废除实行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是在什么时候?( )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11、在现代社会中,手机微信等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出现在我国北宋时期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 美元
B. 英镑
C. 会子
D. 交子
12、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所指的商帮分别是
A.苏商和晋商
B.浙商和晋商
C.徽商和晋商
D.苏商和徽商
13、“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写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下列对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B.权臣杨国忠、李林甫等营私舞弊
C.中央与地方力量失去平衡
D.唐玄宗追求享乐,朝政日趋腐败
14、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下列我国古代人物与科技文化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
A.杜甫―《本草纲目》
B.司马光―《资治通鉴》
C.宋应星―《农政全书》
D.罗贯中―《水浒传》
15、根据下面图片,解读这一历史时期的共同主题是( )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特征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民族与政权并立的时代
D.反抗外国侵略者的侵略
16、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设台湾府的相同作用是
A.驱逐殖民势力
B.维护国家主权
C.加强专制统治
D.巩固清朝海防
17、北宋初年,四川用铁钱,由于铁钱较重,流通很不方便,商人发行了一种纸币,代替铁钱流通,这是世界上目前已知的最早纸币。这种纸币为
A.交子 B.会子 C.半两钱 D.五铢钱
18、下列各项政策中,属于清朝乾隆帝为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是
A. 平定准噶尔贵族噶尔丹叛乱
B. 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
C. 册封西藏宗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D. 册封西藏宗教首领达赖喇嘛封号
19、12世纪前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女真族建立金,并且迅速强大起来,于1125年灭掉
A. 北宋 B. 南宋 C. 西夏 D. 辽
20、如图印章是我国古代某朝代中央政府对某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见证。这个边疆地区是
A.台湾 B.新疆 C.西藏 D.内蒙古
21、西行天竺,游学那烂陀寺的高僧是________。
22、________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期发明的是________。
23、北宋的创立时间是________,创立者是宋太祖________;北宋后期与______相约夹击辽国,该政权的创立者名为_____________。
24、城市的发展见证历史的变迁。在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___________。见证了1271年蒙古政权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此的是____________。
25、李白生活在________时期,诗歌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被称为________
26、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五代十国: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________、后晋、后汉、________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________,史称“________”。
(2)实质:唐末以来________局面的延续。
(3)表现: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________,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4)影响: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5)最终趋势: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________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27、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传播文化的载体。请根据提示写出书籍名称。
(1)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________
(2)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________
(3)明朝时期昆剧的代表作是:________
(4)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
28、顺治帝赐予西藏宗教首领达赖五世以“_________”的封号;康熙帝册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__________的册封。
29、_______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30、到秦汉时期,中国传统节日中,基本定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配伍连线题
32、请列举三省六部制中六部的名称
33、我国江南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以后长江流城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迁移),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城山区的开发。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稳,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
(1)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至少两点)
(2)材料三中的“苏湖”在当时被称为什么?当时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良水稻的品种是什么?
(3)材料二、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最终在什么时候完成?
(4)你认为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