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解放军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使国防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下列不属于战略实施内容的是( )
A. 研制高技术武器 B. 提高军队现代化程度
C. 增加300多万兵员 D. 发展高技术兵种
2、下表是1957年中国粮、棉、钢、煤、电产量增长表。造成这种增长的直接原因是
品种 | 1957年产量 | 比1952年产量增长 | 比历史最高产量增长 |
粮 | 1.95亿吨 | 19% | 30% |
棉 | 164万吨 | 26% | 93% |
钢 | 535万吨 | 296% | 580% |
煤 | 1.3亿吨 | 96% | 580% |
电 | 193.4亿千瓦时 | 166% | 320% |
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3、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有(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下列外交成就中属于“梅开三度”的是
A.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B.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中美建交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5、下边图中的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遵循了客观规律
B.解放了思想,实事求是
C.违背了客观规律
D.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6、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指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就是大工业。这就要求必须解决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同社会主义工业化之间的矛盾。材料强调了( )
A.实行“一五计划"的正确性 B.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是大工业
C.进行三大改造的必要性 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7、“为了吃饱肚皮,冒上杀头的风险,这是时代的荒谬,却是普通人跃上历史浪尖的荣光。一纸惊世骇俗的契约,十几个庄严的血指印,宣告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常识的时代到来了,亿万农民从此告别饥饿。”上述文字描述的对象是
A.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普通农民
B. 培育杂交水稻的袁隆平团队
C. 研制“两弹一星”的科技工作者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贫苦大众
8、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术的事件是中国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C. 第一颗导弹飞行正常
D. 第一次实现了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
9、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收集了以下图片,最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
A.科技强军钢铁长城
B.祖国统一两岸互通
C.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D.社会保障人民幸福
10、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文中“台湾方面领导人”是( )
A.汪道涵 B.蔡英文 C.辜振甫 D.马英九
11、下列思想与提出者对应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邓小平 B.科学发展观——胡锦涛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习近平
12、1950年10月1日美军越过北纬38°线,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并公然声称:“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途越的障碍。”同时,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边。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A.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B.挑战美国霸权的战争
C.以抗美之名控制朝鲜
D.以援朝之名扩充领土
13、在学习建国后中美关系时,李华同学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如图),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是
A.抗美援朝 B.乒乓外交 C.总统访华 D.中美建交
14、2018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示,要推动央企集团层面董事会决策能力和整体功能,国企是真正以市场身份、市场化手段参与市场的改革主体。这段话反映了我国国企改革的方向是
A.确立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
B.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制度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启乡镇为重点的体制改革
15、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史实和观点。下列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B.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
C.党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
D.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6、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升到全新高度,并提出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7、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指1954年颁布的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民族区域自治法》
D. 《共同纲领》
18、河北省一位普通农民用写日记的方式见证了半个世纪农村的历史。其中1983年8月23日是这样记的:“今早开会,下午分田”。对他日记中所记内容的理解符合当时史实的是
A.此次分田废除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B.此次分田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分田后农民对土地有所有权,可以随意转让或买卖.
D.分田后农民对土地有使用权,可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1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工业化水平的现状是( )
A. 工业高度发达,实现了现代化 B. 工业基础薄弱,水平低
C. 是亚洲发展最快的国家 D. 农业发达,工业落后
20、20世纪50年代人民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下列任务属于最可爱的人的是
①雷锋
②黄继光
③邱少云
④杨靖宇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21、共同繁荣发展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___________,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2)举措及成效:
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________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________社会。
经济上:国家采取许多________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文化上:国家重视________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上: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______,为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重要表现:2006年,_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2、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人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____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3、中共十六大将“________”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中共________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24、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相对应的人物
(1)党的好干部,领导兰考人民治沙的县委书记——
(2)解放军好战士,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3)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5、日益密切的交往:原因:在“________、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
26、1956年初,全国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了全行业___________的高潮。在此基础上,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_政策,从而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___________年9月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_,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___________道路,一切权利属于___________。
28、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9、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_____________,战区主战、_____________的新格局。
30、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________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31、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理论,最终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著名理论是什么?
(2)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用科学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重要命题,这一科学理论是什么?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又提出了关于发展的什么科学论断?
(3)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请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过程拟定一个主题。
32、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多少周年纪念日————
33、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中国北京举行,再一次显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的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某校八年级(2)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小论坛。
(1)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至少说出两种)
(2)历史溯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哪些手段企图扼杀新中国?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3)外交硕果: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列举3件外交上的大事?2001年我国又取得了一项外交成就指的是?
(4)总结反思: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谈一谈你的认识。
3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复兴之路虽历经艰辛与坎坷,但却硕果累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统一之路)
材料一 西藏真正步入现代文明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多年来,不仅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而且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材料二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
(1)材料一中,西藏和平解放有何历史意义?西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主要获益于我国的哪一基本政治制度和哪项战略举措?材料二中“殖民地的残痕”指什么?这块“残痕”的消除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 海峡两岸交流大事记
1987年,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1992年,“海基会”“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
2005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2008年11月后,实现“三通”
2015年11月,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材料四 2020年1月11日,蔡英文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背负民进党的“台独党纲”包袱、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的僵局难解……
(2)材料三、材料四都提到了“九二共识”,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目前海峡两岸关系面临新挑战,综合材料三、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台湾当局怎样做才能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
(强国之路)
材料五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说:“我们如今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如今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1964年的秋天,中国打破了超级大国核垄断与核讹诈。
(3)材料五的文字和图片,反映的是同一个历史事件,该事件是什么?新时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除了陆军、海军、空军之外,还有哪些军种?
(富民之路)
材料六
(4)材料六反映的是建国后我国农村经济政策的四次调整,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政策,给我国农民带来了哪些好处?
(外交之路)
材料七 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中国已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建交,并多次举办国际性盛会……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七中“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指哪一事件?中国外交成果丰硕得益于新中国的哪一外交政策?除材料中提到的成就外,请分别列举我国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的外交成就各一项。
(6)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今我国已经主办过哪些国际性盛会?(答出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