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榆林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某网站正在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足迹”专栏的解说词,具体要求如下: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每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以回顾历史,启示后人。下列关于“1978年的足迹”的解说词正确的是

    A. 思想解放,大幕开启

    B. 黑白颠倒,是非不分

    C. 十年动乱,经济停滞

    D. 举国欢庆,翻身作主

  • 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A.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B.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D.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广泛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②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③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

    ④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完全有本族自己解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4、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国农村土地占有状况:

     

    地主、富农

    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

    古有总耕地的50%以上

    贫农、雇农

    占全国农户57%以上

    占有耕地总数的14%

     

     

    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颁布了

    A. 《中国土地改革纲要》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国土地法大纲》

    D. 《关于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定》

  • 5、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被放在优先发展位置上的部门是(  )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商业

  • 6、1954年,河南安阳县的一个村的农民纷纷要求入社,这里的“社”指的是(  )

    A.联产承包小组 B.农村供销合作社 C.农村人民公社 D.农业生产合作社

  • 7、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为实现喀什地区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关注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主要有( 

    ①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设立新疆行省”

    ③ 西部大开发  ④ 土地改革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 8、最早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宪法是(   

    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宪法》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9、科学发展观是在那一次会议上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A. 中共十五大 B. 中共十六大 C. 中共十七大 D. 中共十八大

  • 10、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我国农业产量迅速增加。而在1953年我国从个体生产变成集体生产时,农业生产率也快速增长。这是因为二者都

    A.进行了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调整

    B.建立在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上

    C.满足了当时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D.顺应了当时国际经济发展潮流

  • 11、著名企业家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曾经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1979年)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是要变了!”柳传志所感受到的“变”是指

    A. 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B. 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确立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 12、下列各项中,那些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①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②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③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④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13、我国土地改革完成后,土地所有权属于

    A.国家 B.地主 C.集体 D.农民

  • 14、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社”姓“资”等问题的困扰。对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A. 中共八大公报

    B. 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谈话

    C. 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的讲话

    D. 中共十三大报告

  • 15、一首歌往往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是某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映。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应是

    ①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②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③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④走过二十年,新的起点是里程碑,伴随着改革春风起……

    ⑤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A. ②①③⑤④

    B. ①③②③⑤

    C. ⑤③①②④

    D. ⑤①③②④

  • 1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四个全面”是指(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全面深化改革③全面依法治国④全面从严治党⑤全面对外开放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 17、右图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基础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 18、“为了吃饱肚皮,冒上杀头的风险,这是时代的荒谬,却是普通人跃上历史浪尖的荣光。一纸惊世骇俗的契约,十几个庄严的血指印,宣告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常识的时代到来了,亿万农民从此告别饥饿。”上述文字描述的对象是

    A.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普通农民

    B. 培育杂交水稻的袁隆平团队

    C. 研制“两弹一星”的科技工作者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贫苦大众

  • 19、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的行动”指的是

    A.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B.设立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D.开放l4个沿海港口城市

  • 20、2009年3月28日,西藏自治区各届干部群众一万余人在布达拉宫广场集会,热烈庆祝第一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西藏解放推迟至1951年。其解放方式是

    A. 和平解放

    B. 武力攻克

    C. 民族区域自治

    D. 一国两制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三大改造的完成:

    (1)概况:到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的转变。

    (2)意义: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_____

    (3)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_____、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 22、中共_____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 23、图二是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卫星名称)。我国因此成为世界上第_______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 24、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________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________

  • 2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义: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_____,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 26、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_______

  • 27、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外交方针是___________

  • 28、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 29、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始于安徽凤阳_____;到1983年____制逐步在全国推开。

  • 30、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

    初步提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提出实行______

    中共十二大(1982年)

    提出“建设有____的社会主义”

    基本形成

    中共十三大(1987年)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____

    充实发展

    南方谈话(1992年)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终确立

    中共十四大(( )年)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中共十五大(1997年)

    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下图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示意图。小历认为导致图中B点到C的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大革命的进行。她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 32、谈一谈:对“大跃进”运动的看法

    "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对“大跃进”运动的看法。

  • 33、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请回答以下问题:

    (1)1949年,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国家的事件是什么?1951年,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20世纪末,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这是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请指出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设置了哪一机构对香港进行管理?

    (3)如今台湾尚未回归祖国,你认为当前阻碍台湾回归祖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992年形成的大陆与台湾进行和平谈判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实现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蒋介石政府在大陆的败局已定。随后,l00多万国民党军队及其家属带着不同的乡音、记忆和创伤,仓皇渡海来到狭长的岛屿——台湾。这一别就是30多年。1987年10月,台湾当局宣布允许退伍老兵返回大陆探亲,结束了两岸近40年不相往来的历史。

    ——央视《天涯共此时》2008年8月26日

    材料二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和中国人民民族感情,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中国的统一只会给亚太地区和世界繁荣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只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第八条 “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反分裂国家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两岸近40年不相往来”的历史缘由。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台湾问题”的性质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为解决“台湾问题”,1979年以来祖国大陆采取了哪些针对性的重大举措?

    (3)据材料三,指出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的根本目的。《反分裂国家法》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两种方案,结合所学你认为实行哪种方案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