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围绕“当今和近代的开放”研究主题,你赞同( )
A.前提不同:一个是在独立自主下的主动开放;一个是挨打下的被动开放
B.结果一样:都使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C.目的一致:都是为了发展经济,解放发展生产力
D.发起人不同:一个是邓小平;一个是鲁迅
2、1978年11月,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说:“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随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A.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3、北宋于公元964年、965年、970年先后消灭了荆湘、后蜀、南汉三地,又于974年击败了势力较为强大的南唐。此后,吴越与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势力纷纷“纳土”于宋王朝。以上现象表明( )
A.继秦汉之后,中国重新实现了统一局面
B.唐亡之后,中国出现了五代十国局面
C.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风气盛行
D.北宋建立后,逐渐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4、2009年3月28日,西藏自治区各届干部群众一万余人在布达拉宫广场集会,热烈庆祝第一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西藏解放推迟至1951年。其解放方式是
A. 和平解放
B. 武力攻克
C. 民族区域自治
D. 一国两制
5、美国国务院在评估某次会议时认为,周恩来在说服其他代表团相信与中国和平相处的可能性方面,取得了成功,他用非常温和的方式,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为中国进入联合国奠定了基础。这次会议新中国( )
A.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B.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D.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6、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
A.中国外交政策的逐渐成熟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7、1992年,陪同邓小平南行的陈开枝这样比喻:“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他看到船的方向有问题时,又一次跳上了船头,把航船的方向摆正了。”为把“航船的方向摆正了”,邓小平强调
A.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B.要进行改革开放
C.要建立和谐社会
D.要建设小康社会
8、王爷爷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他参与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议。下列属于这些文件和决议的是
①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③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④第一部《中华任命共和国宪法》;
⑤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9、张爷爷的儿子出生于1958年10月,他给孩子取什么名字最能体现当时的时代特征( )
A.张建国
B.张跃进
C.张文革
D.张开放
10、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青蒿素是中国医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的
B. 青蒿素是在2015年被发现的
C. 青蒿素能够有效抵抗疟疾
D. 屠呦呦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1、下列哪一运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A. 大跃进
B. 人民公社化
C. 反右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12、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几番( )
A.一
B.两
C.三
D.四
13、一个外国旅游团到我国广东省旅游观光,要求参观在该省设置的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假如你是导游,你不应该带他们去下列哪个城市
A. 深圳市
B. 厦门市
C. 珠海市
D. 汕头市
14、1990年1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但要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上海股票市场才全面放开股价,由市场引导。这说明南方谈话
A.大幅提高企业经营规模和效益 B.推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C.明确了国家以经济建设为重心 D.成为改革开放开始的宣言书
15、苏州雷允上诵芬堂药店是著名的中药名牌老店,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雷允上诵芬堂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实行( )
A.承包经营
B.公私合营
C.中外合资
D.国企改革
16、毛泽东曾写诗赞扬一位将军:“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新中国成立初期,“彭大将军”指挥并取得胜利的战争是( )
A.雅克萨之战 B.渡江战役 C.威海卫战役 D.抗美援朝战争
17、海峡两岸同根同源,不可分割。下列事件不属于海峡两岸关系改善史实的有:( )
A.台湾调整“三不”政策 B.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胡锦涛和连战会面
C.香港回归 D.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
18、“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对敌人实施有效的自卫反击,打击敌人的重要目标。”中国担任这一使命的部队名称是
A.海军陆战队
B.陆军特种部队
C.火箭军
D.武装警察部队
19、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与此相关的大事件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文化大革命”结束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围的合法席位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0、对下列表格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时间 | 成就 |
1964年 |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1966年 | 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
1967年 |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1970年 |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A.说明我国在“两弹一星”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B.这些成就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C.说明“文化大革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科技发展
D.这些成就增强了我国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21、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于什么会议________。
22、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1)香港、澳门回归后,中央政府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_____的方针,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经济社会发展。
(2)进入新时代,中央政府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落实“_____”“爱国者治澳”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面对香港局势动荡变化,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_____》,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
(3)中央政府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深入推进_____建设,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香港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不断巩固。澳门经济发展水平居全球前列,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香港、澳门呈现与内地优势互补、____、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23、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________的率领下,奔赴朝鲜战场,开始抗美援朝。
24、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________年12月,在北京召开。
25、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____年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___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6、1951年,______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1956年,______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7、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成果: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舞蹈史诗《_____》;电影《英雄儿女》等。
29、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的转变。
30、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和平解放作出重要贡献的地方代表是_______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
3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得追求。八年二班同学就海峡两岸的交往整理笔记时,提出了如下问题
(1)台湾问题一直牵动着中华儿女的心,台湾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2)请你列举出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两例
(3)“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什么?
(4)我们党和国家确立的对台方针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那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
(6)通过上述探究,谈一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
32、下面是我国不同时期的三位领导人,他们都是谁?
从左至右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化三改”中三大改造是指哪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我国开始进入什么阶段?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什么?这是我国第一部什么类型的法律。
(3)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
(4)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铁人”、解放军好战士、党的好干部等英雄模范,其中解放军好战士和党的好干部分别是指谁?
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说:明修长城清修庙;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道出了明清不同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蒙古准噶尔部可汗准噶尔丹在沙俄支持下向康熙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并多次引兵内犯。康熙帝三次御驾亲征,历程几十年,终于粉碎了准噶尔的叛乱。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清两朝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态度有何不同?
(2)材料二中,清政府对准噶尔部采取的政策与材料一所体现的政策有何不同?
(3)简要说明上述措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