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初二上学期一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学过的《三峡》《与朱元思书》,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B. 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C. 通过对海上日出这一奇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作者表现出了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D. 有时说话就应照直说,别拐弯抹角的。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这对夫妻经过灾难的互助后,结下相守到海枯石烂的诺言。

    B.如今,桥下河水东流,不舍昼夜;桥上火车飞驰,来往如梭;两岸草木荣枯,周而复始

    C.正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一场暴雨来临,大家只好戛然而止,各自回家。

    D.就在这茫茫无际的黑暗里,他眼前豁然开朗,看见了黎明前的曙光。

  •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正襟危坐,敬重有加。

    B. 我从每一件东西的名称慢慢学起,由期期艾艾地发音,进展到可以在十四行诗中,进行

    无限美妙的想象。

    C. 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阴谋得逞;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对台湾领导

    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D. 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构思新颖,匠心独运

     

  • 4、下列各项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通常共八句计四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B.新闻又称消息。消息结构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C.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三峡》选自他撰写的《水经注》。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南宋婉约派词人。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 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 淮上有秋山。

    1这首诗的颔联除了运用对偶以外,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11分)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吴均)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赠从弟》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本书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本书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C.作者真实记录了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东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D.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2)《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____,他在书中写到“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其中的“大迁移”是指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②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在远处就可以看到毛主席亲笔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我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③这座纪念碑是根据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兴建的。当天傍晚,毛主席率领全体与会代表为纪念碑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奠基礼,毛主席亲自执锨铲土,为纪念碑奠定基石。从1952年8月1日动工兴建以来,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援和关怀。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纪念碑是用17000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④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有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八个字是碑的主题。在碑身背面,一行行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碑文是: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⑤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慢的小庑殿顶。整个纪念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

    【1】根据句子的语气,下面的句子各属什么句?

    (1)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 )

    (2)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

    (3)人民英雄不容诋毁!( )

    【2】选文第②段“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的“人民英雄”是指(     

    A.中国历史上所有的人民英雄。

    B.鸦片战争以来的人民英雄。

    C.五四运动以来的人民英雄。

    D.人民解放战争期间的人民英雄。

    【3】选文第④段三段碑文为什么要分开来写?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以“那一刻,几分温暖在心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感情真挚;③不限文题;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若出现真实人名、地名,请用×××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