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接受帮助是成长的便捷之路。②玉不琢,不成器。③即使是金子,也要经过开采、筛洗、熔炼、提纯,才能闪闪发光。④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就好像金子发出光芒,陋石变成美玉的过程。⑤那些帮助你的人就像好的玉石工匠,用他们的智慧呵护你的成长之路。
A.“开采”“变成”都是动词,“接受帮助”是补充短语。
B.句③中“、”都应改为“,”,句④中“成长过程”是这一句的主语。
C.句⑤是病句,修改方法是把“呵护”改为“促进”。
D.“想成长得好,就要接受老师、家长、同伴的帮助。”这句话适合接在句④后。
2、下面对《论语》中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这是子贡对孔子具备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些道德品格的高度评价。
B.“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孔子认为的君臣相处之道,君主应按礼的要求去使唤臣,臣应以忠俩侍奉君主。
C.“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是曾子对孔子所讲的“道”的理解,认为老师所说的“道”的基本思想就是忠恕。
D.“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这是孔子对治理国家需要礼让原则的强调,他认为有了礼让原则,国家就什么都有了。
3、下列语句中无语病的一项是( )
A.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领悟它、感知它。
B.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许多学校积极开展“阅读经典作品,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
C.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D.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决别 嶙峋 罅隙 自出心栽
B.消逝 燥热 推祟 巧妙绝伦
C.温训 平庸 狼藉 鹤立鸡群
D.不辍 差使 主宰 惟妙惟肖
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甲)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甲诗的题目和首联两句看,这首诗应是诗人奉命赴边塞慰问将士途中所作。
B.乙诗“黑云压城”一句用比喻、夸张等修辞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的情形。
C.甲乙两诗第二联都选取典型意象来表现边塞的独特景象,烘托诗人内心的孤寂。
D.乙诗题目为乐府名曲,且三四句、五六句均不对仗,可见它是乐府诗而非律诗。
【2】乙诗的尾联借用战国时燕昭王筑黄金台招揽贤士的典故,有哪些用意?
6、根据提示和理解填空。(7分)
(1) ,坐断东南战未休。
(2)舂谷持作饭, 。
(3)当年万里觅封侯, 。
(4) ?英雄末路当磨折。
(5)关河梦断何处? 。
(6)《朝天子·咏喇叭》中描写喇叭功用的句子是 , 。
7、名著阅读。
【甲】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A的首级,可是在A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我到屋子里以后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土炕上挂的一顶蚊帐,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炕头放着两只铁制的文件箱,一张木制的小炕桌当作办公桌。哨兵向他报告我的到来的时候,A正伏案在看电报。
……
A盘腿坐在小炕桌前,把无线电报推开一边——据他说,其中大多数是对面山西省黄河沿岸红军东线各地驻军的报告。他动手替我起草一个旅程。写完以后,他交给我一张纸,开列着为时共需九十二天的旅程中的各个项目。
【乙】B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C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
(1)上述文字节选自___(国籍)新闻记者_____(人名)的《_________》。
(2)甲文中A是谁?甲文表现了A哪些形象特点?
人物A:___________ 形象特点:___________
(3)乙文中B、C分别是谁?请各举一个与人物相关的情节。
人物B:___________ 相关情节:___________
人物C:___________ 相关情节: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口袋里的父爱
李静
①母亲去世了,留下什么都不会做的父亲。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
②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了饭才离开。可刚发动汽车,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父亲恍然大悟,真是老糊涂了。”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丝凄凉。
③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会迷路。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刚开出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父亲说想去看她,马上把父亲带回了家。
④送父亲回家时,父亲塞给她几百元钱。父亲以前经常背着母亲给她钱,那会儿她刚生完孩子,经济情况不是很好,她不再要父亲的钱了,可父亲还是会给她。她就把父亲给的钱存起来。
⑤那天,她要去看父亲,还没出发就接到电话,又迷路了,是出租车司机报的警。她和哥哥商量,没想到父亲竟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
⑥哥哥出差了,她怕自己照顾不过来,父亲会再次“离家出走”,索性把父亲接到自己家,请了护工照看着。起初,好的时候她去上班,父亲会告诉她小心开车,父亲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古怪,如果每月帮他领了工资没有及时交给他。
⑦那天,她的车限号,她打车去上班,其实她口袋里是从来不放钱的。她只是想碰碰运气,没想到竟从里面摸到了100元钱。
⑧付了车费,她想可能是自己什么时候放进口袋里忘了。同样的事情接连发生两次,她开始琢磨自己是什么时候把钱放进口袋的。想了几种可能,拿了自己或丈夫的钱,匆忙中错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想到这,她板起脸质问儿子,儿子却矢口否认。
⑨晚上,儿子去洗手间,还没到门口就返了回来,她看到进门处的衣帽架前有父亲的身影。她悄悄凑过去,还没张口父亲将100元钱放进她外套的口袋里,还自言自语着:“放好,别让你妈知道……”父亲佝偻的身影逐渐在她眼前变得模糊,那一刻她才知道,纵使父亲不再记得她是谁。
(选自《读者》(2017年04期)
(1)请从父亲的角度,梳理文章的故事脉络。①想去看女儿,却找不到路——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①送父亲回家时,父亲塞给他几百元钱。(加点词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②为了避免父亲再次“离家出走”,她索性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加点词“离家出走”在句中的意思是什么?)
(3)文中有两处地方相互照应。请找出来。
(4)请赏析文章第⑨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父亲将100元钱放进她外套的口袋里,还自言自语着:“放好,别让你妈知道……”
(5)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对文章以“口袋里的父爱”为标题的理解。
9、坚强、自信、勇敢……美好的品格让我精彩;书法、足球、声乐……广泛的兴趣爱好让我精彩;宣传员、志愿者、班干部……有趣的社会活动、独特的生活经历让我精彩。请将“_________让我精彩”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