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
A. 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
B. 楼房鳞次栉比,街道平坦宽阔,这是临沂市城区的美好景象。
C. 我们必须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勤奋学习,绝不能有半点虚伪和骄傲。
D. 居高不下的房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追溯( shù) 蛮横( hèng) 目眩神迷( xuàn)
B.羁绊(jī) 龟裂(guī) 挑拨离间(jiàn)
C.归省(xǐng) 矗立( chù) 强词夺理( qiáng)
D.襁褓( qiǎng) 拾级( shè) 怒不可遏(è)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创新攸关人类现在与未来,要解决全球贫困,创新是不二法门。
B. “最清晰的脚印,印在最泥潭的路上”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语,如果不是妙手偶得 ,便是生活磨砺的总结。
C. 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暗暗地潜滋暗长了。
D. 过去,对大众而言,参观博物馆显得可望而不可即,现在,走进博物馆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扬州鉴真路上的樱花,争相盛放,随风摇曳,缤纷浪漫,路人忍俊不禁地驻足欣赏。
B.国足在亚洲杯小组赛中八面玲珑,连胜三场,打出了球队精神,也唤回了国人信心。
C.文明的气质应该是朴素自然的,我们不能因为给别人让座了就莫衷一是,期待赞扬。
D.扬州城市规划因地制宜,很好地保护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5、阅读《蒹葭》,完成下面小题。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每章都是前两句写景,三四句点明主题。
B.这首诗中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虚写之词,伊人在水一方,他因此上下追寻。
D.诗中“白露为霜”、“白露为晞”、“白露末已”,暗示了地点的变化。
【2】诗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运用了《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6、古诗文默写。
(1)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此地一为别,_______。(李白《送友人》)
(3)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爱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令人感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高呼“________,________”,直接表达自己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卖炭翁》中白居易用“________,________”感慨卖炭老人所得甚少,付出与价值不对等,含蓄传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7、根据下面的图示,完成对保尔部分人生经历的梳理。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8、阅读《社戏》选段,回答下面小题。
①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②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③“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④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2】结合文章内容,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你对阿发的行为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回答
【4】你怎样看待选文中“偷豆”这一情节安排?
9、作文
平凡的日子,只要努力,就能积累起生命的厚度。平凡的日子中,可以享受到友爱善良的温暖,乐于吃苦的甘甜,辛勤劳动的收获,孝敬父母的美好,自觉给予的快乐,好学不倦的充实;可以享受到甘于寂寞的崇高,归于平淡的境界……平凡的生活阳光灿烂,平凡的日子精彩纷呈。
请以《平凡的日子也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