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一封电报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该情报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
A. 参加万隆会议
B.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进行抗美援朝
D. 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2、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七大
3、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
A. 开国大典 B. 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C.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我国户均土地规模1986年的9.25亩下降为1997年的7.65亩,随着农村人口的日益增长,人均土地面积的减少和最初15年的承包期限,使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水平,这说明家庭联产承包制
A.实际上是小农经济的回归 B.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面还存在某些问题
5、2013年,香港与内地的贸易额达38,913亿港元,比1997年增长2.49倍,占香港对外贸易总额的51.1%;2013年,内地对香港出口额达3847.9亿美元,占内地出口总额的17.4%。以上数据说明
A.打破了内地与香港的隔绝状态
B.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正确的
C.香港与内地的经济交流合作日益密切
D.香港实现“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6、2008年海峡两岸实现三通不包括
A. 通海
B. 通邮
C. 通航
D. 通商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观察下面时间轴,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在21世纪初,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的重大事件是
A.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
B.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C.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D.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
9、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是( )
A. 称霸亚洲 B. 抗击日军 C. 保家卫国 D. 保卫朝鲜
10、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最大成就是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_____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A.5000
B.4000
C.2000
D.1000
11、1906年,《中国新报》刊登了这样一段话:“国强由民盛,民盛由智开,启民智也,则肇始学堂。”由此推测,让近代中国人看到希望的是( )
A.近代军队的强大
B.民族企业的兴盛
C.新式教育的兴起
D.近代报刊的流行
1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召开
C.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3、小明同学想要了解“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的情况,你建议他查找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14、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下列对第二个“天安门” 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有
①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③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④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自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特点不包括( )
A.分配制度“大锅饭”
B.经营承包责任制
C.企业经营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
D.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
16、如果要拍摄一部以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影片,最合适的素材是
A. 黄继光舍身堵枪眼
B. 焦裕禄带病治风沙
C. 义和团抗击侵略者
D. 戚继光抗倭
17、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首次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 )
A. 独立自主 B. 求同存异 C. 对外开放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8、从下面所示的历史图片上我们得到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
A. 这一现象出现于新中国土地改革时期
B. 合作社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
C. 反映了人民公社化时期的农业发展政策
D. 体现了改革开放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19、2020年6月30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有利于香港长远发展,是推进“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的根本之策。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的时间是
A.1987年7月1日 B.1999年12月20日
C.1997年7月1日 D.1998年12月20日
20、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到“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文中“最可爱的人”是指
A.中国工农红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八路军
21、根据所学知识将以下内容补充完整。
(1)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________
(2)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________的基本问题。
(3)我国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
22、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直观地描绘了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材料四 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迹保护。
——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材料五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17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了解我国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2)了解我国20世纪50年代外交成就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3)了解我国民族政策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4)了解我国对外开放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5)了解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6)以上所有材料中不属于第一手资料的是:________。
23、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的_______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三个阶段。
24、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____年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___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5、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1995年1月,____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强调坚持一个_____,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2)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____”,主张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3)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________”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26、动乱表现:
(1)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________事件,学校________、________停工“闹革命”。
(2)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________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3)国家主席________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________的冤案。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新中国国旗一一
(2)新中国采取的纪年方法一一
(3)1954年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的制度一-
(4)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一一
28、经济特区的代表,“一夜崛起之城”指的是________
29、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时间:________年9月13日地点: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经过:________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标志:________
30、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31、WTO的中文名称是什么?
32、读图回答问题。
(1)哪次会议为图1的伟大事件做了准备?会议的成功召开有什么作用?
(2)新中国是什么时间成立的?概括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3)图2和什么事件有关?志愿军入朝作战目的是什么?
(4)概括新中国建立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33、探究历史: 2011年3月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其中,“两会”清晰地描绘了下一步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持稳定的线路图。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改革开放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历史回想
(1)1950年6月,中央政府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大规模的____________运动在全国开展。
(2)1953—1956年间党领导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重要史实是进行三大改造。试述其主要内容?
步骤二:历史转折
(3)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这次会议确立的指导思想是?会议作出了怎样的工作重心转移?此次会议还做出了什么新决策?
(4)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推行什么政策?
步骤三:深度探究
小明的笔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有一个关键词注定让人们无法忘记,那就是“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福州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三十年多来,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有一处错误,请在下面写出错误的地方并改正。
(5)错误: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
(6)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经济特区→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内地
步骤四:论从史出
(7)结合中国历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及上述材料,说说中国为何改革开放?
34、 材料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在学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这一单元后,小刚同学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确立——全面开始——出现失误。”
请你结全这条线索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起步”指的是什么时期取得的成就?“宪法保障”与哪次重要会议有关?“制度确立”指的是什么制度的建立?是在什么时候建立的?“出现失误”指的是什么?
(2)谈一谈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给你的启示与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