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殚精竭虑(dān) 颓唐(tuí) 亵渎(xiè) 仲裁(zhòng)
B.鹤立鸡群(huò) 颓废(tuí) 迁徙(xǐ) 河堤(dī)
C.络绎不绝(yè) 教诲(huì) 订正(dìng) 遗嘱(zhǔ)
D.惟妙惟肖(xiào) 炽热(chì) 称职(chèng) 解剖(pōu)
2、下面各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内容包括“风”“雅”“颂”三部分,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B.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如《恐龙无处不在》,采用的就是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佐证了“板块构造”理论。
C.鲁迅的《社戏》一文,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外婆家的美好往事,刻画了一群淳朴友爱的农家孩子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D.《大雁归来》的作者是利奥波德,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同时又是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沙乡年鉴》是他的代表作。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色是“独体单音”,而这样的特色要求诗歌语言一定要有节奏。
②寻求诗歌语言的节奏感,诗歌就形成了对诗句吟诵节奏顿挫的重视。
③目前中国正在提倡吟诵,年轻人没听过古人吟诵,常把吟诵与朗诵或歌唱混为一谈。
④此外,要在形式方面产生抑扬高低的美感效果,那么声调的讲求必然是一项重要的要求。
⑤中国的传统吟诵是结合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特色,经过一个自然而然的演化过程。
A.③⑤④②① B.⑤①③②④ C.③⑤①②④ D.⑤③②④①
4、阅读下面文字,加点词语的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翻开八年级语文课本,丰富的课文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悟与体验。读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领略到人民解放军##dot##ruì bù kě dāng的气势;跟随艾芙·居里《美丽的颜色》,我们感受到了居里夫妇执着科学发现的工作热忱;学习《白杨礼赞》,仿佛看到高原上倔强挺立的白杨树;梦回繁华,在《清明上河图》里望见了汴京“街道纵横,行人摩肩jiē zhǒng”的繁荣。
A.锐不可当 rè chén jué jiàng 接踵
B.锐不可挡 rè chén jué jiàng 接种
C.锐不可挡 rè chéng jué jiàng 接种
D.锐不可当 rè chéng jué jiàng 皆踵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今天,楷然家“亲子共读”的内容是杜甫的《春望》。以下是楷然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破”字使人怵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然,抒发了个人遭际之悲。
B.颔联“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
C.颈联“家书抵万金”,是因为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
D.尾联写诗人头发白了、疏了,诗人头发的变化,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愁怨。
【2】楷然爸爸提出了一个问题,“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你也来思考并回答这个问题吧!
6、古诗文填空(10分)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 _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③子在川上曰:“ , 。”
④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 ,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的原句回答)
⑤我们即将跨入新的学习阶段,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让我们用李白《行路难》里的两句诗共勉: , 。
⑥孔子曰:“仁者爱人。”大风破屋,苦雨湿床,困境中的杜甫推己及人,以 “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忧国忧民、兼爱天下的仁者心声;而主动辞官回乡的龚自珍,则以“落红不是无情物, ”来抒发自己甘愿作出牺牲,也要培养一代新人的情怀。
7、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与冬妮娅分手时说:“我首先属于(1)_______________,其次才属于你和别的亲人。”保尔最爱阅读英国小说《(2)_______________》,从中领悟到了要坚持不懈,拥有坚定的信念,勇敢地克服一切困难。保尔曾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3)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历经八年级下册“我们的低碳生活”综合性学习,小浣同学成了班级的低碳小达人,他收集了冬奥中的一些资料,准备向同学介绍冬奥中的低碳知识。
材料一:
碳达人的创作
材料二:
碳达人的资料库
(一)二氧化碳制冰技术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不仅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面积达1.2万平方米),也是全球首个采用最先进制冰技术——“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蒸发制冷”的冬奥速滑场馆。
这种技术好在哪儿?
优势一:环保
二氧化碳,虽是温室气体,但温室效应远低于氟利昂等人工合成制冷剂。
二氧化碳制冷剂:破坏臭氧层潜能值(ODP)=0,全球变暖潜能值(GWP)=1,且无异味,不可燃、不助燃,是可持续性最好的冷媒之一。
常见制冷剂的环境影响 | CFCs氯氟烃 | 高ODP 高GWP |
HCFCs氢氯氟烃 | 低ODP 高GWP | |
HFCs氢氟烷烃 | 零ODP 高GWP | |
HFOs氢氟烯烃 | 零ODP 低GWP | |
CO2二氧化碳 | 零ODP 最低GWP |
优势二:节能
与传统制冷系统比,二氧化碳制冷可提升能效20%以上,制冷系统产生的余热经高效回收后,可提供70度热水,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冰面维护、浇冰、馆场除湿等。冰丝带全冰面运行的情况下,整个制冷系统的碳排放趋近于零,每年可节约200万度电,相当于燃煤600吨,电动汽车环绕地球333圈,近3900辆汽车的年排放量,种植120万棵树,北京6000个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
优势三:冰面好
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也是为了打造最快的冰。以往制作冰面通常采用间接制冷及载冷剂制冷的方式。如1988年到2018年的8届冬奥会速滑馆所采用的制冷剂,一半为氨,一半为氟利昂,制冷过程几乎都以乙二醇或盐水作为载冷剂。载冷剂通常不在固定温度放热,这导致冰面出现软硬不一,而采用二氧化碳直接蒸发制冷技术,制冷剂在地下预埋的盘管中进行热交换,不仅系统换热效率更高,还可将温差控制在±0.5℃。对比常规制冰系统1.5℃~2℃的冰面温差,二氧化碳制冷系统的冰面整体效果更好。
(节选自《全世界首个采用二氧化碳制冷的冬奥场馆“冰丝带”为何如此“丝滑”?》)
(二)二氧化碳人工造雪
冬奥会的各项赛事,对于雪上的要求都不相同,因此造雪团队会根据场地需要的不同来造雪。
对比传统的造雪,新的造雪技术有何不同?张信荣介绍说,传统的造雪其实就是在一个低温的环境里,用高压空气把水打成小的水花、水滴,从而凝结成雪。传统的造雪机都是0度以下才能造雪,最高温度不能超过2度。但对于我们来讲,特别是冬残奥会期间,3月份的北京温度升高,这就提出了新的挑战。
“所以我们研发了零上高品质动态人工造雪和储雪一体化技术,当气温处于0℃—15℃时,利用二氧化碳超临界制冷技术以及新型优化的造雪设计,实现安全、高效、低成本、高品质的人工造雪。”张信荣介绍,这样一来,在艳阳天里滑雪不再是梦。
在创新的背后,环保考量是最重要的因素。据介绍,利用传统方式生产1立方米的雪量大约需要30度左右的电,而零上人工造雪技术仅耗18度—22度电,同时造雪产生的热量将全部回收,用于提供热水与比赛供热。
(节选自《二氧化碳制冰又造雪?专家揭秘冬奥场馆的“冰雪奇缘”》)
(1)阅读材料一,帮助小浣向同学解释“碳中和”。
(2)下列小浣对材料二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二氧化碳制冷剂的破坏臭氧层潜能值和全球变暖潜能值,都远低于其他常见制冷剂。
B.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制冰,因其温度可控性高于其他制冷剂,所以冰面更优质。
C.材料二在介绍二氧化碳制冰技术的优势时,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D.二氧化碳超临界制冷技术以及新型优化的造雪设计可以使人工造雪不再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
(3)针对同学的疑问:为什么二氧化碳这个“温室气体”制冰造雪能更低碳?请你从以上材料中提炼、组合信息,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帮助小浣写一段回复文字。
9、请以“这是最好的选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立意自定;⑵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⑶不少于600字;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