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时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①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土地改革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③①②④ D. ①④②③
2、第58届联合国大会主席享特说:“人们都知道邓小平是一位有远见的中国领导人,他对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前进有着具体和准确的思路。”以下体现邓小平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思路是
A.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B.实行包产到户
C.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籍科学家、也是首位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是
A. 莫言
B. 袁隆平
C. 屠呦呦
D. 钱学森
4、如下图名叫《扯线木偶》,它反映的是哪一条约签订后的社会状况?(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香港、澳门的回归,其主要意义有( )
①中国人民洗涮了百年国耻
②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③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
④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
⑤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战线的成果颇丰,下列叙述不确切的是
A.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的合法权利
B.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
C.1972年,日本田中角荣首相访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D.提出了国与国的交往应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主人的标志是
A.中国大陆的解放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抗日战争的胜利
8、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1950年的是( )
①西藏和平解放②朝鲜内战爆发③土地改革开始④朝鲜战争结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观察下图漫画,作者意在说明
A.人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 B.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
C.大跃进遏制浮夸风的蔓延 D.社会主义建设遭遇到挫折
10、1980年,我国首批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是指
①深圳
②汕头
③厦门
④珠海
⑤海南岛
⑥广州
⑦福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⑥⑦
11、“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 “一带一路”倡议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2、如图为1960年版1元人民币的正面图案,描绘的是劳动妇女开拖拉机的场景。该设计反映当时
A.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B.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C.倡导平等建设国家的新风
D.国民经济调整已初见成效
13、2019年举办的“奋进的江苏--庆祝建国70周年”图片展,全面展示了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取得的辉煌成就,国家最早批准江苏对外开放的城市有( )
①南京 ②连云港 ③南通 ④徐州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邓小平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A. 反右斗争扩大化 B. “大跃进”运动
C.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15、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发出声音开始于
A.1945年联合国成立大会
B.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55年万隆会议
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6、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举措,下列评述错误的是( )
A.进一步扩大开放
B.密切中国同世界的联系
C.为了凸显中国的强大力量
D.建设繁荣和谐世界
17、下列选项中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 “最可爱的人”———邱少云
B. “铁人”———王进喜
C.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D. “杂交水稻之父”———钱学森
18、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下列图示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其中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九一八事变
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B.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
D.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______之间的矛盾
A.落后的生产力 B.创新能力不够强
C.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D.发展质量效益不够高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会议
(1)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________
(2)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____
(3)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5)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22、1954年,周恩来与_______________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23、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战斗英雄______在身负重伤、弹药用完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口;20世纪60年代,_____赢得了“铁人”的称号,以他为代表的那种艰苦创业精神,也被誉为“铁人”精神。
24、杂交水稻:
(1)概况: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 _______成功培育出_____,被称为“________”。
(2)影响:
①国内: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_________,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国际: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________问题也有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25、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人“________”其艰苦创业精神被称为“铁人”精神,“县委书记的榜样”是________。
2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从最初设置这些“特区”的示意图来看,下面的四个选项中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
27、榜样人物是时代的先锋,学习的楷模。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战斗英雄是________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病故前要求“埋在沙滩上……要看着把沙丘治好”的“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
28、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方针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
29、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____年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___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0、科学发展观内容:
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观。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材料二: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依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了怎样的建设规划?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我国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的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请你结合我国现代化工业发展历程,谈谈我国工业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应注意些什么?
32、新中国建立所产生的国内影响是什么?
33、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人民当家作主站立起来是实现国家高强和人民幸福的前提与基础。1949年的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立起来?你如何理解“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立起来”的准确含义?
(2)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引领人民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途径。1956年底哪项工作的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根据中共八大的工作布署,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后,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制胜法宝和关键一招。做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中共会议是什么?会议还做出了哪一重大决策?
34、阅读材料:
材料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人民,共产党一心救中国,她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她领导中国走向光明……她改善了人民生活,她建立了敌后根据地,她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请回答: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说说为筹备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什么会议?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
(4)结合所学知识,给材料一、二、三反映的事件拟一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