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家渠市初二上学期二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7月7日以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已连续6天不断出现高温(35℃以上)天气。(删去“不断”)

    B.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贾利民就投身于中国高铁的科研创新工作,见证了中国高铁发展及孕育的全过程。(将“发展”和“孕育”对调)

    C. 宋金时期,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三国人物和故事也是戏曲中普遍受到欢迎的题材之一。(将“也”改为“都”)

    D. 升学压力透过高中、初中、小学直抵幼儿园,一些上海的地区,小朋友为了升入理想中的小学,从幼儿园开始就要进行应试训练。(“应试”改为“考试”)

  • 2、下列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

    A.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写消息时,首先要确定一个恰当的标题。其次,要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如果有相关的背景材料,一般放在新闻事实的后面。

    B.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1981年春,茅盾先生遗嘱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给中国作家协会,作为基金,设立一个长篇小说奖,奖励优秀的长篇小说。该奖是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设立的,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C.《中国石拱桥》一文以总分总为结构,以时间为顺序,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子,具体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及不朽的艺术价值。概述了新中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情况。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是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本文通过对三峡地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 3、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关雎》选自《诗经·周南》。

    B.《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庄子,名周,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C.《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卖炭翁》的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钱塘湖春行》是他的著名的诗歌。

  •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苍(jìn)       落(duò)       怀(miǎn)       安营扎(zhài)

    B.绕(liáo)       实(dūn)       徨(páng)       耳欲聋(zhèn)

    C.角(léng)       (bì)       动(rú)       相成(fǔ)

    D.回(yū)       (shí)       日(lì)       而至(zhǒng)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积累

    (1)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4)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独绝千古”。

    (6)杜甫《春望》诗中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

    A.《傅雷家书》是翻译家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是 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B.《社戏》选自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彷徨》。课文节选自小说后一部分,表达对 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

    C.诗歌《回延安》的作者是贺敬之。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式写成,使用了 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D.《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 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名著阅读。

     

    1956 年 2 月 29 日夜

    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 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 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 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这封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___的。

    ②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变沙漠为绿地的新方法:点沙成土

    ①土地沙漠化的问题,在全世界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难题。目前全世界陆地总面积大约有149亿平方千米,而沙漠面积就占了20%,大约有3000万平方千米。沙漠不断地与人类抢夺生存空间,它不停地吞噬周围的绿洲,并且以每年几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如果任其蔓延,地球只会仅存海洋与沙漠,不再有绿洲。因此,如何有效治理沙漠化、将沙漠变绿洲一直是全球性的难题。

    ②传统的沙漠改造主要有3种方法:第一种是工程方法,最著名和常用的是草方格沙障,也就是用正方形的麦草墙来固定沙土,通常用于沙漠公路两旁,缺点是在风沙过大的地方收效甚微;第二种是化学方法即在沙表面喷洒固沙剂,将沙体表面固化来防止沙子流动;第三种则是大家熟知的植物方法,例如种植沙生植物,并采用滴灌技术来保持土地水分,这对沙化治理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沙体中植物难以生长,其成本极高,难以大规模推广。

    ③于是,人们想如果能够点沙成土就好了。现在,这种幻想被重庆交通大学易志坚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实现了,他们找到了破解土壤的力学密码。他们仔细地分析了土壤的力学特性,发现土壤具有两种力学状态:干时是固体状态,湿时是流变状态,并且这两种状态能够相互转化。由于土壤的这两种特性,使得土壤有自修复和自调节两种功能:自修复就是土壤在干时的固体状态下开裂破坏,吸收水分后能够变为流变状态,从而可以修复攻坏的土壤。它是稳定、持久的,是使土壤生生不息的前提。自调节即土壤颗粒排列的改变不会破坏土壤的性质,也就是土壤随便怎么捏合,其性质不变,只有这样,土壤才能让植物生长在其中,并以温柔的力保住植物,成为植物的理想载体。接着,他们探讨了土壤出现这种形式的原因。他们认为这是因为土壤有万象结合约束的特性,即土壤中任何两个颗粒从任何方向都能够结合,从而使得土壤拥有自修复和自调节的生态力学特性。正是这种约束使土壤以温和的力抱住植物根系,维持植物稳定,并且能够保水、保肥和透气。但是,沙粒间不具备这种约束,所以表现为一盘散沙。于是,他们想如果让沙粒间有了这种万象结合约束,沙漠土壤化就有可能实现。

    ④在此理论基础上,2009年易教授首次提出沙变土的原理。要想将沙变成土壤,就需要给沙子万象结合约束。于是易志坚团队集中力量寻找可以产生万象结合约束的黏合剂。最终,经过反复实验,他们从植物中提取了一种植物纤维黏合剂。将一桶水浇到普通沙地上后,水会迅速下渗;而将这种黏合剂混合到沙子中,再加入同样规模的水,2分钟左右,原先金黄色的沙子就变成了深褐色,摸上去很有黏性,手握住并不会散掉。混合好的圈成一个凹坑倒入水后,水也不流失。

    ⑤有了沙漠土壤化原理和方法,是不是就可以把所有的沙漠变成绿地?并不是这样,要在改良的沙土上种植植物,还有两个问题要解决。第一个问题是这项技术改变沙土的物理黏合力,无法改变土壤本身的肥力,所以在第一次耕作时需人工施加水肥。第二个问题是缺水。沙漠土壤化改造一定要用水,因为沙漠存不住水。不少沙漠本身也有水资源,就可以利用那里的水资源。试验地点是否有水,的确已经成为其扩大种植面积的制约条件。但是,无论如何,此项技术是治沙思路的重大创新,有望成为沙漠变绿洲的一种重要手段。

    (1)下列各句表述的内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土壤具有干时是固体状态,湿时是流变状态且能相互转化的力学状态。

    B.传统的沙漠改造方法主要有工程方法、化学方法、植物方法三种。

    C.因为土壤能够自修复和自调节,所以土壤具有“万象结合约束”的特性。

    D.试验地点是否有水,是实现点沙成土,扩大种植面积的制约条件。

    (2)阅读选文第②段和第④段,回答问题。

    A.选文第②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B.选文第④段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世界上有很多奇特的博物馆,比如墨西哥的水下博物馆,荷兰的音乐盒博物馆,丹麦的童话体验馆,美国的芥末博物馆,日本的方便面博物馆,中国南通的珠算博物馆,鼓浪屿的钢琴博物馆……很多年后,假如你也开了一家自己的私人博物馆,这是个怎样的博物馆呢?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请你发挥想象,以“我的私人博物馆”为题目,写一个故事。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班级的班号和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