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由衷 酒肆 咆哮 震聋发聩 入木三分
B.泄气 窒息 妯娌 藏污纳垢 一丝不苟
C.盎然 狼籍 燥热 和言悦色 诚惶诚恐
D.刹那 愚钝 私塾 筋疲力尽 深恶痛极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虔诚(qián) 萦绕(yín) 腐蚀(shí) 挑拨离间(jiàn)
B.苍劲(jìng) 诬蔑(miè) 卑鄙(bǐ) 分崩离析(bèng)
C.颠簸(bǒ) 棱角(léng) 寒噤(jìn) 行将就木(jiāng)
D.奔流(bēn) 迂回(xū) 襁褓(qiǎng) 戛然而止(jiá)
3、下列对名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小说《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昆虫记》的魅力源于高超的写作技巧,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美国作家罗曼·罗兰把法布尔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C.英国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就像从显微镜中看微观世界。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呈现出一个有趣的昆虫世界。
D.《昆虫记》一书中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拟人和比喻极为常见。那充满爱与诗意的语言,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4、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从不懂事的少年最终成为一名钢铁般战士的故事。
B.《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写给父母的家信摘编。
C.《艾青诗选》涵盖了诗人艾青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艾青的作品主要描写土地、太阳、火把、黎明等具有象征意味的事物。
D.埃德加·斯诺的传记小说《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宣告:毛泽东就是那颗给全中国带来光明的闪亮红星。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春望》的作者是唐朝的________(人名) ,诗中“家书”的意思是________。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 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1分)
(2)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分)
(3) 。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2分)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的句子是:“ , 。”(2分)
(5)把王维的诗《终南别业》默写完整。(4分)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 。 , 。
7、班级开展名著联读综合性学习活动,小茗同学邀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1)在活动中,同学们组成读书小组对名著进行了专题学习,请完成学习结果。
作品 | 专题 | 内容 | 结果 |
《红星照耀中国》 | 共产党领袖人物成长之路 | ①投身政治活动,主笔《湘江评论》。②参加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参与建立苏维埃政府。③反抗父亲,读“禁书”,剪辫子。④带领红军发展壮大,通过长征到达甘、陕地区。 | 探究思考:以上与毛泽东有关的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② |
《昆虫记》 | 跟法布尔学写作 | 蚂蚁剥削蝉,厚颜无耻地把它洗劫一空。我们要讲讲这种洗劫,这是至今尚无人知晓的历史悬案。 | 鉴赏点评:“剥削”“洗劫”这些词运用了拟人手法,其语言特点是( ),体现了这部科普作品的独特性。 |
(2)美国学者休梅克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题目正确、内容正确、出版时间也正确的书。”小茗不太能理解这个评价,请你从“题目正确”“内容正确”“出版时间正确”中任选一个角度,帮助他理解。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星。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相关调研数据显示:
(摘编自民生智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有删改)
材料二
三五好友,起炭生火,煮一壶茶,烤红薯、柿子等,边烤边吃、边煮边聊。“围炉煮茶”,成为时下备受青年追捧的社交方式。不久前,“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需要青年一代敢于创新、善于创新。非遗的保护传承,重在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中国茶文化中的社交意味和仪式价值被年轻群体所提炼,与都市生活巧妙结合后便让“围炉煮茶”焕发新生机;短视频平台上来自戏校的青年学生将京剧与流行音乐结合演绎戏腔歌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传统戏剧……让非遗拥抱新平台、拥抱新生活、拥抱新时代,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守正创新。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当木版年画脱离木板母体,被绣在被面上、画在葫芦上时,这些创新作品还能被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木版年画’么?”长期从事民俗学研究的江玉祥教授对绵竹木版年画目前的“创新”作品——刺绣年画、葫芦年画提出了质疑。和绵竹年画一样,在继承传统与开拓市场中徘徊,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工作中难以绕开的困境。
市场的萎缩促使一些“非遗”走上求变图存之路。拿传统表演类曲艺杂技来说,面对主流娱乐方式的挤压,开始“嫁接”大量流行、外来元素。“一些地方在‘非遗’项目创新上走了弯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变为精髓尽失的‘转基因’产品,弱化甚至异化了其传统文化内涵,实质上是对传统文化、技艺的一种破坏、伤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田青忧心忡忡地表示。
那么,该如何在恪守传统与创新发展之间走好平衡木?部分专家提出“非遗”文化“优质基因”的观点,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保护其中的优质基因不变异。
(摘编自新华网《“非遗”保护存三大误区:传承与创新之间把握失衡》,有删改)
材料四
非遗项目跨领域融合形式分布图
为了更好地促进非遗传承和发展,国家大力支持非遗与其他领域相互融合借力,共同发展。运用广泛的融合形式主要有“非遗+校园”“非遗+文创”等,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也提高了学生的保护意识,激发学生一代积极继承非遗项目的兴趣。
例如“非遗+旅游”,将非遗与旅游融合,开发好非遗旅游商品,可达到提升旅游体验、推广地方文化的双重作用。值得关注的是,传统手工艺制作等非遗项目体验也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兴产品。以观看、体验传统手工技艺为主要内容的景点、景区不断增多,成为地方旅游的热门业态,也成为非遗工坊等传习场所扩展旅游观光功能的重要方式。这一类旅游景点让非遗生产性保护与体验经济挂钩,将非遗的独特工艺流程、手工制作场景、特色生产风貌等转化为景区、景点的旅游元素,用家喻户晓的老字号品牌、人们耳熟能详的地方特色产品等吸引目标人群,通过“观光工厂”实现文化传播和产品营销的有机整合。
(摘编自民生智库、《光明日报》,有删改)
小粤和小东所在班级正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结合四则材料,为本次活动选定一个最合适的主题( )
A.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
B.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
C.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D.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领域融合
【2】下列表述与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民生智库开展调研的目的是发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B.超过半数受访传承人认为非遗领域面临消亡危机,可见非遗领域总体发展态势不容乐观。
C.一些非遗创新走弯路,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市场萎缩、主流娱乐方式、流行文化等的影响。
D.“非遗+校园”是运用最为广泛的融合形式,通过教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非遗保护意识。
【3】活动中,小粤和小东研读完材料二和材料三,引发了一场小讨论,请完成下面对话,每空不超过12字。
9、文题:请以“谢谢你的陪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学校、姓名;②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