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商丘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6题,共 130分)
  • 1、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B.NaCl和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所以可以用NaNO2代替NaCl作食用盐

    C.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D.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分子的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

  • 2、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一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⑤

  •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铁钉投入试管

    B.称量10.34g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橡胶、纤维、塑料都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用水可以灭火,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为增加肥效,把硝酸铵和草木灰混合使用

    D.气味能闻得到却看不到,说明分子很小

  • 5、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 6、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加入少量的水

    C.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 7、下列关于碳的各种模型(如图1-3)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推测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由图2可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01g

    C.图3中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D.图3中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不相同

  • 8、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则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气和氧气组成

    B.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 9、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

    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

  • 10、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是

    A.探究反应物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C.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探究燃烧时温度是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着火点:40℃)

    A.A

    B.B

    C.C

    D.D

  • 11、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①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②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③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低;⑤除去烧碱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杂质,可加入过量的盐酸,然后蒸发结晶;⑥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 1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

    B.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

    C.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A、C两溶液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A中含有少量B,要提纯A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 13、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需要可燃物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A.A

    B.B

    C.C

    D.D

  • 14、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B.某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 1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 16、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未成年人需要摄入足够的钙促进骨骼的生长。下列食物中钙含量最低的是(  )

    A.牛奶

    B.青菜

    C.豆类

    D.虾皮

  • 17、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糖

    B.食盐

    C.氢氧化钠

    D.花生油

  • 18、空气成分中,可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A.

    B.

    C.

    D.稀有气体

  • 19、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A.锌和稀盐酸

    B.氢氧化铜和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D.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 20、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氧气、液氧

    B.石墨、金刚石

    C.水、过氧化氢

    D.干冰、冰

  • 21、下列物质的微观示意图,从物质的分类来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 22、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 23、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H2+ CuOCu + H2O

    B.2Mg + CO2 2MgO + C

    C.CO + CuOCu + CO2

    D.2NaBr + Cl2 =2NaCl + Br2

  • 24、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2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去除杂质的方法

    A

    NaCl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B

    CaO(CaCO3

    加水、过滤

    C

    Fe(Zn)

    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D

    HCl溶液(H2SO4

    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 26、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32

    46

    64

    85.5

    110

    138

    170

    甲是80℃含有100 g水的KNO3溶液,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饱和溶液只有2种

    B.甲到乙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C.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25: 34

    D.甲溶液冷却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60℃~70℃之间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7、(1)某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把少量的生铁放入烧杯中并注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①生铁表面有产生,②溶液逐渐变________,完全反应后烧杯底部有________出现。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若将一根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刚开始没有气泡生成,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

    (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时,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

    ②保持温度不变将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③将时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少的是________(选填”)

    时将三种物质各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的浓硫酸要配制成的稀硫酸,需要加入________的水。

  • 28、根据图中化合物与单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此反应的类型是

    (2)①若丁的溶液变为浅绿色,丙为红色固体,乙是  

    ②若常温下甲是固体,丁为无色液体,乙是

    (3)写出甲不同于(2)中化合物甲的物质类型的化学方程式  

     

  • 29、化学与生活有关。

    (1)水泥是最常用的建筑材料,它属于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金属材料   b. 无机非金属材料   c. 有机高分子材料

    (2)天然水中常用明矾进行处理,明矾的作用_____________

    (3)人体内有8种氨基酸必须通过食物摄入,某品牌蛋糕中含有下列物质,其中水解能生成氨基酸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纤维素   b. 蛋白质   c. 油脂

     

  • 30、用化学用语填空:

    (1)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__________

    (2)铵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

  • 31、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某同学听妈妈常说菜刀沾有盐水生锈更快进行影响铁生锈速率快慢的因素实验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资料:海上航行的轮船在与海水接触的部分镶嵌一锌块,能有效降低钢材被腐蚀的速率。

    (1)一些铁制品表面覆盖了某些涂层。不同的涂层被破坏后,铁生锈的速率不同。你认为下列____涂层破坏后,铁生锈的速率较快。

    a.镀锌铁  b.镀锡铁

    (2)一些建筑的大门刷上了一层银白色的金属,你认为该金属可能是____

    a.银粉  b.铜粉  c.镁粉

    [交流与思考]

    (3)写出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 32、将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加入到硝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化学式表示),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____(化学式表示)。

     

  • 33、生活中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炒菜时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 34、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壳体采用低合金超高强度的钢。

    1)壳体中主要含有的金属元素是(用化学用语填空,下同)___________

    2)该金属易与氧气反应而生锈,则锈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防止其生锈的办法有___________,可以用盐酸除去该金属锈,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从东方红一号天空二号,你的想法是___________

  • 35、用化学用语(即符号)表示:

    1)氢离子_____

    2)氢氧根离子_____

    3)碘酒中的溶剂_____

    4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

  • 36、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请分别选用 “>” “<” “=”填写空白。

    1)导电性:银______________铜;

    2)甜度:蔗糖____________纤维素;

    3)体积分数:稀有气体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

    4)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_______________维生素;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 10分)
  • 37、在实验室里,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了探究.

    1)小明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制取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实验前小明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气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气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_

    2)小红同学通过互联网得知:CuSO4溶液、动物某些脏器中含有的物质等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动物脏器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过氧化氢酶是_____(选填序号填空:(①糖类、②蛋白质、③脂肪、④维生素)。实验证明,在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能显著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CuSO4溶液主要含有三种粒子(H2OCu2+SO42),为了进一步探究CuSO4溶液中哪种粒子能起催化作用.小红同学作了以下分析和设计。

    ①小红同学认为最不可能的是H2O,他的理由是_____

    ②要说明另外的两种粒子是否起到催化作用,小红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完成了这次探究活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a.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稀硫酸

    溶液几乎没有气泡放出

    实验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

    b.另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_____溶液

    溶液中有大量气泡放出

     

     

  • 38、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四个实验,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甲实验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实验后,将上述四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都倒在一洁净的烧杯内,静置后,底部有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取少量溶液B,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分析;

    ①试管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②为确定溶液B的成分,加入下列物质可以实现的是______

    A.酚酞溶液 B.Ba(NO32溶液 C.CO2 D.Na2CO3溶液

四、简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9、某同学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

    (1)如水槽中盛有稀盐酸,可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如水槽中盛有蒸馏水,将该装置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有什么现象______

  • 40、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有着较广泛的用途.

    (1)酸与碱之间能发生____________反应,写出一个上述四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钙可以用来调节土壤的________性,它的水溶液常用来检验 ______气体的存在.

    (3)将一定量的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混合液显红色,可推断该溶液的pH________   7(填“>”、“<”或“=”).要准确测定该溶液的pH,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0
题数 40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