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属于氮肥的是
A.Ca(H2PO4)2
B.CO(NH2)2
C.K2CO3
D.K2SO4
2、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石油、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3、“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4、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5、不含有原子团的是( )
A.NH4Cl
B.MgCl2
C.KOH
D.ZnSO4
6、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物质燃烧生成和
,据此推测该物质组成里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8、下列变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Zn→ ZnSO4
B.MgO → MgCl2
C.CaCO3→CO2
D.Ba(NO3)2 →BaSO4
9、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Cl氯化钠食盐
B.CaO氧化钙熟石灰
C.Na2CO3碳酸钠纯碱
D.NaOH氢氧化钠烧碱
10、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B.某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11、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
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
1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空气②硬水③生铁④五氧化二磷⑤石灰石⑥C70⑦液氮.
A.③④⑤
B.①⑤⑦
C.④⑤⑥
D.④⑥⑦
1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
C.清澈的泉水
D.铝合金
14、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N2
B.NO
C.NO2
D.N2O
15、下列物质的微观示意图,从物质的分类来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16、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17、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C.图c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图d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1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H4+2O22H2O+CO2
B.P+O2P2O5
C.S+O2SO2↑
D.4Fe+3O22Fe2O3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橡胶、纤维、塑料都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用水可以灭火,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为增加肥效,把硝酸铵和草木灰混合使用
D.气味能闻得到却看不到,说明分子很小
20、野炊时将柴火架空燃烧,可使柴火烧得更旺的原理是( )
A.可燃物着火点降低
B.可燃物着火点升高
C.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1、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跟足量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见图(横坐标t表示反应时间,纵坐标m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
B.
C.
D.
2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取50 g A的饱和溶液,将温度升高到t2 ℃,此时溶液中A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假设升温时溶剂没有损失)
B.t1℃,将A、B、C各a g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C.t3℃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没有晶体析出并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C
D.从A与少量C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23、化学趣味小组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对金属R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发现:将金属R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R+2HCl=RCl2+H2↑),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R+MgSO4=RSO4+Mg
B.R+CuSO4=RSO4+Cu
C.R+H2SO4=RSO4+H2↑
D.2A1+3RSO4=Al2(SO4)3+3R
24、“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向毒品说“不”,如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C10H15N)”成瘾后毒副作用很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机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是有机物
B.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C.每个甲基苯丙胺分子含有26个原子
D.甲基苯丙胺中C、H、N的质量比为10:15:1
25、下列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横坐标 | 纵坐标 |
A | 向一定质量的锌粉中加入稀硫酸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生成氢气的质量/g |
B |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 加入铜粉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C |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钙粉末 | 加入碳酸钙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D | 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 | 加入水的质量/g | 溶质的质量/g |
A.A
B.B
C.C
D.D
26、2010年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迎来了八方游客.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而甜津津的气味.人们能够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7、铝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
(1)铝元素的含量居地壳中所有元素的第______位。将铝块拉成细丝、压成薄片是利用铝的_______性。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下图为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_。
(3)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写出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冰晶石在工业制取金属铝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硫酸铝和氟化钠(NaF)在共融条件下反应生成冰晶石(Na3AlF6),同时得到硫酸钠,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利用木炭和活性炭具有___性,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
(2)CO和CO2都是碳的氧化物,但由于它们的___不同,导致化学性质不同;
(3)能将CO和CO2鉴别开的溶液是___。
29、夏天到了,衣服上常会留下难以清洗的汗渍、果汁渍等。现在市场上出售一种“污渍爆炸盐”,宣称“含天然活性氧,能在瞬间去除洗衣粉难以除去的多种顽固污渍”。
【相关资料】 “污渍爆炸盐”主要有效成份为过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2CO4,它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一种强氧化性的物质。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广泛应用的主要洗涤助剂之一。
【实验探究】确认污渍爆炸盐的化学成分
某同学的实验设计如下图所示,请你运用初中化学所学知识,帮助该同学一起完成下列探究。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A中,木条复燃,写出产生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 ;
(2)图中操作Ⅰ、Ⅱ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 ;
(3)在C溶液中加入的A可以是 溶液;(填化学式)
【初步结论】“污渍爆炸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过碳酸钠。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0、酸十某些盐→_____(_____反应)
31、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保障公共安全共建美好家园,公民责无旁贷。
(1)当下热播的《人民的名义》中,拆迁队假冒警察,想要强行进入内“有大型汽油库,且随时保持满库”大风厂。工人放了障碍物,并在上面淋了汽油,想以火墙阻止拆迁队。工人王文革的火把有火星掉落,点燃了汽油,烧伤了不少人。这就是剧中的“一一六”事件。其中的火星,在火灾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填字母)。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C.提供氧气
(2)据悉,我县一村民把罂粟毒品种在了大街旁,共595株。4.24公安人员依法对罂粟进行了铲除,罂粟里面提取出来的吗啡经过乙酰化后就是海洛因。其分子式为:(C21H23NO5) 。其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
(3)据报道, 3月26日 我省某市一居民小区内发生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爆事件造成人员伤亡,警示大家注意安全,请写出在点燃的条件下天然气燃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氢氧化铝Al(OH)3是一种白色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和乙醇。是一种一种无机阻燃剂。当温度达到250℃时,氢氧化铝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和耐高温的氧化铝固体颗粒。利用氢氧化铝的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材料中起到阻燃作用。从而起到安全作用。
①请列举出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氢氧化铝作阻燃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
③氢氧化铝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①Mg2+ ②H2SO4 ③2C60④CO32-⑤,以上化学用语中都含有“2”,请用序号回答:
(1)表示化合价的是________;
(2)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____;
(3)①和________这两种粒子能以个数比为1:1结合构成化合物。
33、能源与动力促进人类遨游星海:2020年5月13日,由蓝箭航天研发的朱雀二号火箭控制系统与“天鹊”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匹配验证成功,这标志着“天鹊”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成为国内首台通过泵后摇摆技术验证的大推力液氧-甲烷发动机,为我国实现大推力火箭回收迈进了关键一步。
回答下列问题:
(1)组装过程中,需要将氧气液化,从微观角度来看发生改变的是___。
(2)甲烷中C元素与H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最简整数比),写出“天鹊”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金属的利用使人类插上腾飞的翅膀:
(3)古时有“沙里淘金”,这一变化过程属于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这也说明了金在自然界中有___________形式存在(填“单质”成“化合物”)。
(4)菱锰矿(主要成分MnCO3)是重要的金属矿,工业上用菱锰矿(主要成分MnCO3)制取MnO2过程如下:
步骤1:将23t菱锰矿粉碎;
步骤2:往粉碎后的菱锰矿中加入H2SO4溶解MnCO3;
步骤3:把生成的MnSO4再与NH4HCO3反应后得到11.5t MnCO3 ,再经过煅烧、氧化转变为MnO2,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如下:,
,计算理论上能制得MnO2______t。
34、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氟化氢分子____________;
(2)氖气_______________;
(3)3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_;
(4)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符号号“3SO3”中各个数字的含义: 第一个“3”表示______,第二个“3”表示 ___________。
35、从楚王陵中出土的铁器中发现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炒钢技术,说明中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掌握了炒钢技术。
炒钢是一种冶炼技术,冶炼时先将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然后靠鼓风或加进精矿粉,降低生铁的含碳量,使其成钢。由于在冶炼中要不断搅拌,好像炒菜一样,因而得名。
(1)生铁的含碳量为________________,炼得的钢是________________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将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并不断搅拌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向液态生铁中鼓风和加进精矿粉(以赤铁矿为例)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6、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以下是除去食盐样品中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实验流程:
根据流程图回答:
(1)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加入试剂B的目的是 ;
37、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完成相关问题。
①仪器的名称:a_____;仪器的用途:b_____。
②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装置编号)。充分反应后,从剩余固体中分离出二氧化锰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填编号)。
I. 过滤 II. 洗涤 III. 溶解 IV. 烘干
③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欲制取 0.1mol 二氧化碳气体(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g(通过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④充分反应后经测定③中溶液的 pH 为 3(注: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为了处理该溶液使其只得到 CaCl2溶液,反应向溶液中加入过量_____(填写下列编号),充分反应后过滤。
I. Ca(NO3)2 II. CaCO3 III. CaO IV. Ca(OH)2
38、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
(1)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
(3)根据pH变化图象判断,该反应的实验过程是按照_____(填“甲”或“乙”)图进行。
(4)图象上A、B、C 三点表示的溶液中,表示反应物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是_____(填“A、B或C”)点的溶液,呈现无色的是_____(填“A、B或C”)点的溶液。C点所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
(5)向C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加入一种药品,便能确定溶质组成。这种药品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 CuO B Cu C 紫色石蕊溶液
39、观察下列课内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得出CO2的化学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二中的,通过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实验现象的对比,可得出的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___________ 。
(3)实验三中能验证铁生锈需要氧气的试管是 ___________ (选填甲、乙、丙)
40、小华在饮用碳酸饮料时。发现有大量气泡冒出。他联系学过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请分别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原因(后者解释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