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这一会议调整和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下列哪些地方统治的新秩序:
①西亚
②太平洋地区
③东亚
④大西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对于工作,能保持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有工匠精神并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
A.雷锋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
3、据史书记载,1628年陕西北部“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由此,直接导致了
A.元末农民起义
B.明末农民起义
C.满洲的兴起
D.吴三桂降清
4、“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了,和君主制一起消亡的还有君主本人。”这里的“君主”应该是( )
A. 路易十四 B. 路易十六 C. 查理一世 D. 查理二世
5、18世纪初,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的事件( )
A.伊凡四世改革 B.彼得一世改革 C.彼得二世改革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6、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一位文学巨匠,作品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同时期的中国也有一位著名的戏剧家通过作品批判封建礼教。这两位分别是
A. 莎士比亚关汉卿
B. 索福克勒斯关汉卿
C. 莎士比亚汤显祖
D. 索福克勒斯汤显祖
7、宋朝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但在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多次失败,这与其实行的治国政策有关。下列选项最能反映宋朝治国政策的是( )
A.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
B.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
C.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
D.做人莫作军,做铁莫作针
8、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灿烂的人类文明,下列选项代表古代埃及文明的是( )
A. 种姓制度 B. 《汉谟拉比法典》 C. 金字塔 D. 分封制
9、有宪法规定:“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它们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这部宪法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10、第二次鸦片故争后,洋务运动兴起。下列属于洋务运动中兴办的民用企业是
A.湖北汉阳铁厂
B.江商制造总局
C.上海发昌机器厂
D.南通大生纱厂
11、“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冷战结束的标志是
A.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B.杜鲁门主义出台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科索沃战争
12、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是
A. 伊达尔哥 B. 圣马丁
C. 华盛顿 D. 玻利瓦尔
13、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 希特勒上台执政
B. 国会纵火案
C. 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D.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
14、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中符合史实的是( )
选项 | 史实 | 评价 |
A | 日本偷袭珍珠港 | 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
B | 赫鲁晓夫改革 | 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
C | 世界贸易组织 | 世界上最大的政治集团 |
D | 经济全球化 | 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
A.A
B.B
C.C
D.D
15、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体现了( )
A. 基督神学思想 B. 自然科学精神 C. 封建伦理道德 D. 人文主义精神
16、丘吉尔说:希特勒“入侵俄国,只不过是入侵不列颠的前奏……俄国面临的危险就是我们和美国面临的危险。”他认为英国应该
A. 与德国妥协
B. 对德作战
C. 中立自保
D. 冷战政策
17、罗斯福新政的“新”是指
A.加强政府对工业的控制
B.加强政府对农业的扶持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加强政府对就业的指导
18、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 )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资治通鉴》
19、有研究者认为,雅利安人创立这一社会制度时,并非要划分阶级及人的高低贵贱,而是要确保其执政权和保持各种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数。只是后来的征服者,特别是鼓吹人权、平等、自由的殖民者不断将这种制度进行调整,因而被固定、僵化,成为等级森严的阶序体系。这种制度曾普遍存在于
A. 印度次大陆
B. 拉丁美洲
C. 北部非洲
D. 亚洲西部
20、改革开放战略实施后,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飞速发展,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主要得益于( )
A.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B. 经济特区的建立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 国有企业的改革
21、苏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1941年,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____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45年,斯大林与美、英两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战后成立____。
22、巴尔扎克是 19 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当时法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巴尔扎克将所见所闻融入小说写作中,完成了一套名为《_______》的小说集。他的经典之作如《_______》、《_______》等,再现了法国 19 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23、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你知道他所描述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经济大危机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自然灾害
24、第一次世界大战以______的失败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______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25、填空题
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组织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成立于1945年,以维持国际和平友好、促进国际合作为主要宗旨的国际组织是______________.
(2)1993年在欧共体基础上成立,有自己单一货币的国际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
(3)英文缩写为“APEC”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爵士乐于___________世纪末___________世纪初在___________国南部发展起来。
27、印度民族大起义
原因: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当时,英国完成了________,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8、中国共产党将________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9、唐朝实行______民族政策,实行______对外政策。
30、英国崛起的条件有地理条件优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重商主义政策支持。
31、文革期间,我国经济遭到巨大损失,但是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请你列举出这一时期取得的三项科技成就。
32、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明与其它地区的文明一道丰富了世界文明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夏商周三代,是我国的青铜时代,我国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制作的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是什么?同在亚洲的两河流域文明也曾闪耀于世,在古巴比伦王国土地上,诞生的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什么?
(2)祖冲之不仅在数学上有很深的造诣,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同样突出,他制作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是什么?在欧洲,古罗马人借鉴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创造了自己的历法,这一历法后来成为公历的基础,它是什么?
(3)人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抗战时期,积极投身教育,倡导“教学做合一”的著名教育家是谁?在西方,有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研究,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学科,这位著名人物是谁?
33、土地改革的完成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美国崛起的成功首先在于它获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充分的经济要素。……美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中后期的两次技术革命的主要发源地,这使美国的生产力和企业管理制度处于不间断的创新过程,在核心竞争力上很快超过欧洲并长期保持领先地位。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从而奠定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
——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1)美国是如何“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的?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中后期的两次技术革命”中有哪些重大发明?请分别列举一例。
(2)两次世界大战欧亚各国因战争破坏,经济严重衰退,相比之下,美国却在战争中积累了大量资本。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分析其中的原因。
材料二: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就组织了以它为首的包括16个国家的所谓“联合国军”,介入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后,1951年2月1日,美国操纵下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污蔑中国为“侵略者”的决议。
——刘建飞:《美国霸权失能与世界多极化趋势初现》
材料三:大多数国家认识到:联合国并不会任由美国摆布,美国在战争(伊拉克战争)中遇到的困难都与它未能获得联合国的授权有……此外,法德俄等反战国家通过阻止战争决议的通过,向美国展示了力量。越来越多的国家会意识到,单个国家虽然无法与美国的单边主义抗衡,但联合国提供了一个多极力量制约超强国家的最佳舞台。
——刘亚男、吴勇:《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3)依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在联合国的地位有何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