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华夏儿女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为此,某校准备组织一次关于台湾问题的专题讲座。小红同学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其中有误的是( )
A.千年浓情——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B.首次回归—1662年,郑成功发动总攻,打败荷兰侵略者,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C.再度回归———抗日战争胜利后,离别祖国母亲50年之久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D.绵绵乡愁—淮海战役后国民党退往台湾,绵绵乡愁笼罩在每个游子心头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美国的“美元” B、中国的“交子”
C、英国的“英镑” D、法国的“法郎”
3、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段话反映了苏俄当时实行( )
A. 均田制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农奴制 D. 新经济政策
4、“上海轮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1875年),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与此现象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洋务运动 D.公车上书
5、“达利的盛誉主要归结于他自我推销的天分……他将受情感激发产生的灵感转变为创作过程,将自己内心的荒诞、怪异加入外在的客观世界,将人们熟悉的东西扭曲变形,再以精细的写真技术加以肯定,使幻想具有真实性。”据此推断,达利的绘画艺术风格应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
6、观察这两幅漫画,第二幅在天堂里的马克思、列宁、斯大林惊呼: “I c a n ’t b e l i e v e m ye y e s ! ”漫画反映的是( )
A. 十月革命发生了 B. 世界大战爆发了
C. 苏联解体了 D. 东欧剧变了
7、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这一论断是评价(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 B. 英国圈地运动的作用
C. 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D. 英国工业革命的作用
8、下列的组合与搭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B.梵高—《向日葵》
C.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D.巴尔扎克—《哈姆雷特》
9、广州是唐朝最大的外贸港口,唐政府在广州设立了我国最早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是指( )
A.行省 B.宣政院 C.市舶司 D.十三行
10、某同学想要参观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塔,他应该去( )
A.南昌
B.会宁
C.瑞金
D.陕北
11、文献资料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下列信息筛选中不正确的是
A.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冕﹣﹣北宋建立
B.靖康耻,犹未雪﹣﹣金灭北宋
C.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元朝棉纺织技术的革新
D.户口增、田野辟、赋役平﹣﹣唐作为衡量官吏政绩的标准
12、中国古代文化成果多如繁星,异彩纷呈。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张仲景——《齐民要术》
B.王羲之——《兰亭序》
C.郦道元——《水经注》
D.顾恺之——《女史箴图》
13、“中国海尔公司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地建立了13家工厂,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的本地化……”这一现象反映了
A. 政治多极化趋势 B. 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
C. 经济全球化趋势 D. 地区经济一体化
14、人的主观愿望与历史客观结果往往不一致。下列关联中能作为这一论点的论据是
A.哥伦布远航——美洲落入侵略苦海
B.卡斯特罗反美——古巴建立人民政权
C.拿破仑对外战争——摧毁欧洲封建制度
D.亚历山大东征——东西方文明交融
15、“(美国)总共支付了 125 亿美元。……这一巨大的投资帮助欧洲生产和生活恢复到战 前的水平。”材料指出了二战后欧洲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 )
A. 欧洲科学技术先进 B. 冷战对峙有利欧洲发展
C. 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D. 欧洲国家劳动力高素质
16、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世界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是
A.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B. 资本主义道路的探索
C. 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与改良
D.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17、学习历史需要正确地区分史实与观点并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洋务派创办了京师同文馆 B. 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C. 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D. 诺曼底登陆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18、《西域大都护》这部影片以艺术的形式讴歌和反映了西汉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的77年间,以主人公郑吉为代表的西域都护们开拓中国西部的伟业,讲述了一段发生在西汉末年的传奇故事。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哪一地区何时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
A. 西藏公元前119年
B. 新疆公元前60年
C. 蒙古公元前202年
D. 新疆公元60年
19、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两岸统一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改革开放以来,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因素不断增强,这些因素包括
①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②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与繁荣发展
③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④祖国大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0、它首创纪传体通史,它是( )
A.《论语》
B.《史记》
C.《资治通鉴》
D.《道德经》
2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1941年6月,________的胜利,粉碎了德军________的神话。
22、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人们称他为“诗圣”,他是______。科举制强调以______作为选官的重要标准。
23、武汉历史上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洋务运动期间,张之洞创办的_____(企业),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的_____起义,敲响了清王朝覆灭的丧钟。
24、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士人们思考社会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促进了思想文化的进步。
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③“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④“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朴”
⑤“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属于儒家学派的是________;属于法家学派的是________。(要求填写序号)
25、俄罗斯人的祖先是________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________。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________人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________公国逐渐崛起,到15世界晚期统一了俄国。
26、填空题
安徽是中国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之一。
(1)程长庚是一位集艺术家、教育家于一身的戏曲大师,被誉为“_____________”
(2)明末清初,以徽州为中心集结了一大批画家,形成了独具风格的“___________”.
(3)风阳花鼓戏曲调鲜明、舞姿优美,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
27、杰出人物推动社会进步。
(1)他的作品被誉为“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该作品是______ 。
(2)_________被誉为“美利坚合众国之父”。
(3)1885年德国人_________试制汽车成功,被称为“汽车之父”。
(4)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_________,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5)创作了《哈姆雷特》,为人们的精神世界开辟了一个崭新天地的英国人是_______。
28、学习中国古代史,首先要对各个朝代的更替有大致了解。下列王朝依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秦朝 ②西周 ③唐 ④元 ⑤宋
A. ②③①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①⑤③④ D. ②①③⑤④
29、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的小说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绘出宏阔的社会背景下,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托尔斯泰的小说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所以,托尔斯泰被称为“_______”。
30、《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
(1)原因: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但它们在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仍然矛盾重重。日本实力增强,几乎独霸中国.英、美对此极度不安,力图遏制日本的扩张,三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
(2)目的:为了调整________国家在这一地区的矛盾。
(3)时间、与会国、主导会议国家:由美国倡议,________年11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9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主导会议的是________国。
(4)结果: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________》等条约。
①针对国:《九国公约》针对的中国问题而签署的条约
②内容: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________原则
③实质:但是公约所标榜的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只是表面文章。列强对中国提出的________权、关税自主和________等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
④影响:《九国公约》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阻止了________独霸中国的企图,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________中国的局面
31、二战前,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分析各自的特殊原因,并指出其发动侵略战争的必然性。
32、收集有关赫鲁晓夫的资料,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赫鲁晓夫。
3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秦朝统一使用的文字一
(2)汉武帝时统一铸造的钱币一
(3)唐朝的鼎盛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一
(4)明代丝织业的中心一
34、古今中外,世界各国有过许多改革与调整,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求变化,求发展,求进步,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脉络,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方向。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如果曾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着西化的火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2014年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央视一套播出了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该剧播出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对邓小平改革开放的评价,有人说:“世界上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像邓小平那样通过他的政策使几亿人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
材料四 1929年10月24日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黑色星期四”,那一天纽约股票市场竟有一千三百多万股股票在一天内被抛售出去,全国为之震动,从此美国的经济就像雪崩一样,开始全面滑坡。
(1)请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西化”指的是晚清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什么运动?
(3)根据材料三,邓小平所提出的改革开放是在中国共产党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决策?该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这次会议后,在我国农村开展的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什么措施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4)据材料四,当时哪一位总统挽救了美国的经济?其施行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5)请你结合古今中外各国的改革简要谈一谈改革要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