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 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
2、《人权宣言》宣扬“人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该法令的颁布
A.使平民与统治者享有平等权利 B.彻底摧毁法国宗教神学统治
C.推动了法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D.有利于推翻英国殖民者统治
3、为了彻底杜绝“相权”对“皇权”的威胁,最终……从制度上将其彻底废弃,“宰相制度”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一事件出现在( )
A.明·洪武朝
B.明·崇祯朝
C.清·雍正朝
D.清·乾隆朝
4、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开放农产品市场方面,“15年保护期”过后,将对小麦、粟米、稻米及棉花实施关税比例配额制度以开放市场,并且逐渐撤消由国家控制的豆油贸易。这表明( )
A.加入世贸组织后严重威胁中国的经济主权
B.这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被动选择
C.中国的经济体制不适合世贸组织相关原则
D.中国政府积极主动调整适应世贸组织规则
5、下列四幅图与“中外交流”主题不符的是( )
A. B.
C. D.
6、“流水线生产”、“多媒体教学”、“提倡低碳环保”,这些现象主要反映出科技革命( )
A.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
C.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D.产生了新型工业部门
7、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林肯在美国历史进程中的主要贡献是
A.领导美国推翻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B.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C.实施新政,使美国摆脱经济大危机
D.领导美国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8、欧洲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但是从今天的形式看,欧洲再次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了。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
A.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B.国际联盟成立
C.联合国成立
D.欧洲联盟建立
9、“这次事变第一次实现了中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由局部抵抗到全面抗战的重大历史转折,因而成为‘时局的转折点’,中国抗日战争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符合上述观点的事件是
A. 七七事变 B. 九一八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西安事变
10、下面是1933—1937年美国政府兴建的公共工程统计表。美国政府修建这些公共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项目 | 国有公园 | 桥梁 | 机场 | 公共建筑 | 公路 |
数量 | 20万英亩 | 7.7万座 | 285座 | 12.2万幢 | 66.4万英里 |
A.整顿金融 B.扩大出口 C.增加就业 D.复兴工业
11、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的史实解读不正确的是
A.德国分裂局势的形成与雅尔塔会议有关
B.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是冷战的产物
C.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是美苏对峙的最前沿
12、国王由议会决定产生,意味着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改变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下列符合这一特征的历史大事是( )
A.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颁布
B. 1776年大陆会议颁布《独立宣言》
C. 1789年法国颁布《人权宣言》
D. 1862年美国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3、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作用是
A.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B.都摧毁了封建君主制
C.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 D.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4、某班同学开展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容的学习,右侧史实属于战争爆发的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对外扩张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国家大权 ·日本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加紧扩张 |
A.背景
B.经过
C.性质
D.影响
15、二战期间,中国曾两次与英美发表重要宣言或公告,这说明( )
A. 中国取得了与英美相同的国际地位
B. 英美对日侵华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C. 英美为了中国领土完整而对日作战
D. 中美英是对日作战的主要国家,需要相互支持
16、下面年代尺呈现的是“20世纪以来战争与和平”的历史发展进程,对各个阶段发生的重大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维持了战后世界的相对稳定
B.②-随着欧亚战争策原地的形成,最终酿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C.③-雅尔塔会议为战后新的世界体系形成奠定了基础
D.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17、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 )
A. 开国大典 B. 西藏和平解放 C. 米棉之战 D. 一化三改
18、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后,其中央政权的鲜明特点是
A.武士效忠的对象是国家而非其主公
B.武士阶层控制中央政权,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
C.孝德天皇掌握中央大权
D.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
19、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郑和下西洋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20、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世界大战的欧洲、亚洲策源地分别是
A.德国、日本 B.意大利、日本 C.德国、奥匈帝国 D.德国、意大利
21、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的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的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22、名言总能让我们从伟人那里获得力量。
(1)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让我们看到虽然双耳失聪却创作出《命运交响曲》。
(2)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用20年时间呈现给世界《物种起源》。
(3)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用坚持和勤奋留给人类2000多项发明,被誉为“发明大王”。
23、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最早称霸的是:___________,而让法国在世界近代史上称霸欧洲的人物是 _____________ 。
24、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关内容。
(1)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是: 。
(2)1935年,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
(3)从1968年起,日本开始了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 ”为口号的明治维新。
(4)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同时为资本主义国家 提供了范例。
(5)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以 为背景创作了《英雄交响曲》,抒发了人们渴望光明、为争取解放而英勇斗争的激情。
25、随着受________程度的提升,妇女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妇女摆脱_______的束缚,参加社会工作。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行业中,都活跃着女性的身影。女性________率持续增长,以往男性独占的领域,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女性。
26、1687年,牛顿出版________,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27、生态与______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认真应对。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
(3)我国开始向杜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
29、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________。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________。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特征的“新经济”,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0、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1985年,戈尔巴乔夫实施加快________改革的方案,效果不佳,1988年,转而进行________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________制,倡导“公开性”和“________”,这些措施使人们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随之加剧。
31、经济的繁荣,是每个历史时期人们孜孜追求的目标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北宋东京城市商业繁荣,请举例说明。
(2)经济发展和时代变化息息相关。全国抗战初期,重庆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全国抗战后期,重庆的经济却濒于崩溃。指出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体制改革是促进经济繁荣的重要动力。20世纪80年代,为了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国家对城市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次改革的实施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秦朝时修筑的举世闻名的防御工程
(2)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战役
(3)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4)唐朝的鼎盛时期在历史上称为
33、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外交历程时,通过上图发现:新中国在建国时和5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 ① 的外交政策、原则是 ② 、方针是 ③ ,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从1969年到1972年出现了高峰,你认为与史实相符吗? ④ ,请举例说明: ⑤ 、 、 (3例)。而从1989年到1992年又出现的高峰中,有的同学直接想到与我国实行的 ⑥ 政策相关,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国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就还有 ⑦ 、 (2例)。
34、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王朝实行何种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简述该制度的主要内容。
(2)图二所示王朝实行何种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分析该制度的历史意义。
(3)图三所示王朝实行何种政治制度?
(4)综合上述地图,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体现了什么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