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来源于生活,物理服务于社会,关于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速远大于声速,约为
B.图乙:艺术节上观众很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图丙: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时,听到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属于超声波
D.图丁:激动的鼓手用力敲打鼓面,用力越大,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响度就越大
2、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 =5 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EF段,该物质需要吸热
C.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可能是石蜡
3、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菜刀刀刃的厚度约为5mm
B.一个标准篮球的质量约为600g
C.盘锦冬季最低气温低约
D.朗读800字的文章用时约1min
4、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下面表格的信息,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项目 | 水 | 水银 | 酒精 | 乙醚 |
熔点/ | 0 | |||
沸点/ | 100 | 357 | 78 | 35 |
A.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
5、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
D.运动员、羚羊、汽车
6、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C.全新的铅笔长约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
7、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学校教室的高度约为3.5m
B.初中生的身高约是170mm
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为3s
D.初中生百米跑成绩约为7秒
8、《天工开物》初刊于明朝,如图是其中篇章“生熟炼铁炉”:古人将铁料熔炼成铁水,炙热的铁水顺着高处管道流入几尺远的较低水塘并完成淬火,最终制成熟铁。在下图中能反应铁水进入水塘完成淬火过程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是( )。
A.
B.
C.
D.
9、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总是叉向鱼的下方,能说明这一现象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1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情景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图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能直接验证真空不能传声
C.图丙:观察到乒乓球会被发声的音叉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图丁:蝙蝠可以利用次声波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
11、下列现象涉及的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骄阳散雾
C.深秋,铁网挂霜
D.寒冬,冻衣变干
12、物理学方法是理解物理思想体系的重要手段,下列采用了相同的实验方法的是( )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13、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甲盆放在30℃的环境中,乙盆放在5℃的环境中,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温度相比( )
A.乙盆水的温度高
B.甲盆水的温度高
C.两盆水温度相同
D.无法确定
1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为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正确光路图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演奏小提琴时,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音色
B.设置高速公路隔音墙是为了减弱噪音
C.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D.利用次声波可以有效的进行预警
16、南明河畔的甲秀楼是贵阳的标志性建筑,在落日余晖下水中的倒影和地上的建筑物相得益彰。格外引人注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C.水中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若河面水位下降,水中的倒影变小
17、光线经过a、b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则关于两透镜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凸透镜,b是凹透镜
B.a是凹透镜,b是凸透镜
C.a、b都是凸透镜
D.a、b都是凹透镜
18、沿途有噪声监测设备,显示的“噪声60.5dB”指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19、拿一张硬纸片,让它从一木梳上很快地划过去,再让它慢一点从同一木梳上划过去,两次用力大小一样,则两次发出声音的特性一定不同的是(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音色和响度
20、春节假期,小明到凤凰古城游玩时看到民间艺人制作“糖画”,如图所示,取适量白糖放入勺中,点燃酒精灯,用外焰加热勺子底部,同时用搅棒轻轻搅动糖液,使其均匀受热,防止糊底变焦。待糖完全融化、颜色变黄后,根据设计好的图形和线条走向作画,作画的时候要注意绘制速度要快、各部件保持连接、注意填补空白、巧妙设计粘贴点。关于“糖画”的制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
B.糖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固后熔化
C.糖的温度一直在升高
D.糖的温度一直在降低
21、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叙述正确的是( )
A.手拍桌子,桌子振动发声
B.“泉水叮咚”,说明液体能传声
C.引吭高歌,指声音音调高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快
22、正常人眼通过调节晶状体厚薄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可能导致对晶状体厚薄的调节能力减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晶状体变薄时,对光有发散作用
B.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会聚能力增强
C.若晶状体太薄,容易形成近视眼
D.若晶状体太厚,可用凸透镜矫正
23、关于光的各种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壮观的天文现象日全食,是阳光在大气中的折射导致的
B.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镜面反射的结果
C.阳光通过棱镜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D.阳光通过茂密的树叶缝隙在地面形成“亮斑”,说明光发生了折射
24、李磊同学先后5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为:、
、
、
、
。该物理课本的长度最接近于( )
A.
B.
C.
D.
25、某实验兴趣小组在“测量冰的密度时”,对测量方法进行了创新,他们用注射器抽取了27mL的纯净水,再放进冰箱速冻,等水完全结冰后,从冰箱中取出注射器,冰刚好充满注射器如图所示,则水结冰后的体积为_____cm3。则所测得冰的密度为_____kg/m3.(ρ水=1.0×103kg/m3)
26、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a)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 02秒的不同位置.在底片记录的时间内,______球运动快,(b)图中的图象描述的是_______球的运动.
27、某物体重0.5牛,把它放到盛满水的大烧杯中,溢出的水重为0.3牛,则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N。
28、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飞出,这表明:力可以______,上面的棋子由于具有______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同时,这些棋子因为受到______的作用,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游泳时,人用力向后划水,就可以向前运动,这说明了______;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______。
29、春天,冰冻的河面“开封”了,这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物态变化之后物质的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0、如图所示在利用紫外线识别钞票时,会看到有紫光照射到钞票上,这种紫光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紫外线,原因是________。
31、下图所示是小丽利用盛有液体的烧瓶、凸透镜和光源,模拟光射入眼睛的情景。由此可以判断:模拟的视力类型是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应配戴由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32、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近视眼成因示意图是图中的_____图,近视眼的纠正示意图是图的______图。如图,把近视眼镜放在已清晰成像的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则光屏应该往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调整,才可再次获得清晰的像。
33、在空碗里放一枚硬币,当碗内盛满水时,看上去碗底的硬币要比实际的深度_____些(填“深”或“浅”),这是由于光从_____射向_____,折射光线_____法线引起的(选填“偏向”或“远离”).
34、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方,配戴______透镜,使光线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一些。
35、用天平测物体质量:
调节天平平衡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再将 ________ 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__ (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在用镊子夹取砝码时,应由 __________ (填“大到小”或“小到大”),图乙中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________ g。
36、小李坐火车去旅游;他们所坐火车长为280m,当火车通过一条隧道时速度为144km/h,如图所示;小李用手机测得火车全部在此隧道内运行的时间为50s;假设火车一直匀速行驶,则:
(1)火车在隧道内运动的路程是多少?
(2)这条隧道有多长?
(3)从火车头进入隧道到火车全部离开隧道需多少时间?
37、如图所示,“擦窗机器人”的质量为2kg,它的“腹部”有吸盘,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g取10N/kg)
(1)当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静止时,若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则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1.2×10﹣3m2,若吸盘在此面积上对玻璃的压强为1.5×105Pa,则吸盘对玻璃的压力是多大?
(3)擦窗机器人以0.1m/s的速度匀速竖直向下运动8s,它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38、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防盗报警装置,主要是由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喇叭组成(如图),其原理是:红外发射器发出一束较强的红外线,红外接收器可接收红外线,当盗贼遮挡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间,即挡住红外线,此时红外接收器无法接收到红外线,便驱动喇叭报警,从而达到防盗的目的.
(1)喇叭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入人耳的.
(2)红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具有显著的______效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m/s.
(3)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一束较强的红外线是沿______是传播的;
(4)红外线______不能(能/不能)穿透人体.
(5)红外线看不见,摸不着,你怎样说明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间是否有红外线?请简述:______.
39、如图所示为温度计,若当天的温度为28℃,请在图中画出温度计液面的位 置,并将液柱涂黑。
40、如图所示,一个工件与传送带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请在图中画出工件所受力的示意图.
41、根据入射光和折射光的方向,在图的方框中画出适当的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