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靠) 求田问舍(寻找)
B.舞榭歌台(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神鸦社鼓(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
C.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 倩何人唤取(请,托)
D.元嘉草草(草率,轻率) 休说鲈鱼堪脍(美味)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座建筑密度极低的城市,垂柳袅袅,花香阵阵。置身于这柳暗花明的静谧中,全然忘记工作的疲劳和生活的烦扰。
②面对重重困难,刘邦没有气馁,与一帮兄弟浴血奋战,不到几年时间,他已经成为一个控地千里、坐拥百城的王者。
③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研讨会上,面对众人的褒奖和肯定,电视剧导演曹慧生不赞一词,只是埋着头记录大家的意见。
④针对邻里纠纷、家庭不和、医患关系等矛盾,行走于都市乡村的调解员对当事人摇唇鼓舌,不厌其烦地“劝和促谈”。
⑤各大医院的“号贩子”倒卖专家号的行为被媒体曝光后,患者和家属都对“号贩子”敬而远之,就诊秩序明显好转。
⑥上海福喜的过期肉事件,再一次引发跨国连锁餐饮品牌供应体系的巨大动荡,麦当劳一时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
A. ②③⑤ B. ①③⑥ C. ①④⑤ D. ②④⑥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最近,国内原创图画书2019年度排行榜揭晓,《一条大河》《两个天才》《大船》等10部图画书上榜。这些异彩纷呈的年度代表作品,反映出中国本土图画书创作繁荣、佳作频出的新气象。
[乙]图画书运用图、文两种符号传递信息、讲述故事,重视创意及视觉设计,能够给予读者独特、丰富的阅读体验。优秀的作品兼具思想内涵与文化底蕴,饶有情趣,适合儿童读者阅读欣赏。《一条大河》大气磅礴,不但能让读者领略黄河奔腾入海的恢弘气势与万千气象,还能一览黄河流域古往今来的历史文明,体悟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两个天才》颇具想象力和游戏感,图画细节繁复且表现力强,人物言行夸张,于戏谑和荒诞中暗藏深意.
放眼未来,中国原创图书也有许多需要深耕的领域。[丙]如何在叙事上跳出窠臼,在画面上表现中国文化风采,传递醇厚绵长的韵味,让中国气象浸润画中风物和人物仪态,是有待创作者完成的功课。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哪一种性格更适合做作家,这就不好说了。________用李敬泽的说法,写到关键的地方,作家的手不能抖。
①“心慈”加“手狠”大概可以算作大师级作家的共同特征了。
②这和文学的思潮有关。
③我喜欢“心慈”“手狠”的作家。
④但是,总体上说,有能力、有勇气深入的作家总是好的。
⑤鲁迅就是这样。
⑥“手软”可以成就一个作家,“手狠”也可以成就一个作家。
A.①④③②⑤⑥ B.⑥③⑤②④① C.①④⑤⑥③② D.⑥②④③⑤①
5、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传统文化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 念白抑扬含顿挫,唱腔委婉透激昂。
② 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
③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
④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A.①书法 ②京剧 ③刺绣 ④绘画
B.①绘画 ②刺绣 ③京剧 ④书法
C.①京剧 ②书法 ③刺绣 ④绘画
D.①京剧 ②书法 ③绘画 ④刺绣
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雨花石
①南京,这座“石头城”盛产一种美丽的石子。在雨花台、夫子庙等地,到处都能看到兜售它们的石摊和三五成群的玩石人。一个个小小的瓷盆中,一汪汪清水之中,是数粒极美的石子。它们大抵晶莹剔透,似有霓虹凝聚其中,丽影在水中摇荡着,像花、像景、像画。人们叫它“雨花石”。
②一个古老的传说是这样的:梁武帝时,云光法师开坛讲经,其微言大义如悬河流水、咳唾成珠,竟然感动了上苍,遂降下一场五彩天雨,泠泠雨水敲击在雨花台上,变成了五彩缤纷的石头。
③那么,雨花石到底是怎样的石头呢?
④历史上,雨花台早早成名,文征明“雨花台上雨花石,野色江光入座间”说的便是这里的五彩奇石。近几十年南京雨花台奇石渐少,六合区一带成为主产区,可雨花石的名称却这样流传下来。据著名岩石学家王德滋说,无论是雨花台还是六合,都有着同样的特质——都是雨花台砾石层的分布地带。这一砾石层是南京地区的重要地层,在1924年世界地质大会上由地质学家刘季辰、赵汝钧创名,是古长江及其支流秦淮河、滁河的沉积物,在距今约1200万——300万年的漫长岁月中逐渐形成,分布在南京雨花台及周边的六合、仪征、江宁等地,是多时代、多期次、多物源的沉积物相互交切叠置构成的复杂堆积体,厚度从数米到数百米不等。
⑤不过,这一地层只是雨花石的“公寓”和“社区”,石头真正的诞生故事更为遥远而复杂。在王德滋绘声绘色的讲述中,一位“玛瑙雨花美人”传奇逐渐浮出水面——大约在一亿年前,长江上游出现了猛烈的火山爆发,伴随着灼热的岩浆,大量富含二氧化硅的热液也喷涌而出。她们急切寻找着容身之地,争先恐后地钻进火山岩中空洞和缝隙。在这场混乱中,红色的钾铁元素、黑色的锰元素和绿色的铜元素等也被裹缠沾带,一并涌入。随后,大地的愤怒逐渐平息,炽热的二氧化硅热液也慢慢冷却,与各种元素共同构成了五彩缤纷、浓淡深浅千变万化的玛瑙石。她们成为沉睡在岩层中的“胎儿”。可外面的时节并不平静,千年万年,烈日、暴雨和冰雪击打着“母体”。终于坚硬的岩石也扛不住了,她们风化碎裂,滚下山崖,美丽的玛瑙石遂与母体脱离,堕入红尘,开始了“流浪”生涯。不知经历了几世几劫,经山洪冲击、流水搬运,有棱有角的石头被磨砺成圆滑光亮的卵石,五彩纹理如花般绽放。终于,在漫长的跋涉之后,她们来到了长江下游的南京一带。这里江流平缓,水波缱绻,遂逐渐停泊沉积下来,与其他各路“游子”以及当地的“土著砾石”组成了“雨花台砾石层”大家族。所以,玛瑙雨花石和一般的玛瑙矿不同,多为藏身于砾石层中的细碎卵石,并无矿脉可循。可是,如此复杂的形成过程,也只不过是雨花石中小小的一类——“玛瑙雨花石”罢了。
⑥在查阅了许多资料后,我发现,雨花石不仅丽影神秘缥缈,其定义也充满了种种疑问和争论。关于雨花石的形成,除了较为公认的三段论,还存在着海底火山间歇喷涌、近源火山喷发再加工、星云说、陨星说等诸多说法。而最根本的,就连雨花石的种类和范围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王德滋告诉我,一般来说,地质学上认为凡是产于南京地区“雨花台砾石层”内的砾石,不论美丑大小均可称为雨花石。可在雨花石研究界有着很多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即使出身于“雨花台砾石层”,也须得千里挑一的美丽卵石才能算雨花石,俯拾皆是的砾石不能入类;有人认为,雨花石在大小、圆润度、透明度上也应有规范。
⑦池澄是当代收藏界的大家,出版了诸多雨花石专著。对目前通行的各种定义进行了集纳和说明——就狭义来说,雨花石是指出产于南京雨花台的卵形玛瑙、水晶、蛋白石及各种化石;而已被大众认可的雨花石概念,其出产范围则扩展到江宁、六合、仪征、江埔、和县等地;再扩而大之,雨花石的产地包括整个长江流域。池澄认为这一定义获得认可,只是“时间问题”。
⑧更有趣的是,就我读到的众多资料看,在民间,雨花石的概念比池澄的集纳还要广阔复杂,更有甚者,将长江流域内外的所有美丽“文石”都纳入了雨花石概念之下。
⑨形成、种类、分布,都充满了疑问和争论——这和其他著名观赏石有着明显的差异。美丽的雨花石啊,你究竟该被怎么定义?
【1】第①段画线句的语序特点和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为什么写雨花石美丽的传说?
【3】第⑤段中“‘公寓’和‘社区’”分别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第⑤段文意,简要概括南京“雨花石”形成的三个阶段。
【5】下列对“雨花石概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岩石学家认为凡是产于南京地区“雨花台砾石层”内的砾石,均可称为雨花石。
B.收藏家认为雨花石指出产于南京雨花台的卵形玛瑙、水晶、蛋白石及各种化石。
C.民间人士认为长江流域内外的所有美丽“文石”都可以纳入雨花石的概念之下。
D.作者认为雨花石的形成、种类、分布都充满疑问和争论,现在还没有公认定义。
【6】举一例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我国全力抗击疫情时期,日本向我国援助医疗物资,外包装上印着《诗经·秦风·无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人类命运与共的理念。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是写景,也是抒情,作者以景自喻,表达对官场仕途已十分厌倦,终于回归田园的愉悦心情。
(3)杜甫《客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互文手法写出客人要来,诗人非常高兴,清扫小道,打开门以待客来。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努力改善百姓的居住条件,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党和政府的追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类似的美好愿望。
(2)荀子在《劝学》中,从反面论证学习应当专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
(2)荀子在《劝学》中,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景色。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陋室铭》中“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宁静雅致的环境,用以衬托自己高洁的追求与品质。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劝解客人,他认为“_______,_______”,但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多处用意象“月”传情达意,“_______”寄寓凄楚的离别之情,“_______”从侧面表现音乐强烈的感染力。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_,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3)取之无禁,用之不竭,_________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4)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5)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诗经•氓》)
12、第二段的音乐描写有什么特点?用了哪些描摹方法?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进士及第,历秘书省著作郎。政和间,天下争言瑞应,廷臣辄笺表贺,徽宗观所作,称为奇才。他日,特出制诏三题使具草,立就,上即草后批:“可中书舍人。”未几,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时上方乡神仙之事,蔡京引方士王仔昔以妖术见,朝臣戚里寅缘关通。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当责所属保任;并言京欺君僣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已而再疏京罪,上曰:“本欲即行卿章,以近天宁节,俟过此,当为卿罢京。”京伺知之,大惧,其子攸日夕侍禁中,泣拜恳祈。上为迁安中翰林学士,又迁承旨。宣和元年,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金人来归燕,谋帅臣,安中请行。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靖康初,言者论其缔合王黼、童贯及不几察郭药师叛命,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责授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随州居住;又贬单州团练副使,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内徙道州,寻放自便。绍兴初,复左中大夫。子辟章知泉州,迎安中往,未几卒,年五十九。安中为文丰润敏拔,尤工四六之制。徽宗尝宴睿谟殿,命安中赋诗百韵以纪其事。诗成,赏叹不已,令大书于殿屏,凡侍臣皆以副本赐之。其见重如此。
(节选自《宋史·王安中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B.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C.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D.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士,又称方术士,指中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从事巫祝术数活动的人。
B.保任,意思是担保或担保者,文中特指因向朝廷推荐人才而负担保责任。
C.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因所居宫室严禁随便进出得名。
D.四六之制,即骈文,因在发展中逐渐成为相对整齐的四六句式而由此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中进士出身,具有敏捷才思。他随众向朝廷表贺瑞应,徽宗称他为奇才,又出题专门考查,随即任命他为中书舍人,不久又擢升为御史中丞。
B.王安中弹劾蔡京,得到皇上采纳。蔡京投皇上所好,引荐道术之士,扰乱朝廷,他陈奏蔡京之罪,要求惩治,蔡京恐惧,其子蔡攸也哭请皇上宽恕。
C.王安中外放任职,仕途屡遭坎坷。金人前来归顺,他自请燕山府任职,与辽降将郭药师共事;靖康初,因此前的行事备受指责,仕途随之沉浮不定。
D.王安中诗文兼擅。受到皇上器重。他极有文采,为文厚实脱俗,曾受命赋诗百韵以纪盛宴,徽宗高度赞扬,下令书于大殿屏风,将副本赐给侍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并言京欺君僣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
(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14、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认同感,是指因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的一种感受。在当今时代,各种观念不断萌生,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共同之处在增加,彼此之间极易获得认同感;同时,人与人之间观念上的差异也在日益放大,想拥有完全的认同感又十分困难。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应该建立在怎样的共同观念之上,认同感对于我们社会、国家甚至全世界有什么意义,人与人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建立认同感……这类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请以“认同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