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和240℃)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③处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B.①④处燃烧时都能有效避免空气污染
C.①③处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D.①②处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2、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2
B.O
C.NO2
D.Hg
3、中国口腔专家发现钛酸钡(BaTiO3)可美白牙齿。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钛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钛原子易失去电子
B.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C.属于金属元素
D.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2
4、“锿”是人工放射性元素因纪念爱因斯坦而得名。锿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锿属于金属元素
B.锿的元素符号是es
C.锿的原子序数是99
D.锿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2
5、东汉《周易参同契》中记载:“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该反应过程的主要原理之一是2PbO+C2Pb+C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B.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
6、下列各物质燃烧时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白磷在水下燃烧,发出黄光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C.甲烷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尖锐的爆鸣声
7、近期,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在液态锡催化作用下的高效制氢设备,该设备发生反应的微观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B.反应前后液态锡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C.从甲烷高效制氢能缓解温室效应
D.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H2
8、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化铜
B.高锰酸钾
C.矿泉水
D.氯化铵
9、气体的溶解度与多种因素有关,能说明气体溶解度与温度有关的选项是
A.氨气极易溶于水,而氧气不易溶于水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而难溶于植物油
C.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泡沫溢出
D.喝下汽水感到气体冲到鼻腔
10、学化学、用化学。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B.夜晚发现家中然气泄露,立即开灯检查
C.室内着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贴近地面逃离现场
D.炒菜时发现燃气灶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可调大燃气灶的进风口
1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含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金属离子带正电荷,则带正电荷的离子都是金属阳离子
D.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12、试管内盛有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其上漂浮一小木块。如图所示,将试管插入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内溶液的质量变小
B.试管内有固体析出
C.试管内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D.小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小
13、R为金属,发生如下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该金属一定是Fe
C.R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
D.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14、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3”的意义表达不正确的是
A.——三个金原子
B.——每个氨气分子中含有三个氢原子
C.——每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D.——氧化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5、下列实验方案存在问题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取样,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 |
B | 鉴别黄铜片和铜片 | 互相刻画 |
C | 除去氯化钾中的少量二氧化锰 |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
D | 除去铜粉中的碳粉 | 灼烧 |
A.A
B.B
C.C
D.D
16、某农场计划用1万元采购氮肥,该地氮肥的市场价格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氮肥 | 尿素[CO(NH2)2] | 碳酸氢铵(NH4HCO3) | 硫酸铵[(NH4)2SO4] |
市场价格/元·t-1 | 2500 | 600 | 900 |
A.碳酸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
B.硫酸铵中氮、硫元素的质量比为7:16
C.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6%
D.购买尿素所含的氮元素最多
17、2023年10月26日我国用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运送到太空,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是偏二甲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偏二甲肼由碳、氢、氮元素组成
B.偏二甲肼中含有
C.偏二甲肼中、
、
的质量比为1:4:1
D.偏二甲肼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8、下列实验现象符合事实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将铁片放入稀盐酸中,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蓝色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中出现水雾
19、不能用来检测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所得溶液呈酸性的是
A.pH试纸
B.无色酚酞试液
C.紫色石蕊试液
D.蓝色石蕊试纸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Fe2+和Fe3+都属于铁元素,但在化合物中显示不同化合价
C.KMnO4和K2MnO4中有相同的原子团
D.碳-12原子和碳-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
21、折耳根是云南人民喜爱的蔬菜,其内含有鱼腥草素(),鱼腥草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等作用。下列关于鱼腥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鱼腥草素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B.鱼腥草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一个鱼腥草素由1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鱼腥草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1
2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所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变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23、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银
B.氨气
C.硫酸铜
D.C60
24、下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④比①先变红,说明 CO2密度大于空气
B.该装置的优点是对比性强,一次实验得到多个结论
C.该实验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石蕊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物质
D.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说明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是碳酸
25、下列金属中,熔点最低的是
A.汞
B.钨
C.银
D.铜
26、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标志,下列标志表示严禁烟火的是
A.
B.
C.
D.
27、请你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两个铝离子______。②+3价的铁元素______。③高锰酸钾______。
28、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请回答:
(1)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标签一定要向着手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为了节约药品,实验时取用药品要取最少量,一般液体取_____,固体只需_________。
(3)使用量筒正确读数的方法是视线与__________________。当视线仰视时读数为38mL,其正确的体积数应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8mL。
(4)给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使用酒精的______焰加热。
29、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
(1)可燃冰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它属于_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天然气是城市居民常用的燃料,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你认为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如图中________(填甲或乙)所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0、(1)C60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C60属于 _______ (填“单质”或“化合物”)
②C60这种物质是由 _______ (填“分子”或“原子”)构成
③C60与金刚石、石墨具有相似的 _______ (填“化学”或“物理”)性质
④足球可由橡胶制成,橡胶属于 _______ (填“有机”或“无机”)物。
(2)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元素符号 ____
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___ (用方程式表示),“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 ____ 。
31、近年比较流行的“自热火锅”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自热火锅”主要由料包和发热包(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铁粉、铝粉、碳酸钠等)组成,食用方法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请写出发热包中任意两种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发热包发热的一种原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都有______的结构,能起到吸附作用。
32、写出下列各实验中先要进行的一项: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
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①将导管伸入倒置于水槽中的集气瓶;②加热.
B.探究某可燃物的组成,应将其燃烧产物依次通过:①澄清石灰水;②无水硫酸铜.
C.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应依次加入:①水;②浓硫酸.
33、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石墨 ②熟石灰 ③氯化钠 ④明矾 ⑤氮气
(1)可用于净水的是_____;
(2)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作电极材料的是_____;
(3)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以防腐的气体单质是_____;
34、用化学用语表示:
(1)1个氮分子_______;
(2)2个氧原子_______;
(3)氩气_______;
(4)铵根离子:_______;
(5)氢氧化钙_______;
(6)硫酸钠_______;
(7)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
35、回答下列问题。
生活中,鉴别软水、硬水常加入______;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公园常用喷灌代替漫灌的方法给草坪浇水,目的是______。
3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A的溶解度溶解度为______。
(2)______℃时,A、C的溶解度相等。
(3)如果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可用______的方法得到较纯的A物质。
(4)在t1 ℃时,三种物质溶解度有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5)在t2℃时,向50g的水中加入25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为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形成溶液的质量是______。
3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标注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导管口______(选“m”或“n”)端通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4)适合用装置E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______。
38、请根据下列提供的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_(填字母);用石灰水可检验CO2,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
(3)C、D、E 是常用的气体收集装置,其中不能用来收集O2的是___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___。装置F 也可用于收集气体,若用装置F收集CO2,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端通入,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39、(5分)
我市某校初三(1)班学生去南通狼山春游,带回了几小块石灰石样品。为了检测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与样品充分反应来进行实验测定,(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测得数据如下表:
| 甲同学 | 乙同学 | 丙同学 | 丁同学 |
所取石灰石样品质量(g) | 10.0 | 10.0 | 10.0 | 10.0 |
加入盐酸的质量(g) | 20.0 | 30.0 | 45.0 | 50.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6.0 | 4.0 | 1.0 | 1.0 |
试回答:
(1)10.0g样品与45g盐酸充分反应后,盐酸是否还剩余______ (填“是”或“否”),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2)10.0g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可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40、请根据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回答。
(1)把金属锰放到硫酸锌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这说明锰的活动性比锌______;
(2)将铜丝和铁丝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稀中,依据______现象,证明Fe的活动性比Cu强;
(3)将铜丝放入溶液中,或向
溶液中放入金属______,都能证明Cu的活动性比Ag强,Cu与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