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 )所作的《帝范》作为帝王家训的代表,第一次把我国传统家训中的帝训思想系统化、理论化。

    A.孝文帝 B.唐太宗 C.明太祖 D.清圣祖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巴黎卢浮宫,领队如数家珍般介绍了被誉为“卢浮宫三宝”的《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

    ②京剧《霸王别姬》是梅派经典剧目,首演至今,将近一个世纪的传承,一代代的青衣花旦,都是拾人牙慧,不敢越雷池半步。

    ③在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后,中国儿童文学界不少人弹冠相庆,认为曹文轩此次获奖,令公众对儿童文学有了深刻的思考。

    ④喜讯传来,整座城市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活动。

    ⑤他信心十足,气定神闲,颐指气使地指挥着大家列队训练,工作有条不紊。

    ⑥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重回以邻为壑的老路,不仅无法摆脱自身危机和衰退,而且会收窄世界经济共同空间,导致“双输”局面。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①④⑥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经过五年的学徒生活,他已经薄技在身,多次萌生出山闯荡一番的念头,只是想到师傅恩重如山,不忍开口说出此事。  

    ②在全面从严治党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更不能存有见好就收的想法。  

    ③张少威和平金侠一边向落水老人施救,一边大喊救人,一位摆面摊的男子闻讯跑来,三人成虎,终于把老人救上岸来。  

    ④对于此次“红黄蓝事件”中的涉军谣言,一些公众人物竟然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推波助澜,严重抹黑了人民军队的形象。  

    ⑤在这幅剧照上,功夫宗师洪金宝饰演的俞大猷将军,身着战甲,手握军刀,目光如炬,不平倭患誓不休的雄心呼之欲出。  

    ⑥在南宁去柳州的高铁餐厅里,我不期而遇了十年未见面的江华同学,没想到当年其貌不扬的他如今已是满腹经纶的学者。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为什么说喝水不是文化,喝茶才是文化?________。茶是叶、水和人心的合一,是自然和心的合一。

    ①茶不仅是用来解渴的,更是用来清心的,茶使人宁静

    ②茶很具体,心很玄乎,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③清心是很玄妙的事,无法衡量

    ④茶是形而上,道法自然,使天人合一

    ⑤水,还有茶叶,它们是形而下,属于大地、自然

    A.①③⑤④② B.④⑤②①③ C.①③②⑤④ D.⑤④①③②

  • 5、下面句子有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根据事实证明,为追求客观性和确定性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却会引起更大、更长期的不确定性,尤其在技术资本主义时代,使这一问题变得更为强烈。

    A.根据事实,为追求客观性和确定性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却会引起更大、更长期的不确定性,尤其在技术资本主义时代,这一问题变得更为强烈。

    B.事实证明,为追求客观性和确定性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却会引起更大、更长期的不确定性,而技术资本主义时代,使这一问题变得更为强烈。

    C.根据事实,为追求客观性和确定性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却会引起更大、更长期的不确定性,尤其在技术资本主义时代,使这一问题变得更为突出。

    D.事实证明,为追求客观性和确定性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却会引起更大、更长期的不确定性,尤其在技术资本主义时代,这一问题变得更为突出。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湖畔的梭罗

    汪家明

     梭罗这样的人,是人类的异端,唯其异端,才展示出奇才,就像梵高,其极端的行事他人难能仿效,但却会被后人奉为至尊。

    在美国,梭罗(1817-1862)算是古典的作家,是美国文学的开创者之一。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梭罗就得以亲近爱默生,经常参加爱默生家的文人聚会,受其超验主义观点的影响,反对权威,提倡个性的绝对自由;崇尚直觉,认为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直接认识真理。爱默生也喜欢这个年轻人,曾致信哈佛总裁推荐梭罗,使梭罗获得奖学金。

    1845年春,他决心进行向往已久的生活实验。在征得爱默生同意后,他在离村镇不远的瓦尔登湖畔属于爱默生的林地上,着手自建木屋,并于7月4日搬进新居,独自在此居住26个月之久,基本上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自己垦荒种植,自己伐木劈柴烧壁炉,自己做饭,用自己生产的豆子换取必需的日用品,还给人帮工。他追求“一周里只有一天工作,而有六天自由支配”的生活。这些自由支配的时间,他用来会友交谈,用来参加文人聚会,更以绝大多数时间用来观察自然、沉思冥想、读书写作。

    在湖畔小屋居住期间,他因多年拒付不合理的人头税而被捕,虽然第二天就由姑姑代缴被释放,但对他刺激极深,几年后发表了一篇名为《对政府的抵抗的文章》。这篇文章被编入论文集时,改名为《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比如甘地的“不合作运动”、托尔斯泰的“勿抗恶主义”等,其精神实质都源于这篇文章。这倒是梭罗生前难以想象的。

    离开湖畔小屋后,除了偶尔做一点勘测工作,他基本过着自由撰稿人的生活,旅行、读书、记笔记、写作是其主要内容。他喜欢数学,有测量的特长。他养成了一种习惯:测量有兴趣的物件的大小与距离,如树的大小,池塘与河流的深度和宽度,山的高度等。

    从1855年起,他开始感到身体不适,双腿发软,虽经积极治疗,一直没有痊愈,于1862年因肺结核发作去世,年仅四十五岁。

    对他的作为和个性,朋友们有许多记录。他一生放弃了太多东西:没有学着从事任何职业;没有结过婚;独自一人居住;不去教堂;不参加选举;拒绝向政府纳税;不吃肉,不喝酒,也从来没吸过烟。在生活中他用不着抵抗什么诱惑。

    但在其他方面,他却细如毫发。据说,他在池塘边找到一种花,仔细观察后,断定它已经开了五天。他胸前的口袋里有一本日记簿,上面记录了树林里应当在这一天开花的所有植物的名字;他知道某一个夜晚在河面上纷飞着地蝇,鱼们抢着吞食,吃得太饱,有些鱼竟胀死了。他有种倾向:要放大这一刹那。即便只是一个极小的物件,他也要从中看出自然界的定律。

    梭罗生前只出版了两本书。一本是他在1849年自费出版的《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星期》,内容是记录他和约翰在两条河上的旅行,其中穿插着大段大段文史哲和宗教方面的议论,晦涩难懂,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另一本就是《瓦尔登湖》了,于1854年出版,一百五十年来风行天下,不知出版了多少个版本。

    “写作下面这些文字,或者说其中大部分文字时,我只身一人生活在树林里的一所房子里,距离周围的邻居都在一英里左右。房子是我自己一手建造的,位于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的瓦尔登湖湖畔。我用自己的双手辛勤劳作维持我的生计。我在那里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如今,我又是文明生活的匆匆过客了。”……

    ——《瓦尔登湖》全书就是这样开始的。在书中,梭罗记录自己亲近自然、学习自然的过程,追求“简单些,再简单些”的质朴生活,希望短暂人生因思想丰盈而臻于完美。其中有许多篇幅是关于动物和植物的描写,因此有人将此书看作一本关于自然的文献,而忽略了其中关于哲学的内容。其实这不仅是一部抒情散文著作,也是一部罕见的哲学著作。

    爱默生在梭罗的葬礼后离开墓地时自言自语道:“美国还不知道——至少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它失去了多么伟大的一位国民。”他的预言很对。1985年《美国遗产》评选“十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瓦尔登湖》名列第一。如今梭罗早已成为美国文化的偶像,美国人认为,是梭罗最先启蒙了国人感恩大地的思想。到目前为止,此书已有两百多个版本,并被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

    (选自《难忘的书与人》,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作为美国文学开创者之一,梭罗极端的行事风格像梵高一样,虽然令其他人难能仿效,但却会被后人奉为至尊。

    B. 1845年春,在爱默生的支持下,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着手建造自己的小木屋,生活基本自给自足,可以支配自由时间。

    C. 梭罗在湖畔小屋隐居时多年拒付不合理人头税,这可能源于他读书期间接受的反对权威,提倡个性的绝对自由思想。

    D. 梭罗放弃了太多东西,他曾自嘲是文明生活的过客,隐居期间跟别人接触不多,朋友们对其作为和个性有不少记录。

    2文章为什么说“梭罗这样的人,是人类的异端”?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文章末尾说“美国人认为,是梭罗最先启蒙了国人感恩大地的思想”。请结合材料以及自己的人生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人学者为了表明志向寄托情怀,常从名篇佳句中选字取意,命名书屋或居室。如柳亚子有一书房曰“磨剑室”,即取意于贾岛的诗句“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请判断下列书屋名称取意于哪些名句。“十驾斋”取意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杜甫《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申的感伤和对国难家愁凄怆难排的悲凉。

    (3)燕属候鸟,为古人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他不论身处何地都满怀忧国忧民的政治理想抱负。

    (2)《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比喻和对比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生命的渺小。

    (3)李白在《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湍、瀑等多种意象飞快从眼前闪过,目不暇接,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的《过秦论》多用排比或对偶,语言上具有“气盛”的特点,如开篇写到秦孝公想席卷天下,包举宇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雄心极大。

    (2)《诗经》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3)姜夔的《扬州慢》善用衬托手法,行文笼罩在一种悲凉凄怆的氛围中,二十四桥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箫”的繁华已不复存在了,词人用桥下“___________”的动,来映衬“___________”的静。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 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2)韩愈《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文学素养。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写妇女儿童来送饭送水,侧面表现农民繁忙辛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抒发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幽州新岁作

    张说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

    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

    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

    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分别写两地物候,以雪喻梅,又以梅喻雪,循环往复,颇有意趣。

    B.诗人慨叹人事无常,不能自主,但面对新春去而复来,还是感到欣慰。

    C.颈联写新年伊始,普天同庆,不论京都边塞,全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D.诗人暗自祝祷,待到重返长安的那一天,必将把酒尽欢,为自己上寿。

    【2】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耶律大石传

    (元)脱脱

    ①耶律大石者,世号为西辽。大石字重德,太祖八代孙也。通辽、汉字,善骑射,登天庆五年进士第,擢翰林应奉,寻升承旨。辽以翰林为林牙,故称大石林牙,历泰、祥二州刺史,辽兴军节度使。保大二年金兵日逼天祚播越与诸大臣立秦晋王淳为帝。淳死,立其妻萧德妃为太后,以守燕。及金兵至,萧德妃归天祚。天祚怒诛德妃而责大石曰:“我在,汝何敢立淳?”对曰:“陛下以全国之势,不能一拒敌,弃国远遁,使黎民涂炭。即立十淳, 皆太祖子孙,岂不胜乞命于他人耶?”上无以答,赐酒食,赦其罪。

    ②大石不自安,遂杀萧乙薛、坡里括,自立为王,率铁骑二百宵遁。北行三日,过黑水,见白达达详稳床古儿。床古儿献马四百,驼二十,羊若干。西至可敦城,驻北庭都护府,会威武、崇德、会蕃、新、大林、紫河、驼等七州及大黄室韦、敌剌、王纪刺、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达剌乖、达密里、密儿纪、合主、乌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纠而毕十八部王众,曰:“我祖宗艰难创业,历世九主,历年二百。金以臣属,逼我国家,残我黎庶,屠翦我州邑,使我天祚皇帝蒙尘于外,日夜痛心疾首。我今仗义而西,欲借力诸蕃,翦我仇敌,复我疆宇,惟尔众亦有我国家,忧我社稷,思共救君父,济生民于难者乎?”遂得精兵万余,置官吏,立排甲,具器仗。

    ③延庆三年,班师东归,马行二十日,得善地,遂建都城,号虎思斡耳朵,改延庆为康国元年。三月,率七万骑东征。以青牛白马祭天,树旗以誓于众曰:“我大辽自太祖、太宗艰难而成帝业,其后嗣君乐无厌,不恤国政,盗贼蜂起,天下土崩。朕率尔众,远至朔漠,期复大业,以光中兴。此非朕与尔世居之地。”行万余里无所得,牛马多死,兵而还。

    (节选自《辽史·卷三十·本纪第三十》有删节)

    注:①林牙,辽时官名。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___________   (2)其后嗣君乐无厌____________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惟尔众亦有我国家(   )

    A. 怀念 B.痛惜   C.顾念 D.痛苦

    (2)兵而还(   )

    A.约束 B.强制   C.收住缰绳   D.率领

    3请用“/”画出下列句子中三处需要停顿的地方。

    保大二年金兵日逼天祚播越与诸大臣立秦晋王淳为帝。

    4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金以臣属,逼我国家,残我黎庶,屠翦我州邑,使我天祚皇帝蒙尘于外,日夜痛心疾首。

    5第②段耶律大石能得到精兵万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6耶律大石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五四”运动北大学生走上街头为国难疾呼,到今日哈工大“龙江二号”卫星微型相机拍摄地月合影;从八十多年前西南联大大师云集、培育英才,到今天我国高等学府遍地开花、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总是站立在社会和历史的潮头,引无数青年学子心心向往。

    作为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你,对大学生活有何期盼?对大学教育有何看法?请结合现实,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