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初二上学期三检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动物结构与功能匹配错误的是(  )

    A.腔肠动物的刺细胞——攻击防御

    B.软体动物的贝壳——防止水分散失

    C.鱼类的鳞片——保护身体

    D.哺乳动物的体毛——保温

  • 2、下列动物的行为对植物不利的是(       

    A.菜粉蝶采食植物的花蜜

    B.鸟儿啄食浆果,种子随粪便随处排放

    C.棉花叶片上爬满了蚜虫

    D.榛睡鼠每年冬季都要储存大量的种子

  • 3、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于细菌和真菌引起的,有关食品保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冰箱冷藏保存食品主要利用低温杀死食品中全部的微生物

    B.风干保存食品是因为干燥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

    C.腌肉不易腐烂是因为盐分会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D.罐装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高温灭菌和密封防止接触微生物

  • 4、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蜘蛛结网的行为属于(  )

    A.社会行为

    B.先天性行为

    C.学习行为

    D.节律行为

  • 5、为探究使牛奶变质的细菌和真菌的来源,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棉花塞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时保持温度为25℃。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几天后,试管①和试管③中的牛奶都会变质

    B.实验中使牛奶变质的细菌和真菌由牛奶产生

    C.由于细菌和真菌被阻挡在玻璃管拐弯处,故试管②中的牛奶不会变质

    D.由以上实验可知,牛奶打开包装后应尽快饮用完

  • 6、水中游泳的海豹、空中飞行的蝙蝠、地面爬行的穿山甲,都属于哺乳动物。主要依据是(       

    A.具有脊柱

    B.体内受精

    C.用肺呼吸

    D.胎生哺乳

  • 7、菜豆和水稻种子共有的结构是

    A.种皮和胚乳

    B.种皮、胚和胚乳

    C.种皮和胚

    D.种皮、胚乳和子叶

  • 8、近年来,小龙虾成为市民们喜闻乐见的美食。下列关于小龙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小龙虾呼吸器官是鳃

    B.小龙虾身体和附肢分节利于运动

    C.小龙虾属于爬行动物

    D.在生态系统中小龙虾是消费者

  • 9、双歧杆菌是存在于人肠道中的一种益生菌,下列关于双歧杆菌的叙述:①属于原核生物;②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③有细胞壁和叶绿体,没有细胞核;④通过分裂的方式产生后代。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0、在生长有较多藻类的池塘中,经常可以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出水面,而太阳出来一段时间后,鱼便停止浮头。鱼浮到水面上主要是为了(       

    A.取暖

    B.觅食

    C.呼吸

    D.晒太阳

  • 11、如图为染色体、DNA和基因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DNA,包含一个基因

    B.图中这条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①的片段

    D.人体所有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 12、下列人类利用微生物预防或治疗疾病的实例中,与病毒无关的是(       

    A.通过接种牛痘疫苗的方法预防天花

    B.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

    C.给具有炎症反应的病人注射青霉素

    D.给健康的人接种乙肝疫苗

  • 13、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软体动物大多生活在水中

    B.河蚌、扇贝、水母等都属于软体动物

    C.身体柔软,大多具有贝壳

    D.有的软体动物有药用价值,如乌贼的内壳(海螵蛸)可以做中药材

  • 14、学习了性状的遗传后,同学们议论纷纷。以下四位同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甲:“基因组成相同,性状一定相同”          乙:“性状表现相同,则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丙:“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被隐藏起来” 丁:“生物的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

    A.甲乙

    B.甲乙丙

    C.丙丁

    D.甲乙丙丁

  • 1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杂交水稻培育利用了物种多样性

    C.每一个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D.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

  • 16、微生物的主要活动场所是(       

    A.岩石

    B.荒漠

    C.矿山

    D.土壤

  • 17、下列几组生物中,细胞中都有成形的细胞核的一组是(  )

    A.酵母菌、痢疾杆菌

    B.根霉、鬼笔鹅膏

    C.结核杆菌、T4噬菌体

    D.草菇、乳酸菌

  • 18、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B.每个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生态的多样性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 19、下列动物中,符合“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来三对足;头上一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的是(  )

    A.龙虾

    B.蝗虫

    C.蜈蚣

    D.蜘蛛

  • 20、通过学习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某同学绘制了染色体、DNA和基因关系的概念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是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b是基因,能够控制生物性状

    C.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D.与染色体一样,基因在所有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遗传病是指由______________改变引起的疾病,它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遗传病。

     

  • 22、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 23、病毒是一种没有________结构的生物,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 24、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 ,最省力的方式是

     

  • 25、巴斯德的“鹅颈烧瓶”实验支持的生命起源观点是________

     

  • 26、按照寄主的不同,病毒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动物病毒、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鸟类的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________

  • 28、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_____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发现该病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

     

  • 29、我国动物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例如:__________________在我国境内已经绝迹。

  • 30、请说出蛾蝶类昆虫性外激素的作用及用途:

    (1)性外激素:是蛾蝶类昆虫的________体表的腺体能够分泌________雄虫的物质,它具有________性,并且具有特殊的气味。

    (2)雄虫靠________上的嗅觉感受器感受到同种雌虫性外激素的________后,就会飞过来同雌虫________

    (3)如果在田间施放一定量的__________,就会干扰雌雄虫之间的__________,使雄虫无法判断雌虫的________,从而不能交配,这样也能达到控制害虫________的目的。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匹配起来。

四、判断题 (共1题,共 5分)
  • 32、嫁接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方式.

     

五、综合题 (共2题,共 10分)
  • 33、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东南部,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物种宝库,南岭明珠”之称。下图展示了自然保护区部分动物,据图回答。

       

    (1)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判断,华南虎、黄腹角雉、豹猫属于___动物。

    (2)中华三角涡虫身体呈___(选填“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

    (3)这些动物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差异:虎纹蛙水陆两栖,除了用肺呼吸之外,还有___辅助呼吸;黄腹角雉属于鸟类,适于飞行,有___辅助肺呼吸。

    (4)石田螺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___,其分泌物能形成贝壳。

    (5)豹猫也被称作“铜钱猫”,因为其身上的斑点很像铜钱。豹猫体表被毛,______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6)以上动物摄取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后可产生二氧化碳等物质;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___者的分解,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和含氮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能被生产者利用,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___物质循环。

  • 34、有同学提出,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呢?于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予以完善.

    (1)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该来自同一蚂蚁洞,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②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C,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小岛;

    ③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上_____,观察蚂蚁的行为;

    ④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⑤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

    (2)实验结果:

    步骤③:蚂蚁会沿着“桥”到达_____岛;

    步骤④:蚂蚁会沿着对换后的“桥”_____

    步骤⑤:_____

    (3)实验结论:蚂蚁依靠_____进行通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判断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