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水银 | 铜 | ||
水 | 铝 | ||
酒精 | 冰 |
A.水银的质量是
B.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
C.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后体积不变
D.等质量的实心铝球和空心铜球,体积可能相同
2、下表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请根据数据判断,以下选项中说法都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 水银 | 酒精 | 煤油 | 乙醚 |
凝固点/℃ | ﹣39 | ﹣117 | ﹣80 | ﹣114 |
沸点/℃ | 357 | 78 | 180 | 35 |
①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②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的凝固点高
③标准大气压下,﹣120℃的乙醚为固态
④可以使用煤油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⑤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⑤
3、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4、图甲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 )
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4~10℃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一定质量的水,它在1℃时的体积比在10℃时的体积大
D.示意图中从A到E(从上到下),湖水的温度逐渐降低
5、如图所示是一款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波探测周围5m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言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该手杖可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等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可以听到超声波信号
B.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C.该导盲手杖需要碰触到物体才能发现障碍物
D.该导盲手杖利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
6、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判断错误的是( )
A.0~2s内,小车以1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B.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C.2~5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2m
D.5~7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4m
7、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淋浴时合适的温度为约为
B.中学生的体积约
C.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
D.一间教室空气质量约为200kg
8、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浸没水中,不要碰到烧杯的底部或侧壁
B.从实验中可以看到,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C.在进行此实验过程中,当水加热至沸腾后,小孔中有大量的的白雾冲出,离小孔越近看到的白雾越多,这是液化现象
D.分析图乙中的图线,第一次和第二次得到的图线不同的原因是水的初温和水的质量不同
9、A、B两个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它们的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则A、B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
A.1:1
B.3:4
C.4:3
D.9:16
10、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拍出了物理书的照片如图甲所示,现要拍出如图乙所示的照片,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照相机靠近物理书,镜头向后调节
B.照相机远离物理书,镜头向后调节
C.照相机远离物理书,镜头向前调节
D.照相机靠近物理书,镜头向前调节
11、如图所示,是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两个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
A.1:2
B.2:1
C.4:1
D.8:1
12、某人上午8︰00从起点出发,途经三个不同的路段,先是上坡路,然后是较平直的路,最后是一段下坡路,三路段的长度均相同,在三个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之比为1︰2︰3,此人中午12︰00正好到达终点。则上午10︰00时他行进在( )
A.上坡路段
B.平直路段
C.下坡路段
D.无法判断
13、如图所描述的几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湖水中的倒影
B.露珠下树叶的叶脉
C.阳光下指针的影子
D.平面镜中的花瓶
14、小珠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改变蜡烛放置的位置多次实验,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v,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物距u/cm | 40 | 24 | 16 | 12 | 10 |
像距v/cm | 10 | 12 | 16 | 24 | 40 |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6cm
B.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小
C.第2次实验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完成第2次实验后,在P处放一近视镜片,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也能成清晰的像
15、关于如图所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B.乙图中彩色显示器屏幕上排列着许多由红、绿、蓝组合而成的发光点
C.丙图是水沸腾实验图像,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但持续吸热
D.丁图中在地球上和太空中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左侧泡沫塑料球都不会被弹起
16、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有(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17、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v1小于v2
B.听到的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小于0.1s
C.钢轨的长度为
D.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用的时间为
18、某兴趣小组利用两块平面镜做了一个简易潜望镜,通过该潜望镜观察教室内的挂钟,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该挂钟的实际时间是( )
A.4时35分
B.5时25分
C.6时35分
D.7时25分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走向穿衣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黑板“反光”是因为光在“反光”处发生了漫反射
C.激光准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
D.放映电影时银幕上的像是虚像
20、人在狭小房间里听不到回声,这是因为( )
A.在小房间里说话时没有回声
B.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
C.小房间里说话时声音太小
D.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了,所以听不到回声
21、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2s内,小明跑得更快
C.8s内,小明的速度是5m/s
D.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
22、如图所示的热现象中,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A.“流泪”的蜡烛
B.北方初冬树叶上的霜
C.初春冰雪融化成水
D.山间形成的白雾
23、下列有关质量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B.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与其质量和体积无关
C.一杯水倒掉一半后,余下水的密度为原来的一半
D.1kg的木块与1kg的铁块相比,铁块的质量较大
24、在探索之路上,有众多的科学家披荆斩棘,铺路架桥,下列科学家与其贡献相符的是( )
A.伽利略创立了日心说
B.牛顿发现了力学三大定律
C.爱因斯坦建立了量子力学
D.阿基米德发明了电话
25、重型载重汽车装有较多车轮,这样做是通过增大___________来减小对路面的压强;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这是通过限定每一车轴平均承载的___________来控制货车对路面压强的大小。
26、如图所示是小吴同学在一次魔术表演中看到的情景,一根火柴棒悬停在扑克牌上方,该火柴______(选填“受”或“不受”)重力作用,弯曲的扑克牌说明力可以改变______。
27、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在测量物体长度时的两种情况,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甲/乙/丙),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cm。图乙中秒表读数为____________s。
28、如图所示为小朋友从滑梯滑下后,出现了“怒发冲冠”的情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小朋友从滑梯滑下时发生了______现象,使头发带上了______(填“同种”或“异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利用该原理可制成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工具______。
29、2022国庆假期,中国交响乐团音乐会在南京保利大剧院举行.演员甲演奏小提琴,小提琴发声是由于琴弦_________产生的,演员乙正在吹笛子,笛声的声源是_________(选填“笛管”或“空气柱”),乐器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传到听众耳朵的,听众能分辨出笛声和小提琴声,主要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_________不同,观众在演出期间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是为了在_________减弱噪声。
30、抗日战争期间活跃在铁路沿线的铁道游击队令日本鬼子闻风丧胆,为了尽快的获得敌情,队员们将耳朵贴在铁轨上就能知道很远处敌人的火车行驶过来了,这里应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知识。
31、图中的透镜起到_____作用,是_____透镜。
32、如图甲所示是小宇用刻度尺测量一截铅笔长度时的情形,该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如图乙是小明在一段长200m的平直道路起点开始计时,跑到终点停止计时秒表示数,则小明跑完此段路程用时_______s,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33、如图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可知:甲是 ______ 的波形,乙是 ______ 的波形,它们都是由 ______ 产生的.
34、上课时,老师在扩音器前放一只点燃的蜡烛,增大音量,会发现烛焰随声摆动,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如果这个实验在月球表面进行,这种现象将______(填“仍会”“不会”)发生.对面教室的老师赶紧把教室门关上,这是为了阻断噪声的______.
35、(1)如图1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
(2)如图2,停表秒针盘的分度值是________,停表读数是________
;
(3)小明利用如图3所示装置测量小石块密度实验,小石块的质量如图甲天平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通过排水法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
36、一个铝制的实心球,其体积为2dm3,求:这个实心球的质量m。(已知:ρ铝=2.7×103kg/m3)
37、从广州南到香港西九龙的G6543次高铁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试求:
(1)G6543次动车组由广州南站到香港西九龙站的运行时间是多少分钟?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一辆长约430米的该高铁动车组,在从广州南站到香港西九龙站运行过程中,需要经过一段“羊台山隧道”,隧道全长3.32公里,若以上面的平均速度运行,全车经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多少分钟?
项目 | 广州南 | 虎门 | 深圳北 | 香港西九龙 |
到站时间 | ﹣ | 15:42 | 16:01 | 16:25 |
发车时间 | 15:25 | 15:44 | 16:04 | ﹣ |
里程km | 0 | 66.5 | 102.0 | 144.0 |
38、如图所示,汽车在进行倒车雷达的测试,倒车雷达发射的超声波经过0.02s后收到回波。如果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汽车的倒车速度是5m/s,汽车收到回波时离障碍物多远?
39、如图所示,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由两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重的绕法。
40、在图中画出经凹透镜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41、如图甲,茶壶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将力的作用点画在茶壶的重心O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