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眼睛看到蜡烛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入人眼的光是由蜡烛的像发出的
B.若将平面镜竖直上移,则像随之上移
C.若将平面镜截掉,则蜡烛仍可成完整的像
D.若在平面镜背面放置不透明挡板,则蜡烛在平面镜中无法成像
2、如图所示,某日午后太阳发出的一条光线AO,照射到一块平面镜上,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OB射出,并在东侧的墙面形成一个光点P。光线AO与OB的夹角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
B.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C.若平面镜绕O逆时针转过,反射角会减小
D.当太阳向西下落时,照射在墙壁上的光点P向下移动
3、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
C.反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
4、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首次商业飞行。若认为客机在飞行过程中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太阳
C.窗外的云朵
D.客机内的座椅
5、如图所示的热现象中,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A.“流泪”的蜡烛
B.北方初冬树叶上的霜
C.初春冰雪融化成水
D.山间形成的白雾
6、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使音叉尽快停下来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音
7、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现差错
B.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C.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认真测量可以消灭误差
8、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全程50m,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通过后一半路程用了6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0m/s
B.6.25m/s
C.5m/s
D.4.17m/s
9、炎热的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外表有“霜”,如图所示。“霜”的形成是( )
A.熔化现象
B.凝固现象
C.升华现象
D.凝华现象
10、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陆地上跑得快的猎豹,
可跑
,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过
,比较它们的速度最小的是( )
A.猎豹
B.褐海燕
C.旗鱼
D.三者一样
11、如图所示,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人靠近平面镜时,他的像会变大
B.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他与像的距离将变小
C.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他的像位置不变
D.当人以的速度远离平面镜时,像就会以
的速度远离人
12、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几种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B.初一学生小明跑步速度约为
C.安静的教室里面声音约
D.雅安市年平均温度约为
13、广场舞越来越受到茂名市退休老人的喜爱。晚上9点半,在新湖公园领队的王阿姨说“我们把音响的声音调小一点,不要影响邻居休息。”这里“调小”的是声音的( )
A.响度
B.速度
C.音调
D.音色
14、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只有②③正确
B.只有①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
15、2023年12月5日世界宪法日,学校组织八年级的部分同学去直隶总督署参加研学活动。班上有部分同学去给小明送行。小明坐在车窗边,看到同学们渐渐后退,而同学们看到大巴车开走了,小明和同学们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地面、地面
B.汽车、汽车
C.地面、汽车
D.汽车、地面
16、关于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过程中可以调节平衡螺母
B.潮湿的物体可以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
C.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
D.称量粉末状药品时只在左盘垫一张纸即可
17、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移近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弹开。此现象表明( )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18、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19、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生活现象中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
A.草上现白霜
B.树叶冒露水
C.冰雕正变小
D.屋顶有冰柱
20、小明用手机拍了一张灯影交织下美轮美奂的某大桥照片,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灯光下的水面亮得刺眼,说明水面是光源
B.手机拍摄大桥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小明取下近视眼镜,看到大桥变模糊了,是因为大桥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
D.大桥在水面下的倒“影”和阳光下树木在地面上的阴“影”的形成原理不同
21、项目学习小组在“自制望远镜”活动中选择了两块透镜,将其中一块透镜正对太阳光,观察到地面上出现了明亮的光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透镜是凹透镜
B.该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C.该透镜可用来制作望远镜的物镜
D.可以使用这种透镜来矫正近视眼
22、手机中的“全民K歌”,不仅可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体验一把当歌唱家的味道,而且还可以评价。“全民K歌”的评论中就有“靓颖海豚音在你面前也不过如此”的说法。这里所说的“海豚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A.音调高
B.振幅大
C.响度大
D.音色好
2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图①墙上“兔”
B.图②水中“楼”
C.图③空中“桥”
D.图④镜中“字”
24、一束白光斜射到三棱镜上的O点,经折射后白光被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单色光,如图甲所示(图中只标注了其中两种色光的光路)。当一束红光沿AO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其折射光线沿OA'射出,如图乙所示。若一束紫光也沿AO斜射向玻璃,则该紫光的折射光线OB的位置在图乙中的( )
A.区域①
B.区域②
C.区域③
D.区域④
25、小艺同学站在一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2m处整理着装,镜中的像与本人相距______m,当她靠近穿衣镜时,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____减弱噪声;教室靠近闹市区一侧的窗子都关起来,这_______减弱噪声,小狗能够提前感知地震,是因为小狗能听到地震产生的____________。
27、图1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cm;图2中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___。
2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甲、乙两个正方体的边长之比为5∶4,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______;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一段相同高度,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______p乙(选填“>”、“<”或“=”)。
29、如图所示,坐在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船就相互远离而去,这个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 _____ 的 。
30、用分子动理论“墙内开花墙外香”属于______现象;“冷水泡茶慢慢浓”说明分子运动快慢与______有关;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变小,说明分子间有______。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英国物理学家______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人们认识到______是可分的。
31、用烧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与烧杯共同质量m 和液体体积V 的关系如图中图线所示,从图中可以得出: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kg/m3,烧杯的质量是______g。
32、2023年2月 12 日,在世界男子职业网球男单决赛中,吴易昺夺得冠军。如图所示,用球拍打网球时,如果以网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受力物是___________(均选填“网球”或“网球拍”)
33、如图所示是第二次天宫课堂后,物理老师给同学们再现天宫实验。将一个圆形烧瓶插入一个装水的圆形水杯中,同学们看到老师一正一反两个像。老师倒立的像是水杯相当于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可以成倒立的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插入烧瓶后,烧瓶前后的水形成了中间薄边缘厚的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使同学们看到了正立的像。
34、把一根长管的一头插入水中,另一头放入耳中,就能听到远处船只航行的声音,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够传声,声能够传递______________。
3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光屏上的像应为丙图中的______(选填“1”、“2”、“3”或“4”),若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如图乙所示的A位置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蜡烛的像。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3)操作中不慎使凸透镜粘上了一个灰尘颗粒,那么原本光屏上清晰的像将______。
A.出现一个黑点
B.无黑点
(4)如图丁所示,没放眼镜之前,光屏上可以看到清晰的像,如果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36、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10min内前进6km,停车10min后又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求:
(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
(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37、一个容器的质量为 200g,装满水时总质量是 700g,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 600g, 已知水的密度为 1×103kg/m3,求:
(1)这个容器的容积多少 cm3;
(2)此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kg/m3?
38、一列长为500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座1000m长的大桥,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00s。
(1)求火车过桥时的速度是多少?
(2)火车完全通过2500m的隧道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39、如图所示,一个方形木块从斜面上滑下,请画出木块下滑时所受重力和对斜面压力示意图。
40、如图所示是科技馆的“磁悬浮地球仪”,图乙是其简化图。请你在图乙中画出地球仪的受力情况;
41、 在图中,AO、BO'为点光源S射向平面镜的两条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S'的位置,简述求作方法(6分)并画出光路图(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