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越短,钢尺振动得越快,响度就越大
B.乙图:乒乓球被发声的音叉弹开表明音叉在振动,此处用到了理想实验法
C.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丁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听到闹钟声音变小,根据现象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2、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与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50g
B.该液体密度为1.1g/cm3
C.75 cm3该液体的质量为90g
D.80g该液体的体积为100 cm3
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
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
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如图所示,小红身高1.6m,站在1m高平面镜前,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红在平面镜中的像高度一定比1.6m矮
B.若小红走近平面镜,则她在镜中的像会变大
C.由于镜子太矮,小红不能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
D.若小红以1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则镜中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也是1m/s
5、甲车运动的速度是乙车运动速度的5倍,甲车行驶时间与乙车行驶时间的比是1︰3,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
A.5︰1
B.5︰3
C.1︰5
D.3︰5
6、如图,将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红、蓝圆环粘成“8”字,将其竖直放入水中,下边的蓝环刚好浸没。关于在水面上方看到的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A.水中的蓝环是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
B.红环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实像
C.红环在水中的“倒影”比水面上的红环更明亮
D.红环在水中的“倒影”和看到的蓝环完全重合
7、以下是关于光现象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低一些
B.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C.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并没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D.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
8、最早用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伽利略
C.爱因斯坦
D.阿基米德
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考场里安静的答题环境,大约为80dB
B.物体只要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D.区分小提琴和古筝的声音是根据音色不同
10、如图所示是一款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波探测周围5m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言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该手杖可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等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可以听到超声波信号
B.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C.该导盲手杖需要碰触到物体才能发现障碍物
D.该导盲手杖利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
11、下列做法不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 )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
D.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
12、下表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
999.84 | 999.90 | 999.94 | 999.96 | 1000.00 | 999.96 | 999.94 | 999.90 |
A.水在时密度最大
B.水的温度在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C.水的温度在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D.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
13、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铁块从20℃加热至1200℃,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的自行车应使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油比水轻”,油能漂在水面上,是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14、2022年11月8日,成都观察到了月全食现象。如图所示,下列与“影”有关现象所涉及的原理与月全食形成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皮影
B. 杯弓蛇影
C. 投影仪投影
D. 水中倒影
15、如图所示,小明站在地铁的安全门外候车,平面玻璃制的安全门清晰地“映出”小明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小明走近安全门,他的像大小变大
C.小明远离安全门,他的像远离安全门
D.安全门向右侧打开,他的像向右移动
16、如图是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的图象,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在0~2s内做变速运动
B.物体在2~4s内运动速度是5m/s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s内运动速度是2.5m/s
17、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月食
B.十七孔桥在水中的“倒影”
C.透过露珠看到的“花朵”
D.通过后视镜观察车后的路况
18、“公共场所请轻声细语”中的“轻声”是指声音( )
A.质量小
B.音调低
C.音色美
D.响度小
19、小珠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改变蜡烛放置的位置多次实验,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v,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物距u/cm | 40 | 24 | 16 | 12 | 10 |
像距v/cm | 10 | 12 | 16 | 24 | 40 |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6cm
B.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小
C.第2次实验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完成第2次实验后,在P处放一近视镜片,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也能成清晰的像
20、同样的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吗?”
B.“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它与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系?”
C.“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呢?”
D.“为什么热水的质量越大冷却得越慢?”
21、“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描绘了园中的葵菜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的景象。露在阳光的照耀下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发生了下列哪种物态变化过程( )
A.凝华
B.升华
C.熔化
D.汽化
2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
A.帕斯卡
B.千克
C.牛顿
D.秒
23、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是( )
A.大钟的回声
B.大钟在继续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缘故
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24、下列四幅图片与其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乙图中两列声波的音色相同
C.丙图中“导航播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中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5、蚊子飞行时,翅膀在2分钟内振动了600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Hz,此声音属于_______(选填“可听声”、“次声波”、“超声波”)。
26、一切发声体都在_____,声音靠_____传播,_____不能传声。
27、一般情况下,光传播的路径看不到的,你在实验中显示光路的方法是:
(1)_____。
(2)_____。
28、紫外线是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在1801年发现的.紫外线能杀死________,能使荧光物质________,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________,太阳光是天然________的最重要来源.
29、如图,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舱带着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一段时间后,由于______作用,降落越来越快,为了实现软着陆,在接近地面的阶段会向船体运行的______(选“前”或“后”)方喷气,使返回舱更有效地减速。
30、Apple Watch是苹果公司于2014年9月发布的一款智能手表,其柔软的表带设计成条纹状是为了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此外,Apple Watch还可以知晓你的心跳情况,其原理是:Apple Watch后背上的绿色LED灯发出绿光,当心脏跳动时,流经手腕的血液会增加,红色的血液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的绿光也会增加。
31、2023年4月,我国研制的“高速飞车”完成了国内首次全尺寸超导航行试验,试验取得重大成功。据报道,“高速飞车”为了减轻质量,采用新型纤维材料制成。新型纤维材料的优点是______(选填“密度”、“质量”或“体积”)较小。
32、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以地球作为参照物,卫星是_____的; 如果以太阳作为参照物,则卫星是_____的。“小小竹排江中游,魏魏青山两岸走”歌词中,前一句是以_____为参照物; 后一句是以_____为参照物。
33、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 _________很小;当今很流行模仿秀,“小沈阳”模仿刀郎的歌曲惟妙惟肖,从声音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声音的 __________十分接近.
34、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____减弱噪声;教室靠近闹市区一侧的窗子都关起来,这_______减弱噪声,小狗能够提前感知地震,是因为小狗能听到地震产生的____________。
35、小明在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调节完毕,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操作中再次发现天平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正确的操作应当是______;
(3)最后,用调好的天平准确地称得物体的质量为62.6 g,他在右盘中放了50 g和10 g的砝码各一个,请你在图乙的横梁标尺上画出此时游码左端所对应刻度线的位置______。
36、小明在实验室用排水法测出某实心金属块的体积为10cm3,用天平测出其质量为27.2g。
(1)请计算该金属块的密度。
(2)根据计算结果和密度表判断该金属块的物质种类。
37、秭归是全国闻名的脐橙之乡,一年四季都可以尝到不同品味的脐橙:春季有伦晚,夏季有夏橙,秋季有九月红,冬季有纽荷尔和长虹,脐橙已成为秭归的一张名片。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在一次课外实践活动中,想测量一下脐橙的密度。他们将一个脐橙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烧杯来测量脐橙的密度。他们用天平测出该脐橙的质量190g,测得装满水的烧杯的总质量是440g,他们用大头针把脐橙按入烧杯里的水中,当烧杯停止溢水后取出脐橙,测得烧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是240g。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烧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
(2)这个脐橙的体积与密度分别是多大?
(3)同学们用这种方法测出的密度比脐橙的实际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38、小明同学了解了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是340m/s后,为探测两山崖间的距离,来到两山崖之间(非中间),大喊一声,同时用电子秒表计时,经0.6秒后听到第一声回声,1.2秒后听到第二声回声,便很快算出了两山峰间的距离,问两峰之间距离大约是多少米?
39、请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
(_______)
40、如图所示,两个悬挂的带电小球A和B处于静止状态,请作出小球B的受到的弹力和静电力的示意图。
41、如图所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为S1,当平面镜转过一定角度后,它的像为S2,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转动后的平面镜的大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