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身高是
B.某校足球场长为,宽
C.小明的百米赛跑成绩是
D.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
2、如图所示,日晷是古人用来测量时间的仪器。与“日晷”的测时原理相同的是( )
A. 湖面树的倒影
B. 水中铅笔弯折
C. 皮影戏的皮影
D. 雨后天空的彩虹
3、下列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一般为1.1km/h
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1.60m
C.一位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为5s
D.人的正常体温是47℃
4、使用蓝牙耳机播放音乐时,为了保护听力,需要适当调小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频率
D.响度
5、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恰好等于物体的实际温度,则该物体的温度是( )
A.50℃
B.75℃
C.55℃
D.80℃
6、下列措施属于减缓蒸发的是( )
A.把新鲜蔬菜装进保鲜袋里
B.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处
C.用扫帚将地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D.用电吹风的热风吹头发
7、有一潜在水下60m深处静止不动的潜水艇,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0.8s后收到回声。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设定该潜水艇所处区域的海底水平,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声呐系统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B.该区域的海水深度为600m
C.该潜水艇可在0.02s内侦测到其正上方海面的漂浮物体
D.在该区域海面上的船只接收源于海底的声音至少需要0.44s
8、我们学习物理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下列对身边物理量估测的数据,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只公鸡的质量大约是20kg ·
B.运动员百米赛跑时间大约5s
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23℃
D.我们的教室门的高度大约1m
9、以下描述与实际不符的是( )
A.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人的正常体温是38.5℃
C.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8cm
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1m/s
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乙物质的密度ρ乙=4g/cm3
C.水的m﹣V图像应在Ⅱ区域内
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1︰3
11、池水看起来很“浅”,实际较深,能解释这种现象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12、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污染重要的因素之一,下列措施不能直接减弱噪声的是( )
A.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
B.在住宅窗户上安装空心玻璃
C.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监测仪
D.在居民小区跳广场舞时,减小音箱的音量
13、上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图像,由图可知( )
A.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B.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14、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研究一定质量的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当水的温度从2℃升高到1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
B.水的体积先变大后变小
C.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D.水在时密度最小
15、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黑板右端反光是由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
B.图-2,小狗靠近平面镜时,镜中小狗的像变大
C.图-3,小孩叉鱼时对准鱼就能叉到
D.图-4,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16、2023年连山区运动会百米赛跑决赛中,小丽在最后时刻追上小红,取得并列第一名的好成绩,如图是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50m,小红的平均速度大
B.以小红为参照物,小丽始终静止
C.小丽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8m/s
D.终点裁判用“相同时间比路程”来确定比赛成绩
17、如图是某同学于凌晨一时在清华大学校园内用专业相机拍到的“中国空间站凌月”的画面。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f,拍此照时像距( )
A.略小于f
B.略大于f
C.略小于2f
D.大于2f
18、如图所示,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处在如图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成像规律的应用是照相机
B.此成像规律的应用是投影仪
C.蜡烛移到镜前16cm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D.要想在光屏上的像大一点,光屏要靠近凸透镜
19、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种刷牙方式既干净又舒服。下列声音的利用与电动牙刷的声音利用方式不同的是( )
A.登雪山时高声讲话可能引起雪崩
B.超声波清洗钟表
C.彩超观察胎儿的生长情况
D.超声波为结石患者击碎结石
20、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高墙上的小镜子,人在侧面看被照射部分( )
A.墙和镜子看上去都较暗
B.墙和镜子看上去都较亮
C.墙是白色明亮的,镜子是暗的
D.墙是暗的,镜子是明亮的
21、如图所示是将话筒接在示波器上,用不同乐器对着话筒都发出C调1(duo)的波形图,比较三种乐器发出声音特性不同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22、下图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23、我国普通货车的车门上一般都要标注总质量,你觉得最不可能的质量是( )
A.5t
B.35t
C.40000kg
D.800000kg
24、红歌会上,同学们合唱时分为“高声部”和“低声部”,其中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传播速度
25、由苹果下落得到启示,提出“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观点的科学家是 _____。雨天同学们进入教室后,甩动雨伞,伞上的雨水就会被甩出,原因是雨水具有 _____。
2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__;某同学在操场上练习投球时突发奇想,如果扔出去的球所受一切外力突然消失,球会______运动。
27、某工地有100袋装满且打包好的固体废料要运出,废料的密度为2.5×103kg/m3,每个袋子的容积为0.02m3(袋子质量忽略不计),每袋废料的质量是___________kg,运输时为了确保安全,每次小皮卡装载的质量不得超过480kg,则小皮卡运完这些废料最少需要___________次。
28、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甲液体的密度是______kg/m3;2cm3的乙液体质量为______g;密度为0.8×103kg/m3酒精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应在______(选填“Ⅰ”“Ⅱ”或“Ⅲ”)区。
29、如图所示,在B点推门最省力,而沿FA方向用力不能将门关上,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和方向有关。
30、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温度计是测量______的工具,如图的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
31、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是_____形成的,雪是_____形成的,有时北方的雪没有融化成水就慢慢变少了是因为雪_____了.(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32、分别由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物体,其质量之比m甲:m乙=2:3,体积之比V甲:V乙=3:4,则甲、乙两种物质密度之比ρ甲:ρ乙=_____。如果甲用掉,乙用掉
,则甲乙剩下的部分密度之比是_____。
33、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某同学的身高是176.4______;
(2)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______;
(3)普通成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2______;
(4)一节课时间45______。
34、小明和小华被困在非常光滑的冰面上,由于没有摩擦,他们无法推动小船,于是他们把书包向后扔出去,小船将__(选填“会”或“不会)向前运动,理由是____________。
35、测一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
(1)实验中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同学首先测出图中的距离s后,再测出小车从A点滑到C点所需时间t,则上述测量中,_________的测量有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再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
(1)大炮距坦克多远?
(2)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37、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当小同站在关卡1左侧8m远的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由A点静止状态加速到2m/s时到达B点,用时1s,AB间刚好相距1m,然后以2m/s的速度匀速向前跑完全程。请你通过计算回答出最先挡住他前进的是哪个关卡。
38、(8分)如图甲所示,一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质量为600g,密度为0.6×103kg/m3的木块A放入水中静止时,A漂浮在水面上。若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平衡时木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若ρ水=1.0×103kg/m3,
求:(1)甲图中木块A所受浮力是多少?
(2)甲图中木块A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少?
(3)乙图中物块B的质量是多少?
39、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棱镜的AB面垂直射入,折射后从AC面射出,请画出这束光透过棱镜的光路图(折射光线仅要求画出大致位置)。
(____)
40、如图所示,请画出斜面上重为10N的木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41、完成如图的光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