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
A.3m
B.4m
C.5m
D.6m
2、甲、乙两车在平直的路上相向而行,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速度为20m/s,乙速度为15m/s。如图所示,当甲车经过P点时,乙车刚好经过Q点,以此刻为计时起点,过了20s甲、乙两车相距100m。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甲车走过的路程为400m
B.乙车走过的路程为300m
C.PQ的距离一定为800m
D.PQ的距离可能是600m
3、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会冒“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汽化现象
B.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冰棍周围的“白气”是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冰棍周围的“白气”在形成的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4、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
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5、有一种骄傲叫中国高铁,将一枚硬币竖立在高速飞驰的列车窗台上,硬币竟然能够屹立8min而不倒,如图所示。若认为硬币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可能是( )
A.铁轨
B.列车
C.房屋
D.树木
6、如图所示,晓华家的小猫每天都要在镜子前美美地欣赏一番。当小猫逐渐靠近平面镜时,它在平面镜中的像( )
A.逐渐变大,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
B.逐渐变大,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大
C.大小不变,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
D.大小不变,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仍然沿直线传播
B.2000年前《墨经》中描述的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虚像
C.“三点一线”瞄准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D.我们能看见彩色的花朵,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照到了花朵上
8、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烧杯内放入一装水的试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 )
A.一定不能沸腾
B.一定能沸腾
C.可能会沸腾
D.改用大火烧,试管中的水就能沸腾
9、一朵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我们看到月季花是红色的,是因为它( )
A.发出红光
B.吸收红光
C.发出各种色光
D.反射红光
10、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0~2s内速度越来越快
B.物体在2~4s内作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2~4s内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在4~6s内平均速度为7.5m/s
11、被踩扁了的一个乒乓球放到热水中又鼓起来了,这一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密度不变
B.密度变大
C.质量不变
D.质量变大
12、光线经过a、b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则关于两透镜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凸透镜,b是凹透镜
B.a是凹透镜,b是凸透镜
C.a、b都是凸透镜
D.a、b都是凹透镜
13、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公路上跑步,二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速度之比为5∶4,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3,则甲、乙两同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5∶3
B.4∶3
C.15∶16
D.5∶4
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调不同
15、关于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不受力的作用
B.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
C.用头顶足球攻门时,头感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守门员一下子抱住射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6、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
17、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的水温相比( )
A.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低
B.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C.两盆一样高
D.无法确定
18、“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手影-光的折射
B. 摄影-凸透镜成像
C.投影-平面镜成像
D. 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19、智能音箱可以模仿很多动物的声音,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20、下列四幅图片与其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乙图中两列声波的音色相同
C.丙图中“导航播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中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1、关于平均速度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说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平均速度是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22、夏日雨后阳光灿烂,天空出现彩虹,其所包含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B.通过地面积水看到的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
C.彩虹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太阳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
23、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
C.人步行时的速度约为
D.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
24、妈妈让小明到菜市场买的鸡蛋,小明应往食品袋中装的鸡蛋个数约为( )
A.5个
B.15个
C.30个
D.50个
25、甘南县兴十四村距离甘南县城约18km,驾车从早上8点钟出发,8∶15到达甘南县城,则驾车从兴十四村到甘南县城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合______m/s。
26、用气球可完成很多有趣的小实验,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实验进行解释:
(1)如图甲所示,用手压气球,气球会变形,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气球与手掌、手指接触的两个部分变形的效果不同,说明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有关;
(2)如图乙所示,松开气球的口子,气球向后喷出气体的同时,气球会沿着细绳快速向前飞去这不仅可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还能说明______;
27、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_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
①用另一手机拨通玻璃瓶内的手机时,能听到手机铃声。随着瓶内空气被不断抽出,听到的声音变_______(填“小”或“大”);由此推理出:声音不能在________传播。
②小明利用图乙装置抽气较长一段时间,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始终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该现象可能原因是______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3)图丙中,拿一塑料片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慢,一次快,发现塑料片划得越快,塑料片振动频率越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选填“高”或“低”)。
28、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正确描述水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_。
选择理由:________。
29、融雪天比下雪天更冷,这是因为雪熔化要 ________ 热量;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常常看 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 __________ 现象。
30、木箱A和B重均为80N,如图所示叠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用水平推力F推木箱A,下述整个过程中木箱A和B始终相对静止。
①当F=20N时,没推动,木箱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为 ___________N;
②当F=40N时,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当F=50N时,木箱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为 ___________N;
④撤去F后,木箱由于 ___________会继续向右运动,在运动中木箱B在水平方向 ___________(选填“受摩擦力”或“不受力”)。
31、飞机匀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逐渐___________。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是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大,气体的压强___________。
32、物理课上,老师让大家玩一个游戏,某同学说“猜猜我是谁?”。该同学的声音是由其声带的_____产生;其他闭着眼的同学立即说出了他的名字,同学们是根据_____来辨别的;用抽气设备将真空罩内气体逐渐抽出,听到的罩内电铃发出的声音会逐渐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3、如图,物体 A 重 30N,用 F 等于 50N 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 A 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N;若 F 增大,物体 A 所受的摩擦力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4、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则像距离人______m;如果此人以1.5 m/s的速度远离镜面,则2s 后,人和像的距离为______m。
35、小敏同学参加研学旅行时,在湖边捡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她用家中常见物品与刻度尺巧妙地测出了小石块的密度,她的测量方案如下:
①用细绳将一直杆悬挂,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记下细绳在直杆上的结点位置O;
②将一重物悬于结点O左侧的A点,小石块悬于结点O的右侧,调整小石块的位置,如图所示,当小石块悬于B点时,直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③用刻度尺测量OA的长度为l1,OB的长度为l2;
④保持重物的悬点位置A不变,将结点O右侧的小石块浸没在盛水的杯中(且未与杯底、杯壁接触),调整小石块的悬点位置,当小石块悬于C点时,直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⑤用刻度尺测量OC的长度为l3。
请根据她的测量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过程中调节直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中C点应该在B点的______(选填“左”或“右”)侧;
(3)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选用字母ρ水、l1、l2、l3表示)。
36、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小明同学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且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如图-2- 6),他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些实验证据他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收集证据时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小芳在家做蒸鸡蛋羹,她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磕,蛋就破了,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
38、有边长为的正方体木块A和未知边长的正方体石块B。已知
。现把A放入盛有足够深的水的容器中,静止后有
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请解答以下问题:
(1)求木块的密度;
(2)若把B轻放到A上,静止时A刚被浸没(如图乙所示),若B的密度,求B的边长b;
(3)若把A、B用轻绳连接后,A上B下地送入水中被水浸没(如图丙所示),然后释放。请分析释放后它们上浮还是下沉?
39、如图所示,作出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_______)
40、请在图中画出两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 )
41、重为G的物体正沿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请在图中作出斜面上物体受力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