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14”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直径为( )
A.14mm
B.14cm
C.14dm
D.14m
2、下列选项中,与如图所示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3、下列自然现象中,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春天水面上形成的雾,是汽化现象,过程需要吸热
B.图乙,夏天将湿衣服晾晒干的过程,是汽化现象,放在通风处加快了液体的蒸发
C.图丙,秋天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液化现象,过程需要吸热
D.图丁,冬天吉林有美丽的雾凇,是凝固现象,过程需要放热
4、下列现象中,与日食现象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雨后彩虹
B.手影游戏
C.铅笔弯折
D.拱桥倒影
5、小明早上出门上学时将一支示数为36.5℃的体温计放在房间的书桌上,放学回家时发现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6.5℃。则他去上学的这段时间房间内的温度( )
A.可能高于36.5℃
B.一定高于36.5℃
C.可能等于36.5℃
D.一定低于36.5℃
6、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升空,如图像火箭这样的高速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 )
A.密度大熔点高
B.密度大熔点低
C.密度小熔点高
D.密度小熔点低
7、在2021年奥运会田径男子百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83s的成打亚洲纪录,成为了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我们通常说“苏炳添比你跑得快”,这句话的物理含义是( )
A.通过相同的路程,苏炳添比你用的时间短
B.通过相同的路程,苏炳添比你用的时间长
C.在相同的时间内,苏炳添通过的路程比你的短
D.苏炳运动的速度比你运动的速度小
8、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日期间,小明到五洲湖公园游玩。风平浪静时,水面映出拱桥的“倒影”,清澈见底的水里出现“水底的鱼儿在白云中穿梭”的景象;起风后,水面上波光粼粼。对以上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波光粼粼”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9、如图所示,有一个内底面积为足够高的烧杯内装入适量的水,水中有一内部包有实心合金球的冰块。已知冰和合金球的总质量为845g,合金球的体积为
,此时整个冰块沉底且总体积的一半浸入水中,水深刚好为5cm,当冰块完全熔化成水后,合金球处于烧杯底部且浸没,烧杯中液面升高了2.85cm(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冰块的质量为493g
B.合金球的密度为
C.烧杯中原来水的质量为215g
D.冰块和合金球的总体积为
10、用铜块烧铸铜像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凝华和升华
B.先升华后凝华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11、关于、
和它们的变形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越大
B.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
C.质量越大的物体密度越大
D.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12、小明学习光学之后,对光学仪器很感兴趣,下列光学仪器,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山道拐弯处安装凸面镜,主要是凸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能扩大视野
B.物体经过显微镜和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比实际物体大了很多倍
C.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需要戴凸透镜来矫正
D.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13、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B.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
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D.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4、中国自主研制C919飞机采用了极轻的新型复合材料,极轻反映的是这种材料的( )
A.密度小
B.质量小
C.体积小
D.熔点低
15、小文和同学去电影院观看《开国大典》,再次深深的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为建设繁荣昌盛的祖国而刻苦学习。在影院里,他们还感受许多物理知识,如“影院的墙面有很多小孔”,你认为这些小孔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大响度
B.降低音调
C.通风换气
D.减少回声
16、迷你型变色龙是世界上最小的变色龙。如图所示,变色龙在指甲盖上静止,根据图片信息估测变色龙的体长约为( )
A.1mm
B.5mm
C.1.5cm
D.5cm
17、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到“若莺飞空中,其影随莺而移”,而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使莺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纸屏上,却观察到“莺东则影西,莺西则影东”,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莺东则影西,莺西则影东”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B.“若莺飞空中,其影随莺而移”描述的是图乙
C.图甲和图乙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D.小孔成像时,物左右移动时,其像的移动方向与物相反
18、声波能传递能量,下列不是对这一原理的应用的是( )
A.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
B.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
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
D.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中,剧烈的振动使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
19、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所示,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M点运动到N点,第一次先从M点到P点,再从P点到N点;第二次直接从M点到N点,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
A.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B.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C.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D.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20、要测量雪的密度,如图所示,某同学找来一个容积为的立方体容器,先装满蓬松的雪,然后将雪平整地压紧为3cm厚的冰,冰完全熔化成水的深度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化成水后水的体积为
B.容器中蓬松的雪的密度为
C.冰的密度为
D.
21、声现象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如图,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在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运用了理想模型法来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
B. 该实验既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又可以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C. 表示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D. 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进行定位
22、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传播信息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23、地震时,发生地震的源头“震源”会同时同地发出不同速度的两种波——纵波、横波。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如图所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若某次地震中,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纵波传递速度小于横波
B.监测站距离震源距离是75km
C.纵波到达监测站用时100s
D.地震发生后25s,纵波最远距离震源75km
24、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 )
A.防止噪声的产生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防止风吹到头部
25、如图所示,超声波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振动时具有________,将水滴击打成为非常小的雾滴,喷洒到空气中增加“湿度”的;医院里用________线杀死微生物,达到灭菌的目的。
2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20m。那么,它在刚开始运动的0.1s内的速度是 _____m/s。
27、我国海军舰艇赴亚丁湾护航时的情景。护航编队一般采用前后护航而不采用并排护航,这是因为当两船高速并排行驶时,两船之间的流体流速______,压强_______,容易发生撞船事故。
28、2020年5月18日在云南昭通市巧家县发生5.0级地震,地農观测站是利用 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接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医护人员在救治伤员时,使用的“B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___________,医院里还会利用超声波碎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___________。
29、有一透镜,不知是不是凸透镜,请你说出一种辨别方法,并说出一种测定凸透镜焦距的方法。____。
30、为了纪念科学家的杰出贡献,人们会用他的名字作为其研究领域相关量的单位。如以 _____的名字作为力的单位,以 _____的名字作为压强的单位。
31、问题:自然界中水是怎样形成循环的?
答:空中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 ________ 成小水滴,有的 ________ 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中的小水滴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地面,这就是________ ;云中的小水滴也会 ________ 成小冰晶,云中的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高山、地面,这就是 ________ 。冰山上的积雪有的直接 ________ 变成水蒸气,又升入天空,有的 ________ 后变成水,汇入江河.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 ________ 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空中水蒸气遇冷 ________ 变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空中尘埃上就是 ________ ,附着在地面和花草树木上就形成 ________ 。水蒸气直接 ________ 形成地上霜.河面上冰 ________ 。水在江河湖海、天空、陆地之间循环运动着.
32、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______有关系.拦河坝大坝高60米,坝内水深50米,水对坝底的压强为______.
33、正在睡午觉的小超被姥姥在家门口放的广场舞音乐声吵醒后很不开心,对姥姥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_______(选填“噪声”或“乐音”)。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在_______减弱噪声的。姥姥知道小超睡醒后要学习,于是把音量调小了,这是在_______减弱噪声的。
34、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长方体,质量之比是2:3,它们的密度之比________;如果把甲物体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乙物体沿水平方向截去,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
35、小明在实验室里测蜜蜡挂件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①将小挂件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②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④将挂件和砝码正确放入两盘中;
⑤把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直至横梁平衡;
⑥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以下哪一项_____;
A.③②④⑤⑥①
B.⑥①③②④⑤
C.③⑤④②⑥①
D.⑥①③⑤④②
(2)在往右盘添加砝码的过程中,指针在分度盘上摆动如图甲所示,此时托盘应该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砝码;
(3)用调节好的天平正确称量挂件的质量,平衡时,放在另一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挂件的质量为_____g。
(4)量筒量取挂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所测密度会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请分析导致这一结果的操作不当之处:_____。
(5)实验中,小明同学没有使用天平,只使用了量筒也测出了挂件的密度,请你把下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在量筒中装入足够多的水,记录示数V1;
B.将挂件放入小烧杯中,并放入盛有水的大烧杯中(如图丁所示),在大烧杯外水面处作上标记;
C.取出挂件,将量筒中的水倒入小烧杯,直至_____,读出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记录为V2;
D.再将挂件浸没在此时的量筒水中,记录示数V3;
E.根据以上记录,写出挂件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用实验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3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电阻,闭合开关S,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0.9A和0.6A。 求:
(1)通过的电流 ;
(2)电源电压;
(3)通电10s电阻消耗的电能。
37、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块,冰和石块的总质量是55g,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于水中静止不动(如图甲所示),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5cm(如图乙所示),若容器的底面积为10cm2,已知ρ冰=0.9×103kg/m3,ρ水=1.0×103kg/m3。求:
(1)冰块中冰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石块的质量是多少克?
(3)若石块体积为冰体积的,则石块的密度是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38、某海洋科学考察船利用声呐发射声波测量海底深度。声波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来共历时6s。求:
(1)声波从声呐处传到海底用的时间;
(2)此处海底深度。(已知海水中声速为1500m/s)
39、如图所示,有一辆小车,在A点受到40N水平向右的推力,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40、请在如图中完成反射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41、如图是2022年冬奥会上运动员正从雪山上沿斜坡加速下滑的情形,请在A点处画出雪面对滑板作用力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