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驻马店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三种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不能确定

  • 2、在测量体温时,粗心的小明忘了甩一甩体温计就直接进行了测量,测出的示数为38.2℃,则小明的体温不可能是下列数值中的哪一个(  )

    A.38.3℃

    B.38.2℃

    C.38.0℃

    D.38.1℃

  • 3、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是(  )

    A.玉带桥在水中的倒影

    B.从水面看水中的鱼

    C.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D. 手影游戏

  • 4、某同学测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分别是:13.45cm、13.44cm、13.44cm、13.45cm、14.22cm,则物体的长度应为(  )

    A.13.445cm

    B.13.45cm

    C.13.6cm

    D.13.44cm

  • 5、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B.乒乓球被弹开

    C.尺子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D.听不到真空罩中间铃声

  • 6、下列有关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不能作参照物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

    C.对于同一物体,参照物可以不同,但运动的描述必须是相同的

    D.要想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先选定参照物

  • 7、如图所示,小程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对一长方形物块的长度做了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8、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A.60cm

    B.40cm

    C.20cm

    D.10cm

  •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声音的传播不必依赖于介质

  • 10、夏季天气炎热,人们都喜欢通过吃冰棒来解热。下列关于“冰棒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华现象

    B.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冒“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C.冰棒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熔化现象

    D.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属于液化现象

  • 11、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是小阳同学测视力的情景,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4m。为满足测量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阳和平面镜不动,将视力表靠近平面镜移动1m

    B.平面镜和视力表不动,让小阳靠近平面镜移动1m

    C.小阳和视力表不动,将平面镜靠近视力表移动1m

    D.视力表不动,小阳和平面镜同时靠近视力表移动1m

  • 12、2023年5月7日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女子双人十米跳台决赛中,我国选手陈芋汐与全红婵夺得冠军。如图所示是她们比赛时动作高度同步的场景,说她们同步,是指(  )

       

    A.她们相对于跳台始终是静止的

    B.全红婵相对于陈芋汐始终是静止的

    C.他们相对于观众是运动的

    D.她们相对于水面始终是静止的

  • 13、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张十元人民币的长度约为5dm

    B.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600g

    C.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糕的温度约为4℃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大约是13min

  • 14、下列现象中,不是由弹力产生的是(  )

    A.上紧了发条的机械手表的指针在转动

    B.弓将箭射出去

    C.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D.用橡皮筋将塑料袋口扎紧

  • 15、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下列物理学家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首次通过三棱镜发现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牛顿

    B.爱因斯坦

    C.爱迪生

    D.伽利略

  • 16、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像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像得出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

       

    A.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B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C.以B为参照物A向东运动

    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

  • 17、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植树造林人人有责。小明发现树上的部分叶子变干了,原因是这些叶子的水分发生了(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液化

  • 18、如图所示,小明将气球套在瓶口上,保持不漏气。然后将瓶子放到热水中,瓶内密封气体的物理量不变的是(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温度

  • 19、下列估测的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云篆山冬天最低气温可达左右

    B.一桶装矿泉水的质量约为

    C.小华的大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

    D.滑雪运动员比赛的速度约为

  • 20、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之比是1:3,体积之比是2:5,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

    A.5:6

    B.6:5

    C.2:15

    D.15:2

  • 21、下列选项中,可以体现出“声能传递能量”这一性质的是(  )

    A.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痕

    B.用超声波清洗物体

    C.利用声呐来探测鱼群 

    D.汽车利用倒车雷达来探测道路上的障碍物

  • 22、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敲击编钟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我们能够根据声音区分发声体是因为声音的音调不同

    C.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它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D.敲响编钟后,观众听到悦耳的钟声属于噪声

  • 23、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B.一瓶油用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C.一瓶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D.一罐氧气用去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 24、如图是某温度计的示数,该温度计最有可能是(       

    A.冰熔化时的温度

    B.人体的正常体温

    C.通山县夏天的室外温度

    D.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超声测位仪可用来定位被搜救舰船和测量海深,当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水深 1531 m 的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 2s 后收到回波,则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m/s;马里亚纳海沟最 大水深为 11034 米,是地球的最深点,假设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相同,当在海面向此处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则超声波到达海底需要时间_______s(结果精确到整数).

  • 26、人说话时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___________;口技演员能模仿各种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_______,观众能欣赏到,是因为声音能在___________中传播。

  • 27、

    1)霜的形成

    2)露的形成

    3)雾的形成

    4)雾凇的形成

     

  • 28、铁钉可以在石蜡上留下刻痕,这是因为铁的___________比石蜡大;制造飞机经常要用铝作为材料,是因为铝的___________小的特性;用铜做导线,主要应用其___________好的原因。

  • 29、体积为1×10-3m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合力为20N,则物体的重力为______N。

  • 30、戴眼镜的李强同学冬天从室外进入温暖的教室。发现眼镜的镜片上“白雾”,过一会儿,“白雾”逐渐从中间消失,“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_形成的,“白雾”消失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

  • 31、如图所示的四块玻璃制成的透镜。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填字母,它对光有_____作用。

  • 32、如图甲、乙、丙是光射到物体表面发生反射的情形,其中属于镜面反射的是________。当光射到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时,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33、位于我市市中心的五里湖水清可鉴,湖水“水清可鉴”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________(选题“镜面”或“漫”)反射,能形成物体的________(选题“实像”或“虚像”)。平面镜成像是物体反射的光或物体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时发生了________的结果。春日的镜湖公园分外妖娆,鸟语花香、绿柳成荫。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柳荫”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 34、如图,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图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

    1)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现象;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_____,玻璃片的温度将_____(选填升高降低不变);

    3)撤去酒精灯,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倒置瓶口,用冷水浇瓶底,瓶内气体会遇冷收缩,气压变低,如图所示会看到_____现象,说明:_____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在道路上如果红灯、绿灯变换的时间是参考自行车行走的速度来设置的,使以自行车代步者可以一路绿灯,那将鼓励更多的人选择低碳出行,在北海市北海大道甲、乙两路口间的路段长1.8km,求自行车以6m/s的速度从甲路口行驶到乙路口所需的时间,供红绿灯变换作参考。

  • 37、科学家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一段距离,这段距离称为刹车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车以15m/s沿马路直线行驶,在图中的A点发现前方危险情况(一行人正从路边距离C点3m的D点横穿马路),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5s,在图中的B点才作出踩刹车动作,再经过1s车头到达图中C点才将车刹住,若刹车距离为2.5m。

    (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

    (2)求这辆汽车从A点发现情况到刹住车后的C点的平均速度?

    (3)若行人以1.3m/s的速度行走,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该车的宽度约1.8m)

  • 38、如图所示,是一台超声波加湿器.当这台加湿器正常工作时,人们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请判断:人们听到的这声音是超声波吗?并简单解释理由.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如图所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静止在水平台上,O为其重心。请画出冰墩墩所受重力G和支持力F的示意图。

  • 40、如图所示是由点光源S发出的两束光,由水射入空气中,请画出它们的折射光线。

  • 41、如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线到水面后的传播光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