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甲所示,一个重10N的物体M,其上表面通过测力计与电梯顶部相连,电梯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测力计在不同的时间段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梯在此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为选项中的( )
A.
B.
C.
D.
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
A.
B.
C.
D.
3、中国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中曾写道“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对钟声的解释正确的是
A.钟声是由钟体振动产生的
B.钟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钟声对睡觉的人来说是乐音
D.诗人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深夜里优美的钢琴声,它不是噪声
D.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信息
5、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m/s
B.体育课上百米赛跑比赛,某中学生取得9s的成绩
C.你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1min
D.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6、2023年5月21日,中国羽毛球队在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决赛中夺冠,在本项赛事中实现三连冠。如图所示是比赛时的情景,关于比赛现场中的一些物理量,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一个跨步的距离约为10m
B.羽毛球球拍的长度约为65cm
C.拿起球拍的力约为100N
D.羽毛球的质量约为500g
7、如图所示,2023年5月10日晚,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升空。运载火箭加速上升时,若认为地面是运动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运载火箭
C.指挥塔
D.发射架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
A.潜望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放大镜
9、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中5颗静止轨道卫星是一种地球同步卫星,地球上的人觉得它在空中是静止的,人们这时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流星
10、如图所示,2023年4月1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7星发射升空。火箭发射的过程中,尾焰会产生高速、高温气流猛烈冲击发射台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声音强度达到150分贝,喷水降噪系统则迅速在20秒钟内喷射出400吨水,利用水分子吸收声波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是由火箭箭身振动产生的
B.声音强度达到150分贝是指响度大
C.轰鸣声是频率高于20Hz的超声波
D.喷水降噪系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1、如下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积水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C.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镜面反射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2、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
A.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
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
D.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
13、如图是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晶状体到达视网膜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为近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凸透镜纠正
B.图中为近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凹透镜纠正
C.图中为远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凸透镜纠正
D.图中为远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凹透镜纠正
14、如图所示,一只水鸟站在水中觅食,下列现象与图中两个“影”形成原理不相同的是( )
A.镜中的小猫
B.树荫下的光斑
C.古代的日晷
D.“弯折”的筷子
15、人在狭小房间里听不到回声,这是因为( )
A.在小房间里说话时没有回声
B.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
C.小房间里说话时声音太小
D.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了,所以听不到回声
16、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镜花水月”光的折射
B.“杯弓蛇影”光的反射
C.“立竿见影”光的反射
D.“雨后彩虹”光的直线传播
17、关于不可见光和不可听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能够听到次声波
B.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C.超声波具有能量,医学上可用来粉碎结石
D.电视机的遥控器靠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18、王瑞同学在语文课上学习诗歌辞赋时,发现很多词句描述了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他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潭清疑水浅”——“疑水浅”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夜半钟声到客船” ——人们是通过音调辨别出钟声
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脸
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可以以江岸为参照物
19、下列关于速度、路程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由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正在进站的和谐号动车可近似看成做匀速直线运动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通过的路程与它的时间成正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0、密度定义式因能被写成如图所示的样式,而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关于该公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对于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对于不同种的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比一定不同
21、如图所示,小红身高1.6m,站在1m高平面镜前,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红在平面镜中的像高度一定比1.6m矮
B.若小红走近平面镜,则她在镜中的像会变大
C.由于镜子太矮,小红不能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
D.若小红以1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则镜中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也是1m/s
22、下列情景中与物理知识对应的是( )
A.荷花在湖面的倒影——光的折射
B.日食现象——光的反射
C.“海市蜃楼”——光沿直线传播
D.雨后彩虹——光的色散
23、关于如图所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B.乙图中彩色显示器屏幕上排列着许多由红、绿、蓝组合而成的发光点
C.丙图是水沸腾实验图像,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但持续吸热
D.丁图中在地球上和太空中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左侧泡沫塑料球都不会被弹起
24、我国的探月工程自2004年1月立项并正式启动以来,已连续成功发射了多枚嫦娥系列探测器,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以接近第二宇宙的速度返回地球,到达地球后携带样品的的质量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由于具体着陆点不同,无法确定
25、九寨沟“镜海”的湖面平静如镜,站在湖边你能看到“鱼在云中游,鸟在水中飞”的奇特美景。这里,你所看到的“鸟”是光的______形成的,“鱼”是光的______形成的,前者是个______像,后者是个______像。(后两空均选填“虚”或“实”)
26、小刚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_;在加热6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27、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把橡皮筋的下端B用细线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上端A通过细绳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将一个重为2N的钩码通过细绳挂在橡皮筋的A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将橡皮筋的A端拉到O点,并在竖直放置的白板上标记O点的位置,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挂钩码的细绳对A端的拉力F2;摘掉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A端仍拉到O点,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1)实验中先后两次都将橡皮筋的A端拉伸到O点,是为了让F与F1和F2的_______相同。
(2)如果以上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4.3N,则F=________N。
28、7.9×103kg/m3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冰的密度是0.9×103kg/m3;一块体积为100 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 ______g,体积是 ______cm3。
29、2021年夏天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奥运会,中国代表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中国“飞人”苏炳添以9秒98的成绩获得了第六名,成为第一个跑进10秒大关的黄种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平时艰苦的训练中经常受伤的他采用“冷疗法”治疗,即把液态氯乙烷(常温下是气态)对准损伤处喷射,此时受伤部位温度降低是因为氯乙烷在皮肤上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___________热量导致的。
30、航天飞机在太空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_,此时两体以对方为参照物处于__________状态.
31、(1)如图甲是测量冰的温度,其中正确的图是______ ,此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冰的温度是______℃。
(2)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测量值为______,图的秒表的读数是______。
(3)小华称量一小块石头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由此可以知道石块的质量为______。他再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放入前、后水面高度如图乙和丙所示,石块的体积为______,由此可求得石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3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0/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0m/s,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
33、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30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10秒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米,在此过程中,该汽车的动能_______;然后,汽车匀速驶上高架道路,汽车的机械能_______(后二格均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34、(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测温液体______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如图所示中的甲是小华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的情形,其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纠正错误后,在读数时需注意,视线应与______相平;
(2)一位护士正确给小明测完体温后忘甩了,又接着给小华、小刚测,三人测量结果分别为38.5℃、38.5℃、39℃,则______可能没有发烧。
35、探究篮球反弹性能的强弱与哪些因索有关?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可能与篮球的材质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篮球的 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在探究猪想一时,我们只选择材质不同、其他因素都相同的篮球.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其他条件都相同,用力向下拍不同的篮球,观察比较它们反弹后的高度;
方案二:其他条件都相同,将不同的篮球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观察比较它们反弹后的高度
方案三:其他条件都相同,使不同的篮球反弹到相同的高度.观察比较它们所需自由下落高度.
【评估与交流】
(1)按照方案一探究,其不足之处是 .
(2)按照方案二探究.篮球反弹后的高度越高,反弹性能就越 ;像这种用反弹的高度来表示篮球反弹性能强弱的方法,在物理学上,我们把这种研究方法称之为 .
(3)按照方案三探究,篮球所需自由下落的高度越高,反弹性能就越 .
36、小明从家中赶往汽车站要乘车去往云州区,去往车站的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
(1)小明骑车的是图甲中哪一段?(请计算说明)
(2)小明乘车经过某处时,发现一个交通指示牌,如图乙所示,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指示牌到云州区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37、登山运动员在攀登雪山时不许高喊,只能借助手势互通信息,你知道这里面的物理学道理吗?
38、某时刻有一辆快速公交车甲和一辆普通公交车乙,从同一路口同时向东匀速行驶,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1)甲和乙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2)在此过程中,乙车相对甲车向什么方向行驶?
(3)运行2min后,两车相距多少米?
39、“山水有相逢,“楠萍”迎客来”,将福建第十七届省运会吉祥物“楠楠”放在水平桌面上,请在图中画出“楠楠”的受力示意图(O点为“楠楠”的重心)。
40、如图所示,请画出水中正在加速下沉的铁球受力的示意图。
41、如图所示,已知入射光线,画出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