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贵港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9月30日,杭州亚运会上,中国梦幻组合全红婵/陈芋汐十米高台跳水完美同步夺得金牌(如图)。跳水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红婵相对于陈芋汐是运动的

    B.全红婵相对于跳台是静止的

    C.陈芋汐相对于跳台是静止的

    D.陈芋汐相对于观众是运动的

  • 2、下列实验中,不是验证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咙处

    B.弹拨吉他的弦后,立即把手轻轻放在吉他弦上

    C.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中,并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空气

  • 3、在探究“气泡运动”的实验中,下图绘制了三个不同气泡在直玻璃管内运动的s-t图像,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原理是

    B.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停表

    C.三个气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气泡运动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 4、民谣是一种传统文化,民间流传着“初一糕、初二桃、初三粽、初四艾、初五划龙舟”的民谣。下列对民谣有关的物理情境,解释正确的是(  )

    A.蒸白糕时用旺火烧水,主要是为了提高水的沸点

    B.我们能看见色泽鲜艳的蜜桃,是因为光照在蜜桃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粽子出锅时,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划龙舟时呐喊声很大,是因为呐喊时声带振动的频率很高

  •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火山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会产生次声波

  • 6、以下对中华古诗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天街小雨润如酥”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霜落荆门江树空”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白雪却嫌春色晚”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 7、小明读四大名著,发现里边的故事和物理也有很大关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国演义》中描写战争时,士兵用力擂鼓,声音传的很远,是因为声音的音调高

    B.《红楼梦》中大家仅靠听笑声就判断出来人是王熙凤,利用了声音的响度不同

    C.《水浒传》中铁笛仙马麟,吹笛子时发出的声音,靠的是笛子的振动

    D.《西游记》中孙悟空为国王“悬丝诊脉”的故事中,“悬丝诊脉”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 8、夏日的午后,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两个苹果,放在餐桌上的纸巾上,不一会儿这两个苹果“大汗淋漓”。下列现象与此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燃烧的蜡烛在“流泪”

    B.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

    C.水烧开后壶嘴附近冒“白气”

    D.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

  • 9、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某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了下面的物理量,你认为其中不需要测量的是(  )

    A.将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B.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C.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

    D.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 10、以下是某同学对自身情况的估测,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眨一次眼的时间约为6s

    B.体温约为36.8℃

    C.身高约为1.7m

    D.步行速度约为1.1m/s

  • 11、2400多年前,我国古代科学家墨子就发现了小孔成像原理。下列光现象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水中倒影

    B.月食现象

    C.水中筷子“弯折”

    D.雨后彩虹

  • 12、小明拿着凸透镜在窗户和墙壁之间移动,发现墙壁上出现了一个窗户的像,墙壁、凸透镜和窗户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墙壁上出现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投影仪是利用图中所示的成像规律工作的

    C.向右移动凸透镜,在墙壁上仍可出现清晰的像

    D.用白纸挡住凸透镜一半,不能看到窗户完整的像

  • 13、小明新买的大屏手机待机时间比较短,这是为什么呢?经过思考,他认为手机的待机时间可能与屏幕的大小有关。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分析,小明所做的判断是科学探究中的哪个步骤(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D.得出结论

  • 14、在七中育才学校本学期的物理公开课上,同学们学习了很多有关青铜器的知识,甚至自己制作了三星堆“青铜”面具。其实早在公元前21世纪左右,我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工匠先将铜料加热,制成铜液,然后将铜液灌进模具,冷却成型,铸造初步完成。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熔化后凝华

    B.先液化后凝固

    C.先液化后凝华

    D.先熔化后凝固

  • 15、夏天空调房的玻璃上常伴有一层水雾,关于这层水雾产生的位置及原因(  )

    A.玻璃内侧,液化

    B.玻璃内侧,熔化

    C.玻璃外侧,液化

    D.玻璃外侧,熔化

  • 16、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v1小于v2

    B.听到的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小于0.1s

    C.钢轨的长度为

    D.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用的时间为

  • 17、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的诗句“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云里行。”中所描写的“天在清溪底”和“人在云里行”两种情景,是光的(  )

    A.反射现象

    B.折射现象

    C.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

    D.折射现象和反射现象

  • 18、对于如图所示的声学现象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图乙:用“B超”检查身体,主要是利用次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C.图丙: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图丁:用琴弓拉小提琴不同的琴弦,能够改变声音的音调

  • 19、甲、乙两车在平直的路上相向而行,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速度为20m/s,乙速度为15m/s。如图所示,当甲车经过P点时,乙车刚好经过Q点,以此刻为计时起点,过了20s甲、乙两车相距100m。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甲车走过的路程为400m

    B.乙车走过的路程为300m

    C.PQ的距离一定为800m

    D.PQ的距离可能是600m

  • 20、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和丁

    B.甲和丙

    C.甲和乙

    D.乙和丁

  • 21、根据下图中所示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判断虚线框内的透镜类型应为图中的(       

    A.

    B.

    C.

    D.

  • 22、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子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这种杯子放在某些地方的空气中,白玉圆锥体上就会有水滴产生,过一段时间后杯中就会盛满水,故称常满杯。下列有几种关于此杯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C.有水滴产生前,白玉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低

    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可能自动“生”水

  • 23、下列测量工具读数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长度:2.7cm

    B.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4.4g

    C.温度计的示数:34℃

    D.量筒中水的体积:60mL

  • 24、放在凸透镜左侧20cm处的蜡烛,通过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记录了实验时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并补充了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红补充的光路图是正确的

    B.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C.若光屏放在透镜左侧某位置,能呈现该像

    D.透镜的焦距大于10cm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在海拔 3000m 以上的高原地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容易沸腾,这是因为高原地区_________的缘故。常年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到达该地区后,由于空气稀薄会产生缺氧反应,为了得到足够的氧气,人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这时肺的容积与在平原上相比要扩张得更_______(选填“大”或“小” ) 一些。

  • 26、乘电梯上升,站着的乘客相对地面是______(“运动”或“静止”)。如下图在空中加油时,加油机与受油机是相对______(“运动”或“静止”)。

  • 27、日常生活中,我们说话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______产生的,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很大。

  • 28、期中考试时,监考教师会强调考试纪律,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_______产生的,是通过_______传入考生的耳朵的。在气温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如果看到闪电后6s钟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______m。

  • 29、“新春佳节全民共享幸福!”2020125日零时,中央电视台的新年钟声准时响起,全国人民感受到新年的喜悦。优美的钟声是由钟________产生的,电视机前的观众收听到电视机直播的钟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

  • 30、如图所示,光电鼠标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照亮鼠标垫,鼠标垫通过成像透镜在光学感应器(相当于光屏)上成像。当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拍摄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产生的结果会传回计算机,电脑屏幕上的光标根据这些结果来回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透镜、发光二极管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

    (1)为了使被照亮的鼠标垫在光学感应器上成像,鼠标垫应选用 _______ (填“粗糙”或“光滑”)的材料,使光在其表面上发生 ______ (填“镜面”或“漫”)反射。如图所示中聚光透镜对二极管发出的光线有 ______ (填“发散”或“会聚”)作用;

    (2)当鼠标平放在鼠标垫上,成像透镜距鼠标垫7mm,光学感应器距成像透镜3mm,则在光学感应器上成 _______ (填“正立、放大的虚”、“倒立、缩小的实”或“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生活中 ______ (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3)当鼠标向前推移时,所成的像相对于光学感应器在向 ______ (填“前”或“后”)。

    (4)当鼠标离开鼠标垫一定高度后悬空向前移动时,电脑显示器上的光标并不移动,是因为像成在光学感应器的 ______ (填“上”或“下”)方,而且所成的像 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1、《加油!向未来》联手“蛟龙”号开启4800米深海实验,蛟龙号携带塑料泡沫(在舱外)一起下潜,泡沫块去深海旅行后变得还没有原有体积的十分之一大,请你说出这其中包含的物理知识______,在水面下下潜过程中,泡沫受到的浮力逐渐__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 32、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测量工具的使用必不可少。图1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m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图2中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 33、物理与生活总是密切相关,很多有趣的物理实验也可以借助身边的用品来探究。以下是小江利用身边的矿泉水瓶等器材做了以下探究实验,如图所示,现请你将正确的图号填写在与这些实验名称或实验目的相对应的位置。

    ①图___________验证大气压的存在;

    ②图___________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③图___________验证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④图___________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 34、将一个圆底烧瓶装入适量的水,用带孔的橡皮塞塞住,橡皮塞下面挂一个小铃,孔内插一段套有橡皮管的短玻璃管,如图所示,晃动烧瓶,可听到清脆的铃声,然后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水沸腾一段时间,看到有“白气”从橡皮管中冒出,用夹子夹住橡皮管。将烧瓶取下来,待烧瓶冷却后再晃动烧瓶,铃声响度和开始相比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此时瓶中的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空气变稀薄了。根据此现象可推理得出______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实验题:小伟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A、B 是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_____

    (2)如果移去B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A蜡烛的像;

    (3)小伟看到自己的手表与同桌的相同,于是小伟突发奇想:用两块相同的手表替代 A、B蜡烛,正立于玻璃板两侧,如图乙所示。此时A手表指针指在9点整,那么B手表的指针应调至____点才能与A 手表指针的像完全重合;

    (4)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等效替代法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十一”黄金周,小珊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求:

    (1)壶盖的体积。

    (2)这种材料的密度。

    (3)茶壶的容积为600mL,若用该茶壶装满水时,茶壶中水的质量。

  • 37、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驾驶员从发现前方道路有异常情况到立即刹车制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若汽车在平直高速公路上以12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问:

    1)反应距离是多少?

    2)为避免与前车相撞,在正常行驶时驾驶员必须使自己驾驶的汽车与前面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一距离至少要大于多少米?

    3)请你谈谈超速行驶的危害.

  • 38、一支刻度均匀标数不准的温度计,当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的温度为2℃;当把它放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的温度为98℃。若把它插入温水中,显示的温度为26℃,那么温水的实际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完成下列作图:

    (1)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G的示意图。

    (2)在图中的方框中画出一个合适的透镜。

  • 40、如图所示,太阳光线跟水平方向成30°角,在O处放置平面镜使反射光线沿竖直方向照亮井内的水面,应该怎样放置镜面?请画出光路图,并在图中标明反射角的大小(平面镜的非反射面要画上短斜线)。

  • 41、如图为一艘静止于海面下的潜艇,请画出该潜艇所受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