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下图所示的温度计,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前要用力向下甩
B.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C.在使用它测量液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D.在玻璃泡上涂上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它的示数将会下降
2、用图像能直观表示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的过程,下列表示晶体的熔化图像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研究甲、乙两种不同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像。则根据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
B.甲、乙密度之比
C.质量相同时,甲、乙的体积之比
D.乙的质量为5g时,乙的体积是
4、2023年10月31日神州16号载人飞船返回地面,如图所示是神州16号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前绕飞地球的情景,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绕飞时返回舱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B.绕飞时返回舱相对于推进舱是运动的
C.分离时返回舱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分离时返回舱相对于推进舱是静止的
5、一年四季交替,带给我们许多自然奇观,下列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需要吸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液化,需要放热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固,需要放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华,需要吸热
6、下列与人体有关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成年人的体重约60N
B.成年人的脚长约25dm
C.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D.心脏搏动一次的时间约1min
7、A、B两个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它们的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则A、B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
A.1:1
B.3:4
C.4:3
D.9:16
8、下列实验中,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是( )
A.将发声的音乐芯片悬挂于密闭玻璃容器中,向外抽气
B.将发声的音乐芯片密封好后,浸没入盛有水的水槽中
C.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触碰水面
D.将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
9、在学校的元旦文艺晚会上,初一(10)班的同学们用洪亮的歌声演唱歌曲《歌唱祖国》。演唱中涉及下列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优美的歌声是通过大地传播的
B.老师可以通过音色分辨出是哪位同学在唱歌
C.“洪亮的歌声”指的是响度大
D.唱歌时声带振动幅度越大,歌声传播的距离越远
10、物体从距凸透镜8cm移到距凸透镜12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cm
B.7cm
C.10cm
D.16cm
11、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5t
C.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6.5℃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
12、在保温杯中装适量0℃的水,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一小块冰了很长时间的冰,放到保温杯中,设保温杯是绝热的。过一段时间,冰和水的温度相同。在这个过程中( )
A.水的质量增大
B.冰的质量增大
C.水的温度降低
D.冰的体积减少
13、2023年3月22日第三十一个“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下面所描述的有关水的吸放热情况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冰雪消融
B.雾绕险峰
C.雨润绿叶
D.严寒苦霜
14、下列关于光的现象和传播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射光线与所对应的入射光线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内
B.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时,其反射角等于90°
C.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黑板用的时间长了,有一角反光,这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
15、钢铁具有热胀冷缩(木头的热胀冷缩不明显,可忽略)的性质。一把钢尺在20℃时是准确的,如果在40℃时用它测量木头的长度,则测量木头的长度结果( )
A.偏大
B.相等
C.偏小
D.无法确定
16、如图所示,教室黑板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反光”现象,其原因是( )
A.黑板变得粗糙,发生镜面反射
B.黑板变得粗糙,发生漫反射
C.黑板变得光滑,发生镜面反射
D.黑板变得光滑,发生漫反射
17、如图是小普同学测量体重时的情景.她站在体重计上静止时,体重计对她的支持力为,她对体重计的压力为
,她受到的重力为G,则( )
A.与
是一对平衡力
B.与G是一对平衡力
C.与G是一对平衡力
D.与G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B.假如你和小华同时登上月球,你们俩之间可以直接面对面谈话,而不需要其他设备
C.上课时,教室外面高音喇叭放出的歌声不是噪声
D.中考期间,要求考场周围禁用高噪音设备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9、如图为了做好新冠病毒疫情的防控工作,多地防疫部门利用雾炮车对城区街道及空气喷洒消毒剂进行消毒除尘。雾炮车工作原理是利用高气压将水加压,经过管道输入到高压喷嘴雾化装置形成飘洒在空气中的水雾,水雾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细小粉尘和悬浮微粒,从而实现降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附近的人可以闻到消毒剂的味道,因为消毒剂升华了
B.雾状的消毒液的形成与晨雾的形成一样,都是熔化现象
C.地面上的消毒剂很快就干了,因为吸热而汽化
D.地面上的消毒剂很快就干了,因为放热而液化
20、晓燕同学在学校今年秋季运动会50米赛跑中以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
处的速度是
,到终点时的速度为
,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21、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停止了振动
D.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轻微了
22、小明参观蜡像馆时,了解到手模制作的过程:先将蜡熔化,将手放到蜡液里面浸一下使手的表面涂满蜡液,再经过特殊工艺冷凝、脱模即可。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蜡在整个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
A.
B.
C.
D.
23、在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一瓶矿泉水冻成冰
B.“嫦娥五号”返回器将月壤样本带回地球
C.将气体封闭在注射器内,推动活塞将气体压缩
D.将铅笔削短
24、小文和同学去电影院观看《开国大典》,再次深深的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为建设繁荣昌盛的祖国而刻苦学习。在影院里,他们还感受许多物理知识,如“影院的墙面有很多小孔”,你认为这些小孔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大响度
B.降低音调
C.通风换气
D.减少回声
25、在森林防火灭火中,用直升机洒水。飞机加速时,吊着的水桶向后摆,这是由于水桶具有______。水从高处下落过程中,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_______能。
26、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的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 ___________m,若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按照要求被测者到视力表的距离应该为___________m远处;被测者在镜子中看到后面的墙上电子表所显示的时间,如图所示,现在的实际时间为___________。
27、为了救治病人,急需将一种药品送到偏远的山村,这种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由于山高路远、气温较高,所以常用的保温瓶不能满足运输途中保持低温的要求,小明和小华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物理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制作了如图的冷藏盒按照要求,保温瓶内应放置熔点较______(选填“高”或“低”)的冰盐水,为了让保温盒长时间保温且不要太重,包装盒的传热性能应该较______(选填“好”或“差”),且用密度较______(选填“大”或“小”)的材料制成。
28、如图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车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鼓、镯由于 ______ 发声,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 ______ 不同,判断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
29、如图所示,是专为盲人设置的盲道,上面有明显凹凸不平的纹路,是为了让盲人踩在上面时,能增大脚部与地面间的___________,产生与行走在普通路面上不同的感觉,从而起到引导和提示的作用,这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压强。
30、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180次,则它翅膀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Hz,人类_______听到这种声音,(选编“能”或“不能”)
3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凹透镜的________.对着凹透镜异侧________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32、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会向_____ (填“内”或“外”)飘;如图所示A、B两容器内盛着水,水面等高,两容器间用一斜管相连,K是开关,当开关打开后,水将_______(填“由A流向B”、“由B流向A”或“不流动”);一台液压机,大小活塞的直径之比是10:1,若在小活塞上施加100N的力,则在大活塞上能产生______N的力。
33、一位学生背着书包从底楼匀速登上五楼,书包和人总重为600牛,则该同学做功_______焦(每层楼高为3米),如果耗时20秒,功率为_______瓦;登上五楼后,他步行30米到达教室,此时重力做功_______焦。
34、如图所示,图象分别表示物体甲、乙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则组成甲物体的物质密度为_____kg/m3,若乙物体的体积为20cm3,则乙物体的质量为_____g,相同质量的甲、乙两实心物体的体积比为_____。
35、小明用弹簧测力计、矿泉水瓶、两个粗糙程度不相同的长木板、小桶等器材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1)他将一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横放在如图甲所示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它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对矿泉水瓶的拉力大小______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若他还想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在(1)中实验装置的基础上(不增加实验器材),他可以______后,重复(1)的实验操作;
(3)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横放在长木板上,他组装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向小桶中倒入沙子,拉动长木板做加速运动,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矿泉水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拉动长木板的速度必须大
B.必须匀速拉动长木板
C.必须保持与弹簧测力计相连的细线水平
(4)图丙的①和②是使用同一个矿泉水瓶,在不同粗糙程度的长木板表面上通过多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滑动摩擦力f与矿泉水瓶对长木板的压力FN的关系图像,通过①和②可以得到结论:______。
36、小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6N的物体在4s的时间内匀速拉高50cm,动滑轮总重为2N,定滑轮总重为3N,不计绳重,装置的机械效率为60%,求:
(1)绳子拉力F;
(2)整个过程中,克服绳与轮之间的摩擦力做的功;
(3)绳子拉力F 做功的功率。
37、2019年1月的一场大雪给地处江南的无锡带来了美丽的雪景,但同时也给我们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如大雪压塌了树枝,影响了交通,甚至压垮了有些厂房。小明同学因此想到一个问题:自家车库顶上的积雪有多重呢?他想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利用家里的器材来寻求答案。以下是小明同学的研究过程,请你利用他的研究数据,帮他完成解答(要求写出必要的解答过程)。
(1)小明铲回一块雪,小心翼翼地切成长10cm,宽5cm,厚8cm的长方体,用家里的电子秤测得其质量为40g,求雪的密度为多大?(_______)
(2)经询问小明爸爸得知,他家的车库长为6m,宽为4m,由天气预报知积雪厚达15cm,试求小明家车库顶的积雪重为多大?(g取10N/kg)(________)
(3)小王同学得知此事后,给小明提供了“根据雪地上的脚印深度进行估测雪密度”的方法。他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测量积雪原来的厚度H,用脚踩后在雪上形成脚印的深度h,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ρ冰就可以估测雪的密度。请通过推导得出雪的密度的计算表达式ρ雪=___________。
38、小明同学在实验室里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
(l)在实验中,小明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小明利用这个调好的天平先测出了小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然后再利用排水法测出了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
。
(3)做实验时,小明若先用排水法测出同一小石块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这样测得的这个小石块的密度值将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其原因是________。
39、如图所示,分别画出与图中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____________)
40、用刻度尺测铅笔长度,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请选择一条正确的视线并用虚线延长,找到视线的正确位置。
41、如图所示,木块所受支持力为4牛,放在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这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