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中有很多常识的数据,下列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身高约为
B.的短跑成绩约为
C.步行的速度约为
D.脉搏正常跳动次所用时间约为
2、如图沙画是我国一种民间艺术,将沙子洒在平板灯台上做各种造型,灯台下方射出的光受到沙子的阻挡后,呈现出各种画面,沙画的光学原理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3、放在桌面上的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2,质量之比为2∶3,则甲、乙的密度之比为( )
A.3∶1
B.16∶3
C.3∶8
D.8∶3
4、“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发射成功,这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他们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其主要原因是(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C.太空上声音传播速度太慢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5、如图所示,在标准大气压下,用水浴法做“冰熔化”和“碘升华”的实验,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和113.5℃,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
(1)两实验采用水浴法最主要的目的相同;
(2)冰和碘都经历了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这两个判断( )
A.只有(1)正确
B.只有(2)正确
C.(1)、(2)都正确
D.(1)、(2)都错误
6、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 屏幕上的手影
B. 日晷上呈现指针的影子
C. 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
D. 日全食日偏食
7、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
B.乙图:先敲击音叉,再将音叉轻触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是乒乓球振动发声
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行驶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8、2023年5月7日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女子双人十米跳台决赛中,我国选手陈芋汐与全红婵夺得冠军。如图所示是她们比赛时动作高度同步的场景,说她们同步,是指( )
A.她们相对于跳台始终是静止的
B.全红婵相对于陈芋汐始终是静止的
C.他们相对于观众是运动的
D.她们相对于水面始终是静止的
9、2023年9月25日在杭州亚运会男子10米气步枪个人决赛中,中国选手盛李豪以253.3环的成绩夺得金牌,并同时打破了世界记录。下列现象中与射击时“三点一线”原理相同的是( )
A.彩虹的形成
B.桥在水中的倒影
C.海市蜃楼
D.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10、题图为学校附近的禁止鸣笛标志,右图中控制噪声的措施与其相同的是( )
A.道路两边植树
B.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C.设置隔音墙
D.佩戴隔音耳罩
11、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密度是甲的密度的2倍
B.同一种物质,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甲、乙体积相同时,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
D.体积为 15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0g
12、拿一张硬纸片,让它从一木梳上很快地划过去,再让它慢一点从同一木梳上划过去,两次用力大小一样,则两次发出声音的特性一定不同的是(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音色和响度
1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为0.5×103kg/m3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乙的质量较大
C.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D.当乙的体积为30cm3时,其质量15g
14、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为
B.乙物质的密度为
C.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
D.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3∶1
15、小平同学观看老师演示如图所示的“烧金鱼”实验时,发现烧瓶里的水已经沸腾了,但是金鱼却安然无恙.于是,他就提出“是不是烧瓶里不同部位的水温度不同”的想法;接着老师就让小平同学用手去摸,果然下方烧瓶壁很凉爽、而上方却很热.小平终于知道了金鱼安然无恙的原因.上述划线部分探究主要经历的过程分别是
A.提出猜想和进行实验
B.提出猜想和总结结论
C.进行实验和总结结论
D.提出问题和总结结论
16、关于平均速度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说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平均速度是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17、下列实验中,不能够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是( )
A.把一支短铅笔固定在大钟上,敲响大钟,拿一张纸迅速从笔尖上划过,纸上留下锯齿状的曲线
B.敲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C.在音箱上放一些塑料泡沫,塑料泡沫会随着音乐起舞
D.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悬挂着塑料泡沫球,塑料泡沫球被弹起
18、古诗中有“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是指(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难听
D.振动频率高
19、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有许多光学现象,下列现象的成因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B.水中景色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C.筷子的“弯折”——光的折射
D.日食和月食——光的直线传播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植物的生长是一种机械运动
B.发光的月亮属于光源
C.小孔成像是成倒立缩小的像
D.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
21、若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2厘米,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20厘米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2、小阳学习了熔化和凝固之后,想研究冰的熔化过程。小阳从冰箱里取出冰放到房间中,并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温度计的示数从升高到0℃并保持了一段时间,再升高到20℃之后温度不再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是非晶体
B.此时房间的温度高于20℃
C.温度计的示数保持0℃的过程中,冰的质量减少
D.温度计的示数保持0℃的过程中,冰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23、如图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4∶1
C.若m甲=m乙,则V甲<V乙
D.若V乙=5cm3,则m乙=10g
24、如图所示,这是小摄影师小明抓拍到鸟儿在湖面觅食的美丽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看到的鸟儿在湖水中的像会比鸟儿本身更亮
B.若鸟儿距离湖面3m,鸟儿在湖水中的像距湖面6m
C.在鸟儿靠近湖面的过程中,湖水中鸟儿的像的大小不变
D.相机屏幕上多彩的画面是由红、黄、绿三种色光混合面成的
25、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30°角,经地面反射后,反射角为 ______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到中午,反射角将 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6、小球在竖直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和阻力的作用,重力的大小为15N,阻力的大小为3N,这个小球受到的合力大小是_________N,合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
27、一杯100克的水的密度是______kg/m3,所受重力是______N;若将这杯水喝去一半,剩余一半水的密度是______g/cm3,所受重力是______N。
28、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有一条鱼在B点,若用鱼叉,则要对准 _______ 位置,才能叉到鱼;如果想用一束激光照射在鱼身上,则要对准 ___________ ,(填“B点”、“B的上方”或“B的下方”)
29、在某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是由金属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1020m,两次响声相隔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是_____秒,声音在该金属中的声速是 ______.
30、如图所示,图A、B、C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图D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
3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沸水的温度是100℃,扬州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1.1℃”,读作 。抿嘴对着水面吹气可以使开水及早冷下来,其原因是: ,冬天手冷,于是我们张口对着手哈气,手感到了温暖,这是因为 。
32、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锡的熔点是____℃ ,____段是熔化过程,____是凝固过程.(用线段表示)
(2)在锡的融化和凝固过程中,___保持不变.熔化过程____热,凝固过程____热(选填“吸”“收”)
3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200µm=______mm=______cm
54km/h=______m/s;20m/s=______km/h
34、在校园科技艺术节的开幕式上,小玥同学表演小提琴独奏。她在弹琴时,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填“音调”或“响度”)。在演出现场,离舞台越远的同学听到声音的响度______(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35、小明同学想:物体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释放后滚动的快慢一样吗?他猜想:物体滚动的快慢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和形状有关.小明选择下列物品进行实验:一把米尺、一块塑料板、一个小球、同样规格的一只装满水的瓶子和一只空瓶子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塑料板搭成一个倾斜角度较小的斜面.
②将米尺横放在这块塑料板上,并握住它.
③将小球、装满水的瓶子和空瓶子放在斜面上.
④移走米尺;同时释放三个物体并观察它们滚动的快慢.
请回答下列问题:
()选取小球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关于移走米尺的两种方案,你认为较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选填“
”或“
”).
A.沿箭头方向,快速将米尺移走 B.沿箭头
方向,快速将米尺移动
()在步骤④中,如何判定物体滚动的快慢与物体的形状是否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150g的水,杯子的质量为120g,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2,如图所示。求:
(1)水对杯底的压强;
(2)装水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g取10 N/kg)
37、高空坠物危害有多大
现在从高楼上坠落物体伤人事件时有发生,许多人甚至认为从摩天大楼上掉下来的硬币如果砸到人身上也会要了人的命。理由是由于重力的作用,下落的物体一直在加速,只要下落距离足够长,硬币总会达到使人致死的速度。实际上这个结论是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分析得出的,在通常的低速情况下,空气阻力是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例如研究摩天大楼上掉下来的高速下落的硬币,空气阻力则不可忽略,它们甚至会大到成为决定最终运动状态的关键因素。在高速情况下的空气阻力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速度越大,空气阻力也就越大。然而空气阻力也不会无限制地增大,当空气阻力大到与重力( G = mg)相等时,物体的受力就平衡了。此时物体将稳定地以一个速度匀速下落,这时的速度被称为收尾速度 v0 ,它的大小可以通过其与阻力的关系式求得。通过具体数据计算,得到结果是不论硬币从多高的地方掉下来,最终的速度也不会超过 45.4 m/s。速度越大,砸在人身上产生的压强越大。进一步计算,这枚硬币砸在人身上,人体受到的压强为 P ≈ 7.2MPa,而人体皮肤所能承受的压强为 P = 20.89±4.11MPa,所以高空坠落的硬币产生的压强比这一极限压强还是小很多的。由此看来,高处落下的硬币基本是不会致命的啦!但是如果是一个鸡蛋,那就是另外的结论,如果从25楼抛下,就可直接致人死亡;从18楼抛下,可致人头骨碎裂。
某科学活动小组做了“ 球形物体在空气中下落时,受到的阻力大小与球的半径和速度关系”的实验,测量数据见下表。(g取10N/kg)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硬币下落时在达到收尾速度之前,重力________阻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根据表格分析半径相同的球,收尾速度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
(3)请从安全角度出发写出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普遍使用的起重设备如图,AB是竖直支架,CD是水平臂,其上OC段叫平衡臂,C端装有配重体,OD段叫吊臂,E处装有滑轮组,可在O、D两点间移动,滑轮组重力及摩擦忽略不计。OE=15m时,若用此“塔吊”能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0.8t,则当滑轮组移到D点(OD=25m)时能够安全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39、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平面倾斜 45°角。现有一艘军舰位于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什么位置,请作图说明___________。
40、请在如图所示的图中画出汤匙所受重力(作用点在O点)的示意图。
41、在图中,S为一发光点,S′为S经平面镜成的像,并作出S发出的光线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