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汉中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在下列长度单位中,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分米 、厘米 、纳米 、微米          

    B.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C.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D.纳米 、微米、毫米 、厘米

  • 2、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是小阳同学测视力的情景,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4m。为满足测量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阳和平面镜不动,将视力表靠近平面镜移动1m

    B.平面镜和视力表不动,让小阳靠近平面镜移动1m

    C.小阳和视力表不动,将平面镜靠近视力表移动1m

    D.视力表不动,小阳和平面镜同时靠近视力表移动1m

  • 3、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铁块的温度升高时,其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一罐氧气用掉一部分后,氧气罐内氧气的质量和密度都变小

    D.水结成冰时,其质量不变,密度会变大

  • 4、下图自然现象是由熔化形成的是(       

    A.树叶上的露

    B.树叶上的霜

    C.河面上的冰消融

    D.群山间的雾

  • 5、我国运动员全红婵,在2023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西安站女子单人10米跳台预赛中,出色地完成了“207C”动作。将其下落阶段中的一段运动简化为直线运动,其中ABCD四点是她下落过程中的四个位置,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5s,距离如图所示。关于全红婵在此段运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5m/s

    B.经过BD段的平均速度为5m/s

    C.在AC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D.在BC段的平均速度小于AB段的平均速度

  • 6、为防治噪声,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将市区的工厂迁往郊外

    B.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

    C.在道路两旁种植花草树木

    D.在机器上安装消音器

  • 7、古诗中有“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是指(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难听

    D.振动频率高

  • 8、太阳光通过棱镜折射会被分解成各种颜色,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自然界虹和霓的形成也与光的色散有关,虹和霓形成的简化模型:空中的水滴可简化为球形,太阳光射入后,在水滴内经过若干次折射和反射后射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线ae可能均是红光

    B.光线ab可能分别为红光和紫光

    C.光线cd可能分别为红光和紫光

    D.光线cf 可能均是紫光

  •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加湿器通过雾化片高频振动将水抛入空气中形成水雾是液化现象

    B.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

    C.手影是通过光的反射形成

    D.医学中“热谱图”是利用红外线敏感的胶片拍摄

  • 10、小强在做家庭小实验的过程中,将饱和食盐水、饱和小苏打溶液、葡萄糖溶液的标签弄混了,他将这几种溶液分别装在规格相同的甲、乙、丙三个杯子里。其中mmV=Vm=mVV,通过查密度表,甲杯中的液体是(  )

    物质

    饱和食盐水

    饱和小苏打溶液

    葡萄糖溶液

    密度(g/cm3

    1.33

    1.10

    1.58

    A.饱和食盐水

    B.饱和小苏打溶液

    C.葡萄糖溶液

    D.饱和食盐水或葡萄糖溶液

  • 11、小玉正确使用刻度尺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的结果分别为:12.34cm、12.36cm、12.34cm、12.46cm,对测量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小玉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01dm

    B.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所以书的宽度是12.34cm

    C.采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D.第二个数据“12.36cm”中的“6”是估读的

  • 12、抢救中暑病人的措施之一就是用酒精擦拭病人全身。这样做主要考虑到(  )

    A.酒精温度低,有降温的作用

    B.酒精有蒸发吸热致冷的作用

    C.酒精有刺激清醒的作用

    D.酒精有消毒的作用

  • 13、小丽发现用电吹风吹干湿发时,用高速热风并将头发散开,会干的更快些,她与同学们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后,提出了下面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头发干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B.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C.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有什么关系?

    D.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什么关系?

  • 14、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公路上跑步,二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速度之比为5∶4,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3,则甲、乙两同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5∶3

    B.4∶3

    C.15∶16

    D.5∶4

  • 15、如图表示的是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路图,其中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 16、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

    A.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m

    B.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cm

    C.人的一次脉搏时间为10s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为8s

  • 17、在比萨斜塔做自由落体实验,被后人称为实验物理学的先驱,该物理学家是(  )

    A.伽利略

    B.哥白尼

    C.牛顿

    D.爱因斯坦

  • 18、陕西秦腔以其独特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被誉为中华艺术的瑰宝。在秦人眼中,秦腔是大戏,板胡响处,锣鼓起时,高亢的唱腔响遏行云,尤其是唱花脸的,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称秦腔唱花脸为“挣破头”,是因为该唱腔能加快声速

    B.锣鼓起时,我们可以区别出锣声、鼓声,是因为音调不同

    C.高亢的唱腔响遏行云,说明演唱时声音的响度大

    D.扯开嗓子大声吼时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

  • 1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

    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的较快

    C.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20、《天工开物》初刊于明朝,如图是其中篇章“生熟炼铁炉”:古人将铁料熔炼成铁水,炙热的铁水顺着高处管道流入几尺远的较低水塘并完成淬火,最终制成熟铁。在下图中能反应铁水进入水塘完成淬火过程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是(  )。

    A.

    B.

    C.

    D.

  • 2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响度的大小

    B.“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调来辨别的

    C.人们利用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发明了倒车雷达,这是超声波的利用

    D.用次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 22、李磊同学先后5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为:。该物理课本的长度最接近于(  )

    A.

    B.

    C.

    D.

  • 23、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儿童鞋底制作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放飞在空中的风筝飞得时快时慢不需要力的作用

    C.越飞越高的风筝的运动状态只有运动快慢的变化

    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方向相同的

  • 24、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随路程s的增大而增大

    B.速度随时间t的增大而减小

    C.当速度一定时,路程s随时间t的增大而减小

    D.速度与路程s或时间t都没有关系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吉他手在弹吉他时,用不同的力拨动琴弦,会改变琴弦的________(选填“频率”或“振幅”),从而达到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

  • 26、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

  • 27、生活处处有物理,比如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了_____能使荧光物质发光。自行车的尾灯是由____  组成,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尾灯上时,它会将光沿原路反射回去,以便引起司机的注意。在森林里游客如果随地丢弃装水的透明圆饮料瓶,可能会引起火灾,这是因为饮料瓶相当于______镜,它能使太阳光会聚。

     

  • 28、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叫_____的不可见光,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它具有____效应。如果不把遥控器对着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调整角度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利用了光的____。彩色电视画面上的色彩是由____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 29、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右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__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

  • 30、又到了收获芒果的季节,果园里四处飘荡着芒果的香味,这是芒果的芳香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做______运动;气温升高,果园里香味更浓,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挂满芒果的枝条被压弯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熟透的芒果掉落到地上,这是由于受到______力的作用。

  • 31、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爱的食物。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棉花糖机的圆盘上,白糖很快化成糖水,旋转的圆盘将糖水甩出,就可看到一丝丝的糖绕在小棍上,这样,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在整个做棉花糖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其中第二个物态变化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 32、电影《长津湖》讲述了一个志愿军连队在极寒的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志愿军战士渴了就把雪直接塞进嘴里,把雪_______成水解渴(填物态变化),战士们眉毛、帽边沿绒毛的霜是战士们呼出的水蒸气_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形成霜的过程要_______热。

  • 33、水凝固成冰,密度变小,体积______;水凝固时需要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 34、如图所示,给水平长木板表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我们发现: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__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得阻力越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由此我们可以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_________。实验表明力是___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某同学利用“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如图(甲),此时花生米所受的浮力__________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__________,随即停止加盐。如果实验中加盐过量,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如图乙所示。

       

    (3)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66.4g,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

    (4)如图丁所示,倒入量筒中的盐水体积为__________mL。

    (5)用天平称出余下盐水和杯子的总质量,示数如图丙所示,则余下盐水和杯子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g,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g,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花生米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一辆油罐车,装了的油,为了知道所装油的质量,从中取了的油,称得质量为,求油罐车所装油的质量是多少?

  • 37、为了减少超速事故,我市计划将区间测速作为判断是否超速的依据之一.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18km,全程限速40km/h,由电子眼抓拍到某辆货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30km/h45.6km/h,通过AB两个监测点的时间为20min.请你通过计算解答:

    1)该货车通过监测段AB时是否超速?

    2)为了不超速,至少需要的时间.

  • 38、飞艇是一种造价低廉,消耗燃料少,滞空时间长装载量大的飞行器;如图甲,某型号飞艇长22m,最大直径5.5m,最大飞行速度6m/s;其主要构成部分是容积为340m3的充满氦气的大气囊,在大气囊下面还安装了带螺旋桨的发动机和载人装货的吊舱;气囊材料,发动机及吊舱附件的总质量为210kg;如图乙,在某次升空观光过程中,飞艇携带人和设备重116.4kg,从地面沿AB方向斜向上运动了50m,到达离地高度30m处的B位置,然后依靠螺旋桨的推力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了50m到达C(地面附近空气密度ρ=1.29kg/m3,不考虑气球体积的变化和气流的影响);

    (1)飞艇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AC整个过程中飞艇克服人和设备的重力做了多少功?

    (3)当飞艇从C到达海拔1000m的高度D时,飞艇悬停;已知该处空气的密度为1.16kg/m3,飞艇飞行过程体积不变;飞艇气囊内所充氦气的密度为多大?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根据题意要求完成作图(均不计空气阻力):

    (1)用手把小球压在弹簧上,弹簧被压缩到A点,松手后小球向上运动,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小球离开弹簧后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O为小球的重心,空气对小球的作用力忽略不计)。

    (2)如图物块沿固定光滑斜面下滑,请画出物块受到的支持力和它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3)如图,观光缆车沿轨道斜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画出车中重物A所受力的示意图。

     

  • 40、如图所示P是物体的像位置,“O”是透镜光心的位置,请在图中“O”位置画出所需要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___

  • 41、如图所示,用200N水平向右的推力推重100N的木箱,请在图中画出推力和重力的示意图。(作用点取在重心)。[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