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中的操作技巧对于实验的完成和探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操作说明错误的是( )
A.温度计测量瓶中酒精温度和从瓶中拿出来后温度计示数进行比较可以探究蒸发吸热
B.探究液化时,酒精灯给水加热,是为了说明只有温度高的水蒸气才能液化
C.研究碘的升华、凝华实验中,必须观察是否有液体碘出现
D.观察海波、石蜡熔化的实验中,海波与石蜡应碾碎才能与温度计玻璃泡充分接触
2、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
A.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m
B.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cm
C.人的一次脉搏时间为10s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为8s
3、唢呐(如图所示)是我国民族吹管乐器之一,它发音嘹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唢呐,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色
B.吹奏唢呐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C.唢呐的发音嘹亮主要指唢呐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D.用钢琴和唢呐演奏同一个音符时,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4、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把湿衣服晾晒在阳光下
B.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C.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
D.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中
5、已知一块质量为m、密度为的金属块。现将它切成大小相等的五块,则每块的质量和密度分别为( )
A.和
B.和
C.m和
D.m和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物距
B.b为焦距
C.若向右移动蜡烛,该凸透镜的焦距变大
D.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始终不可能在光屏上成像
7、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P,如图所示,下列操作能使光斑向右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向左平移
B.保持激光入射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C.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入射光绕入射点O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减小
8、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的物理学家是( )
A.赫兹
B.伽利略
C.牛顿
D.哥白尼
9、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冬季与夏季煤气的价格不同的原因之一是煤气在两季的密度不同
B.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
C.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小,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
D.鉴别一个实心的金属球到底是不是铁做的,只需测出它的密度即可做出准确判断
10、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比乙运动慢
B.0~4s甲比乙运动快
C.第2s末甲、乙速度相同
D.第4s末甲、乙速度相同
11、甜品店里出现一种“网红”冰激凌,店员将液氮(沸点为-196℃)倒入放有牛奶和奶油的容器中,冰激凌原料瞬间冷冻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发生了肉眼可见的“沸腾”杯口出现大量的“白气”,杯外壁出现白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氮“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
B.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液化形成的
C.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容器外壁有白霜出现是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12、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2.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b的两倍
D.c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有关
13、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2km/h
B.教室门框的高度约为5m
C.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为40℃
D.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g
14、有厂家发明了一种驱狗器,按下开关,发出特定频率的声波,狗听见不敢靠近,人却听不见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狗听见的声音不是由驱狗器振动产生的
B.人听不见,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C.人听不见,是因为驱狗器发出的特定频率的声波不在人耳听力范围内
D.狗能听得见,是因为狗的耳朵很灵敏,能听见响度很小的声音
15、以下哪种减弱噪声的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在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隔音板墙
B.城区设置禁止鸣笛路段
C.在道路和小区周围植树
D.新建小区住房安装双层真空玻璃
16、校运动会上,对运动员的成绩估测合理的是( )
A.100米跑成绩约为14s
B.立定跳远的成绩约为6.20m
C.200米跑的平均速度约为20m/s
D.1min定点投篮命中80个
17、如图,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蜡烛放在图中0~30cm区域时,应用此成像原理可制成投影仪
B.当蜡烛靠近凸透镜,移动光屏,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变大
C.若蜡烛放在图中30~40cm区域时,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
D.若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
18、在下列事例中,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邮票
B.看电影
C.欣赏鱼缸中的金鱼
D.水中的月亮
1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知识,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高于20Hz的声叫做超声波
B.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20Hz到20000Hz
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具有能量
20、如图是小明用频闪照相机(每隔闪拍一次)拍摄到的同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他从A点起始,用刻度尺依次测量小球运动到各点时到A点的距离s,并记录在下表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位置 | A点 | B点 | C点 | D点 | E点 | F点 |
0 | 4.4 | 7.8 | 10.2 | 11.6 | 12.0 |
A.小球从A点到F点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球在E、F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C.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是
D.小球从B点运动到E点,通过的路程是
21、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木
22、如图,小明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没有沸腾之前不会汽化
B.水烧开后纸盒仍不会烧着,是因为湿纸不易燃烧
C.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D.水烧开后温度保持不变,仍需要吸热
23、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载重汽车安装了很多车轮
B.铁轨铺在枕木上
C. 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
D. 图钉冒的面积做得较大
24、小明在岸上看见鱼在水中游玩,看到的“鱼”是( )
A.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25、利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如图是小洛在研究物体运动时作出的几个图像,则
(1)图甲表示物体做______运动;
(2)图乙表示物体______(选填“静止”、“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并且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______(填物理量名称);
(3)图丙中A、B两车从同一地点同向行驶,20s末,vA______v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此时两车相距______m。
26、某市中考,要求体温小于37.3 ℃的考生在常规考场考试,体温大于等于37.3 ℃的考生在备用考场考试。某考生的体温测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他应在_______(选填“常规”或“备用”)考场考试,该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______。
27、如图所示,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到7000 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为____________Pa,此时,海水对“蛟龙号”外表面0.01 m2面积上产生的压力是____________N。(ρ海水=1.03×103kg/m3,g=10 N/kg)
28、通常情况下,下列物品中属于导体的是______,属于绝缘体的是______(只填序号)。
①塑料尺、②铅笔芯、③盐水、④橡皮擦
29、如图所示,用10N水平力F,把一个重8N、上下表面均为圆形平面的圆台物块,压在竖直墙上保持静止,A表面面积为10cm2,B表面面积为20cm2,则圆台对墙的压强为__________Pa。增大F至15N,则圆台受到墙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N。
30、在课外活动中同学们举行爬杆比赛,有同学沿竖直竹竿匀速向上爬,该同学匀速上爬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竖直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所以人在步行前进时,摩擦力是______(填“动”或“阻”)力。
31、如图所示,小明把一纸条靠近嘴边,在纸条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吹气时,纸条会向 飘(填“上”或“下”).这个现象说明,气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填“大”或“小”).
32、在空格内填上物态变化名称:
钢水浇铸成钢球是______现象;冰消雪融是______现象
33、一张薄铁板的长4m,宽1m,质量为31.6㎏,若铁的密度为7.9×103kg/m3,则铁板的平均厚度是____㎝。
34、小军同学身高1.64m,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高1.8m,则他竖直站立时,在平面镜中的像高_____m;如果他向镜面前进1 m,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小军在平面镜中所成的是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35、如图所示是小南“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1)该探究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_____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小南分析甲、乙两次实验,发现F1<F2,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有关;分析甲、丙两次实验,发现F1<F3,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有关;
(3)小南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丁所示,这样做改装实验时长木板是否一定要保持匀速运动___________ (选填“是”或者“否”)。
36、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是,司机在鸣笛后
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
)
(1)火车的速度为多少米/秒;
(2)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火车前行的路程;
(3)火车鸣笛时离隧道的距离。
37、甲、乙两车(车长不计)在东西双向车道上相向行驶,甲车向东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从参考点O出发,先以15m/s的速度匀速向西直线行驶,在6min末时发生故障,刹车后滑行900m停下。甲、乙两车相对于参考点O的s-t图与v-t图分别如图,
求:(1)甲车的速度;
(2)甲乙两车何时相遇;
(3)若在乙车出发一段时间后,丙车从参考点O出发,以15m/s向西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得丙车先后经过甲车与乙车的时间间隔为1min,则丙车晚乙车多少秒出发?
38、如图所示,为了学生的安全我省购置了一批“大鼻子”校车,校车满员时人和车的总质量为1×104 kg,车轮的总着地面积为0.25 m 2,校车以36 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10 min,所受阻力是总重力的0.01倍。( g=10 N/kg)
(1) 满员的校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 校车在这10 min内行驶的路程。
(3) 满员的校车在这10 min内牵引力做的功及其功率。
39、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__________)
40、在图中,已知入射光线,画出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41、如图中,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液体中,入射角为45°,折射角为30°;光线射到液体中某处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又反射回来,最后光线又回到空气中。请你完成光路图,并标出此时反射角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