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雷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的质量是40kg
B.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小
C.乙液体的密度是1.0g/cm3
D.密度为3.0g/cm3的液体的m-V图象应位于III区域
2、随着5G信号的快速发展,5G无人物品派送车已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图甲所示为无人物品派送车沿直线路径前往派送点的情景。该车从出发点到达派送点,完成任务后返回出发位置,其行驶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从派送点返回出发点用时19min
B.派送点到出发点的距离为1.6km
C.0~10min内派送车的平均速度为0.08km/min
D.10~13min内派送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3、超声波洗眼镜是一种使用高频声波进行清洗的技术,这种清洗方法可以快速、彻底地清洁眼镜表面上的污垢和细菌,不需要使用任何化学物质。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C.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D.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因此人耳无法听见
4、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透镜40厘米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40厘米
B.30厘米
C.20厘米
D.10厘米
5、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现差错
B.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C.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认真测量可以消灭误差
6、甲、乙两个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它们运动时间之比是2∶1时,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速度之比是( )
A.3∶1
B.4∶3
C.1∶3
D.4∶3
7、正在发烧的小明的体温可能是( )
A.18℃
B.35℃
C.39℃
D.55℃
8、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昆明街道上的彩虹
B.日晷上的影子
C.景物在水中的倒影
D.铅笔被水“折断”
9、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的情景,同学们记忆犹新,航天员们在太空中看到的星星不会“眨眼”,他们开讲的“天宫课堂”和各种活动的图像和声音信号都能向地面及时传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发射过程中,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航天员在太空中不会看到星星“眨眼”,因为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
C.航天员在空间站可通过超声波向地面传递信息,因为其振动频率大
D.透过水透镜看到如图所示王亚平的像,是光在传播中发生了折射
10、古筝是我国的传统乐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古筝的声音低婉,能发出悦耳的次声波,十分好听
B.调琴时,绷紧琴弦是为了在演奏时增大声音的响度
C.演奏时,用力拨动琴弦可以改变音调的高低
D.古筝声音温婉柔美,易与其他乐器区分,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11、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80米的两点,甲、乙两车分别从P、Q同时同向开始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和(b)所示,运动4秒钟,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变化了。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则( )
A.v甲>v乙,
B.v甲>v乙,
C.v甲<v乙,
D.v甲<v乙,
12、李白的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涉及到的光学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A.空中的明月是光源
B.月光能照射到人,说明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C.地上的人影与杯中人影都是相同的“影”
D.地上的人影与杯中的人影是不同的,地上是“影”,而杯中是“像”
13、张宁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B.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
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4、下列各项描述的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小“人”随着音乐起舞
B.正在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C. 让空气进入抽成真空的罩内可重新听到铃声
D. 正在发声的音叉将接触的乒乓球弹开
15、下列有关中学生的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脚的长度约10cm
B.行走一步的距离约0.5m
C.步行的速度约15m/s
D.身高约为160dm
16、小强用刻度尺测量三次课桌的宽度,结果分别为48.17cm,48.15cm,48.15cm,则小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及测量结果为( )
A.1mm,48.15cm
B.1mm,48.16cm
C.1cm,48.15cm
D.1cm,48.16cm
17、2023年5月28日,C919圆满完成商业航班首飞,标志着国产大飞机“研发、制造、取证、投运”全面贯通,商业运营正式起步。该机机身大规模使用完全国产化的第三代铝锂合金,使飞机构件质量显著减轻,主要是因为第三代铝锂合金( )
A.弹性好
B.硬度高
C.耐高温
D.密度小
18、如图是初二年级的同学们在摄影活动中展示的照片,其中包含许多光学现象,以下对这些光学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 手在墙上的“兔子”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 荷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后视镜中货车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 放大镜下放大的叶片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19、2023年10月31日神州16号载人飞船返回地面,如图所示是神州16号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前绕飞地球的情景,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绕飞时返回舱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B.绕飞时返回舱相对于推进舱是运动的
C.分离时返回舱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分离时返回舱相对于推进舱是静止的
20、如图所示,在“复兴号”高铁列车运行过程中,乘客发现车厢窗台上的硬币长时间保持静止,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车内行走中的乘务员
B.车厢的窗台
C.铁轨
D.路边的树木
2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乙物质的密度ρ乙=4 g/cm3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3∶1
D.水的m—V图像应该在Ⅱ区域
22、在潮湿的地方比较容易找到蜗牛,据此小明认为“湿度可能会影响蜗牛的分布”。该步骤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和假设
C.设计实验
D.分析与论证
23、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此铁的质量大于棉花的质量
B.我国北方冬天的水管容易冻裂是因为水结冰后密度变小,体积变大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使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铁块从20℃加热至1200℃,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24、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s-8s内,甲、乙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25、某地区出现较长时间干旱,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___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下降遇到暖气流后吸收热量而_____为雨滴落地面。
26、图甲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得当地大气压等于______m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的压强;如图乙所示,当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纸会向中间靠拢,这是因为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______。
27、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其中准确值___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__。
28、相同环境条件下,物体的熔点______凝固点(填“大于”、“等于”、“小于”)。晶体熔化过程中要不断的_____(填“吸热”、“放热”),而温度不变。
29、护士测量某病人的体温如图所示,则病人的体温是____℃,接着护士没有甩过这支体温计就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发现体温计示数没有变化,则另一个人的体温不可能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图示温度值。
30、目前,新冠肺炎仍在肆虐,作为一名中学生,日常注意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为预防新冠肺炎病毒,小明每天回家中,都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75%酒精指的是酒精和水混合后,酒精所占体积比为75%。若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不变,则75%酒精密度为______kg/m3。(ρ水=1g/cm3,ρ酒精=0.8g/cm3)
31、在济青高速公路上,有如图所示的两个交通标志,它们所表示的意思是左侧“120”表示_________,右侧“240”表示_________.
32、如图,乒乓球从水里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在A位置时受到的浮力为FA,水对杯压强为pA;在B位置时受到的浮力为FB,水对杯底压强为pB,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A_______FB,pA_______p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3、把两个气球充满气,用细线把气球口扎紧,把细杆的两端放在离地面1米高的支撑物上,使木杆保持水平。用细线把两气球悬挂在木杆上,使两个气球的高度一致,相距约30cm,如图所示,两个气球静止时,用嘴向两气球中间吹气。
(1)可以看到的现象是,两个气球相互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
(2)本实验说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_____;
(3)航天中______(选填“飞机升力的产生”或“ 热气球升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34、光照在你正在完成的试卷表面发生的是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若其中一条光线的入射角为30°,则其反射角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0°。
35、云云同学在“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水沸腾时的图像。
(1)水沸腾前的情况是图甲中的 ___________(选填“a”或“b”)图。
(2)为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从图乙可知当地气压 _____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
(3)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丙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了,此时试管中的水 _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4)另外一个物理小组又进一步观察了水自然冷却的过程,他们根据本小组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像可知:
①做上述实验时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 ___________℃左右。
②根据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 __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降低”),且变化的速度越来越 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③根据上述规律,如果有一天你要让一杯奶茶快点冷却,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a.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b.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你认为方法 ___________更好。
36、我国“蛟龙号”(如图)载入潜水器下潜深度已突破7000m,世界领先。“蛟龙号”潜水器在某次下潜之前,用声呐向该海域的海底发出超声波,经过14s声呐接受到回声信号,“蛟龙号”从海水表面匀速竖直下潜到7000米深处,需3小时53分20秒的时间。(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求:
(1)该海域的深度为多少?
(2)“蛟龙号”的下潜速度是多少km/h?
37、如图所示,体积为V=300cm3的木块在绳子拉力F=1.5N的作用下完全浸没在水中,g=10N/kg,ρ水=1.0×103kg/m3,绳子重力不计,求:
(1)此时木块受到浮力;
(2)木块的重力;
(3)剪断绳子,木块静止时露出水面的体积。
38、一个瓶子,恰能装下1 kg酒精,用它去装满水,瓶和水的总质量为1.5kg (酒精=0.8×103 kg/m 3).
(1)这个瓶子的容积多大____?
(2)这个空瓶子的质量是多少_____?
39、处于主光轴上的物体AB经凸透镜后在光屏上成的像,请你根据图中给的条件画出凸透镜的位置。
40、在图中,分别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41、图甲是某物体运动时的s﹣t图象,请在图乙中画出它的v﹣t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