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2、根据《国旗法》国旗通用尺度定为五种,在必要时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而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是全国升降的国旗中最大的,旗长为5米、宽3.3米,通过观察图片信息可判断出天安门国旗杆的高大约是( )
A.10m
B.30m
C.60m
D.90m
3、如图所示为某一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行进路径。保持入射光不变,通过调整平面镜使反射光射向P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面镜应向右平移
B.调整平面镜后反射角和入射角不再相等
C.平面镜应逆时针转动
D.第二次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大
4、规格相同的塑料瓶装有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瓶液体质量较大
B.乙瓶液体质量较大
C.甲瓶液体密度较大
D.两瓶液体密度相等
5、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A.夏天太阳光经过树叶的空隙照在地面上会形成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
C.“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D.投影式电视屏幕通常都比较粗糙,这里利用了光的漫反射
6、下列关于长度单位的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0.55km=0.55km×1000m=550m
B.16cm=16×100cm=1600μm
C.290mm=290×0.001m=0.29m
D.9nm=9nm×10−9m=9×10−9m
7、下列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学生用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
B.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20min
C.今天教室里的气温约为37℃
D.汽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100m/s
8、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在杭州举行。在本届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201金、111银、71铜的历史最好成绩,《义勇军进行曲》在赛场被持续奏响。下列关于国歌奏响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乐曲声可以通过真空传播
B.乐曲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乐曲声是通过固体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D.现场观众是通过声音的音调来辨别出乐曲声是哪种乐器演奏的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演奏小提琴时,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音色
B.设置高速公路隔音墙是为了减弱噪音
C.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D.利用次声波可以有效的进行预警
10、一个瓶子最多装1kg水,用这个瓶子最多能装酒精的质量是( )
A.大于1kg
B.小于1kg
C.等于1kg
D.无法判断
11、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光屏
12、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乘组状态良好(如右图),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发射的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是运动的
B.发射的过程中,航天员相对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
C.船箭分离过程中,飞船相对火箭,火箭相对地面都是静止的
D.神舟十七号与空间站交会对接后,神舟十七号相对核心舱是静止的
13、下列有关中学生的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脚的长度约10cm
B.行走一步的距离约0.5m
C.步行的速度约15m/s
D.身高约为160dm
14、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是否跳动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②乙图实验中用到的物理方法为理想化模型法
③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④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
15、下列说法最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你正在答的试卷宽度约为27dm
B.中性笔从课桌上落到地面的时间约为9s
C.一支铅笔的长度大约为18cm
D.蜗牛爬行的速度约为1m/s
16、下列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6s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cm
17、二十四中学旁的红梅路人行道上,每到晚上悬挂在高处的灯筒在地面上投射出红花绿叶的美丽图案,彰显了常州城的浪漫情怀,称为城市又一网红打卡地,朱朱同学来到灯下欣赏,任由图案投射在身上,却只看到黑色的叶子,而几乎看不清花瓣的形状,那天她穿的衣服颜色是( )
A.红色
B.绿色
C.黄色
D.黑色
18、蓝鲸体长33 m,体重190 t,相当于33头大象或300多头黄牛的体重,它的一条舌头就有4 t.它的力气无比巨大,能曳行588千瓦的机动船,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曾出现过的最大的动物(提示:鲸能在水中自由地浮沉,表明鲸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近),其体积约为
A.2×102 m3
B.2×103 m3
C.2×104 m3
D.2×105 m3
19、把如图装碎冰块的试管插入装碎冰块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部分后,试管中的冰块将( )
A.能够熔化一部分
B.不能熔化
C.全部熔化
D.无法确定
20、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B.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重力
C.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
D.所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5N
21、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60°,若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当镜面绕入射点转动一个小角度,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改变( )
A.60°
B.30°
C.
D.2
2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加湿器通过雾化片高频振动将水抛入空气中形成水雾是液化现象
B.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
C.手影是通过光的反射形成
D.医学中“热谱图”是利用红外线敏感的胶片拍摄
23、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教室高约为6m
B.人正常步行速度为5m/s
C.正常人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约为70次
D.人的正常体温为39℃
24、乘客“刷脸”进动车站乘车,“刷脸”相当于给乘客拍了一张照片,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在“刷脸”的乘客是光源
B.乘客要使屏幕上的像变大,需远离“刷脸”机镜头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D.“刷脸”的乘客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25、在地球上,驾驶员利用“倒车雷达”来判断车与物体间的距离,利用了声可以传播______。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要利用激光,而不能用超声波,其中的道理是______。
26、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82.3 的数字,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_______;有一种新型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说出暗语就打不开,这种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7、停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停表所示的时间为_____s。
28、小颖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她用古诗中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为其作品配词,并联系物理知识作了注解,如“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___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是光的________现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中,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的 ________而成的像。
29、夏天在地上洒水可以降低温度是利用水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吸热的特点;向空气中喷酒水雾,可制造彩虹,彩虹是太阳光经水珠__________后形成的。
30、“忠州八景新景开,忠义之城请您来”,2023年9月27日,忠县皇华城考古遗址正式对外向游客开放,游客们乘坐的渡船缓缓靠近,站在船头欣赏着雾景中的皇华城,犹如进入蓬莱仙境,如图所示。以“渡船”为参照物,“皇华城”是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岛上“飘渺的雾”是__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31、某同学进行短跑训练,通过前一半路程速度为6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8m/s,则该同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m/s.
32、如果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密度之比为9︰4,乙的体积是甲的3倍,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________。质量、外形和体积完全相同的铁球、木球和铝球(ρ木<ρ铝<ρ铁),如果其中只有一个球是实心的,那么这个球一定是 ________球,同时空心部分最大的球是 ________球。
33、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分界面为______(选填“MN”或“PQ”),分界面的______方为水,入射角为角______(选填“1”、“2”或“3”)。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变______。
34、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试卷上的字,是因为光在试卷表面发生了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35、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选填“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2)如图乙所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
(3)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可以传声,在月球上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4)如图丁所示,在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36、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水槽内盛有适量的水。现将质量为1kg、横截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悬挂后让其浸入水中,当物体A露出其总体积的时,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为F1,如图甲所示;向圆柱形水槽内加水,水始终未溢出,当物体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为F2,如图乙所示。已知:F1:F2=2:1,g取10N/kg,求:
(1)物体A的体积;
(2)物体A的密度;
37、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1×10-2 m2的足够深的柱形容器内的水面上漂浮着一个圆柱形木块,木块重6N,密度为0.6×103 kg/m3,底面积为5×10-3 m2.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如果用一细线在容器底部将木块拴住,使木块刚浸没水中,则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多大?
(3)在(2)前提下,将底部阀门打开放水,问当放水深度是多少时,细线的拉力变为2N?
38、如图甲是西南大学校内的一座塑像,其基座结构类似于图乙和丙的模型。若A、B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其棱长分别是20 cm、30 cm,密度之比ρA∶ρB=3∶1。将A放在水平地面上,B放在A的上面,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 100 Pa(如图乙)。g取10 N/kg,求:
(1)图乙中,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
(2)物块A的密度;
(3)若将物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A放在B的上面(如图丙),要使B对地面的压强为2 800 Pa,应将物块B沿竖直方向切去几分之几。
39、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中,重5N的足球沿图示轨迹运动,在图中画出足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小球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请画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3)如图是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块,画出物块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40、如图中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斜面对A的作用力的示意图。
41、在图中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