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冻豆腐”又叫做“海绵豆腐”,它是将鲜豆腐冰冻后,再化冻,豆腐中的冰化成水全部流出后,内部就形成密布孔洞。在测火锅时汤汁就会进入孔洞,口味较好。小芳妈妈买来鲜豆腐打算将其制成冻豆腐,已知鲜豆腐质量600g,体积为500cm3,鲜豆腐中所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54%,冰的密度,g取10N/kg。涮火锅时海绵豆腐吸饱汤汁后,完好捞出,质量变为690g,正确的是( )
A.鲜豆腐的密度1.2kg/m3
B.冰冻后海绵豆腐内冰的质量276g
C.冰冻后海绵豆腐内能够形成的孔洞的总体积324m3
D.汤汁密度1.15×103kg/m3
2、如图甲是“探究某种物体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50℃时该物体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②熔化过程用了10min
③该物体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要小
④该物体在B、C两点时的温度相同,内能也相同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③④正确
3、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探测深海
B.敲瓶底火焰摇动
C.回声定位
D.超声波探查
4、 “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是赞美泉城济南趵突泉美景的佳句.其中“波涛声震大明湖”形容了泉水喷涌时产生的声音( )
A.音调非常高
B.音色非常美
C.响度非常大
D.节奏非常快
5、物体在离凸透镜15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像,则当物体距离凸透镜15厘米时,所成的像是( )
A.缩小的虚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放大的实像
6、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国产武装直升机甲、乙两个编队排列并保持“70”字样从天安门上空平稳飞过,如图所示( )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编队直升机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乙编队直升机是静止的
C.以甲编队直升机为参照物,乙编队直升机是静止的
D.以乙编队直升机为参照物,甲编队直升机是运动的
7、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壁会变黑,这一变化中组成灯丝的物质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和凝华
B.汽化和凝固
C.升华和凝固
D.升华和凝华
8、如图是某校园监控摄像头,从安保室电脑上可以看到此摄像头拍摄的学生出入校园的画面,摄像镜头与下列设备所用镜子相同的是( )
A.汽车观后镜
B.穿衣镜
C.照相机
D.近视镜
9、下列关于生活现象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噪声监测仪既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又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B.图乙: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图丙: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图丁: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0、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 |||
酒精 | 0.8 | 干冰 | 0.4 |
煤油 | 0.8 | 冰 | 0.9 |
水 | 1.0 | 铝 | 2.7 |
水银 | 13.6 | 铜 | 8.9 |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密度大
D.相同质量的实心铝块和铜块,铝块的体积较大
11、周日做完作业,小军和小丽同学相约在岐江河畔练习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在某段路面上是小军骑车、小丽慢跑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小军做匀速直线运动
B.以道路上的路灯为参照物,小丽总是静止的
C.第5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
D.0~5s内小军比小丽所走的路程多
12、估测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本长约26dm
B.一大瓶5L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kg
C.仁寿的冬天的最低气温约为20℃
D.升国旗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4min
13、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装1kg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酒精
B.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此铁的质量大于棉花的质量
C.油比水轻,能漂在水面上,是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D.玉石雕刻成精美的玉石工艺品,密度会变小
1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车的速度为
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丙车向东运动
C.乙、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1∶4
D.若乙、丙运动的路程之比为3∶5,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5
15、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为39.5℃
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
C.人的心跳频率大约为1.2Hz
D.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强级为60dB﹣70dB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洗热水澡时,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40℃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35℃
D.-6℃读作“摄氏零下6度”
17、如图所示,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方向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运水稻的车辆是静止的
B.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C.如果以运水稻的车辆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D.如果以运水稻的车辆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
18、前几年在土耳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致使一万多人丧生,有关人士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你认为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大声呼救
B.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
C.见缝隙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D.用硬物敲击废墟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19、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其速度可达35m/s;水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其速度可达108km/h;空中飞得最快的是尖尾雨燕,其速度可达5km/min。如果让这三种动物一起比赛,冠军是( )
A.猎豹
B.旗鱼
C.尖尾雨燕
D.无法比较
20、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
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C.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其中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D.质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21、在第二十二届中部农博会上,我省以食用菌品牌产品为主体参展,160多个食用菌产品集体“亮相”,彰显“沃野中原生态农业”的河南农业品牌整体形象,如图所示是小明在会场用数码相机(焦距不变)先后拍摄的同一个新品种花菇的两张照片,结合图片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的镜片属于同一类透镜
B.甲照片中花菇的像是缩小的,乙照片中花菇的像是放大的
C.拍摄乙照片时,相机应适当靠近花菇,镜头向外伸
D.拍摄乙照片时,相机应适当远离花菇,镜头向外伸
22、下面的图像属于非晶体熔化现象的是( )
A.
B.
C.
D.
23、如图为工人用水泥砖块铺修地面的情景,下列对于工人手中所拿砖块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长度约为70cm
B.宽度约为10cm
C.质量约为10kg
D.密度约为1×103kg/m3
24、“京中有善口技者”,精彩绝伦的口技表演,模仿的是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量
D.音调
25、学校升旗仪式上,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旗子就会徐徐上升,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个____________滑轮,它能改变力的方向,但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省力.
26、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27、现有a、b两个小球,分别由ρa=4g/cm3、ρb=5g/cm3的两种材料制成,两小球质量之比为ma:mb=6:5。体积之比为Va:Vb=3:4,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则___________球是空心的;若将此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装上水,则该球实心部分的质量与所加水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8、有时,在教室的黑板上出现“反光”现象,使我们看不见黑板上的字,这是属于光的________反射现象.
29、小花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为 800℃,碘的熔点为 113.7°C ,要观察“碘升华”现象应采用图______(选填“甲”或“乙”)方式加热,另一加热方式碘容易发生_____(填物态变化,下同);停止加热后," 碘锤” 中的碘蒸汽会发生_____。
30、在校秋季运动会上,九(1)班男生参加4×100m接力赛中出现了接力棒掉棒现象,痛失了取得优异成绩的机会.事后同学们总结认为:掉棒的主要原因是参与交接棒的两位同学交接棒时速度没有达到相等.也就是说当以一个同学为参照物时,另一个同学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时才能最佳的完成交接棒
31、甲乙两物体质量比是1:3,其中甲物体的重力是200N,则乙物体重力是______N,甲物体的质量比乙物体质量少______kg。()
32、小立把喝去一半的矿泉水瓶拧紧盖子正放在桌上,小王走过来把瓶子倒放在桌上,则瓶内的水对瓶底部的压强_____,瓶子对桌面的压强_____(填不变、变大、变小)。
33、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近视眼镜由凹透镜制成,其对光线有___________作用;工人常用重垂线检测墙面是否竖直,因为重垂线利用了重力方向总是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嬉戏时不要用力推搡同学,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易使同学摔倒。
34、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民用客机。客机起飞时,乘客上身会紧贴在座椅靠背上,是因为乘客具有 ______。机翼被设计成“上凸下平”的形状,是利用流体压强的特点,即: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______,获得的升力。
35、为了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如上图所示,小丽等同学将一块通电的小音乐芯片用细线系好放在注射器中。再将活塞推到底端,用橡胶帽封闭注射口,然后用力向上拉活塞,分辨听到的音乐声的变化。请你思考回答:
(1)实验中小丽同学把活塞推到底端,并用橡胶帽封闭注射口是为了________;小丽向上拉活塞时,听到注射器中音乐芯片声音的响度将会_______(“变小”或“变大”)。
(2)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空气越稀薄,传递声音的能力______(“越强”或“越弱”),由此可以推理得出___________。
36、甲、乙为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上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与切去部分高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的密度为。求:
(1)圆柱体甲的高度为多少cm?
(2)当切去部分高度为5cm时,圆柱体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Pa?
(3)当切去部分高度为时,圆柱体甲、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均为
,
的值为多少Pa?
37、下表是福州至厦门D6201次动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
车站里程/km | 到站 发车时刻 |
福州0 | 7∶12 |
莆田105 | 7∶54 7∶56 |
泉州174 | 8∶17 8∶19 |
厦门276 | 9∶02 |
(1)列车从福州到泉州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2)列车在8∶18的速度多大?
38、如图所示,一密度均匀、质量为6 kg、底面积为600 cm2的长方体木块漂浮在静止的水面上。已知ρ水=1.0×103 kg/m3,g=10 N/kg。求:
(1)水对木块产生的浮力大小。
(2)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3)水在木块下表面上产生的压强大小。
39、如图所示,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完成光路图。
40、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 )
41、如图所示,烛焰P向四处发光,一些光经平面镜发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引起视觉。请补全光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