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盆地的是 ( )
A.柴达木盆地 B.塔里木盆 C.准噶尔盆地 D.吐鲁番盆地
2、江苏气象微博2021年12月28日发布的冷空气到货时间图萌翻了众人。跨年寒潮启动,除断崖式降温外江苏各地还伴有较强雨雪天气。读图(曲线示意冷空气行进方向),完成问题。
【1】导致江苏各地气温纷纷“跳水”的气象灾害是 ( )
A.
B.
C.
D.
【2】冷空气的行进路线是 ( )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南向北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东向西
3、关于我国的地形、地势的特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 山区面积广大
C. 地形复杂多样 D. 我国西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4、导致贵州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①山高坡陡,地表崎岖 ②毁林开荒 ③降水集中 ④干旱等灾害性天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某同学到新疆旅游,观看民族风俗表演。下列最能够体现当地民族风俗的是( )
A.
B.
C.
D.
6、成语“得陇望蜀”中的“陇”和“蜀”分别指的是
A.陕西、山西 B.甘肃、四川
C.湖南、湖北 D.江西、安徽
7、关于我国四大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表起伏最小的是青藏高原 B.千沟万壑的内蒙古高原
C.地形崎岖的是云贵高原 D.雪山连绵是黄土高原的景观
8、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 )
A. 西半球、南半球 B. 西半球、北半球
C. 东半球、南半球 D. 东半球、北半球
9、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其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到中国,采用的运输方式是:( )
A.管道运输 B.铁路运输 C.海运 D.公路运输
10、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东南沿海地区围海造陆,扩大耕地面积
B.江西鄱阳湖兴修水利,增加水田面积
C.东北平原地区发挥科技优势,提高粮食产量
D.内蒙古高原开垦土地,增加粮食产量
11、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合作的基本模式是
A. 前厂后店 B. 前店后厂
C. 外向型经济 D. 劳动密集型经济
12、(题文)下列农作物的主要分布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甜菜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B. 油菜主要集中在黄河下游各省
C. 花生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 D. 甘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13、关于北方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河流一般只有夏汛,没有春汛
B.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C.北方地区以陆路运输为主
D.北方地区降水一般在 800mm 以下
14、下列水果,主要产于北方地区的是( )
A.香蕉 B.柑橘 C.苹果 D.芒果
15、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一线是我国 ( )
A.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D.第一、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16、下列河流与注入的海洋组合,正确的是( )
A. 珠江-南海 B. 长江-黄海 C. 黄河-东海 D. 黑龙江-渤海
17、下列语句中,描述南方地区的是( )
A. 大漠黄沙驼铃响 B. 四序有花常见雨
C. 旱地麦浪泛金黄 D. 青稞美酒飘哈达
18、我国陆地面积与整个欧洲的面积差不多,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
A.美国、加拿大
B.俄罗斯、加拿大
C.俄罗斯、巴西
D.美国、巴西
19、河湖广布,水田连片,淡水渔业发达,有“鱼米之乡”之美称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成都平原
20、与俄罗斯相比,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表现在( )
A.东西跨度大,海陆兼备
B.有漫长的海岸线,岛屿众多
C.陆上疆界线长,邻国众多
D.纬度较低,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接收的热量多
21、实行计划生育,控制_______,提高_______,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22、我国领海的宽度是 。
23、从耕作制度来看,东北平原______,长江中下游平原______。
24、我国地势第一、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是_______。
25、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26、中国农作物的熟制
温度带 | 范围 | 耕作制度 | 主要作物 |
热带 | 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 | ____ | 水稻、热带经济作物 |
亚热带 | 秦岭一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 ____ | 水稻、冬小麦、亚热带经济作物 |
暖温带 | 黄河中下游大部和新疆南部 | ____ | 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 |
中温带 | 东北和内蒙古大部、新疆北部 | ____ | 春小麦、亚麻、大豆、甜菜 |
寒温带 | 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 ____ | 春小麦、马铃薯 |
青藏高原高寒区 | 青藏高原 | ____ | 青稞 |
27、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 ;二是 。
28、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的分布以( )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 )和东北地区。
29、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 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30、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点是总量 ,人均 。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小龙虾一般生活在淡水湖泊当中。江浙一带是我国最早进行小龙虾养殖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江浙一带务工的四川人发明了麻辣小龙虾的吃法。伴随务工人员季节性返乡,麻辣小龙虾迅速向西传至川渝等地。如今,稻田养虾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龙虾养殖方式。
材料2:下图为“小龙虾养殖区扩散示意图”
(1)图中小龙虾养殖区主要位于____流域,这里河流、____众多,是养殖小龙虾的理想场所。
(2)川渝地区的居民喜食____口味的小龙虾,是由于这里地处我国____盆地,气候____(“干旱”或“湿润”)。
(3)稻田养虾的养殖方式,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水资源、____资源,节省农业生产成本和空间,既为小龙虾提供了理想的栖身之所,又有利于水稻的增产,属于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模式。
32、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灾害往往“祸不单行”, __________ (填自然灾害名称)在山区,洪涝往往可能引发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图中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 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 M 点,①②③④四条逃生线路,其中最安全的是______。
(3)防灾减灾工作特别重要,图甲所示的是地震的避灾方法, 发生地震时如果 不能及时撤离,应该躲避在__________。
33、读“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濒临的海洋①____;⑤____;岛屿③____;④____;
(2)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和最东端位于____(填写字母及省级行政名称);最西端位于____(填写字母及省级行政名称);既是“彩云之南”又是我国民族成份最多的省区是C____。成语“秦晋之好”中的“秦”指的是图中D____,“晋”指的是图中的E____,两省区以____河为界。
(3)我国的邻国⑧____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⑩____(国家)人口仅次于中国。
34、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如果来一趟穿越之旅,无论选择哪个方向,都能欣赏到丰富多彩的地理景观,感受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界线①是四大地理区域甲和丁的分界线,确定界线①的主导因素___________;甲、乙两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该线南北两侧自然和人文差异明显,请举例说明该分界线的地理意义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条)。
(2)如果沿东经106°经线由北向南旅游,结合自身感受和所学内容,描述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
(3)沿东经106°经线的地形剖面图中A位于___________(地形区),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A地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____________。
(4)结合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归纳我国地势特点____________。
(5)成都与上海都位于北纬30°纬线附近,都属于___________气候,比较成都与上海冬季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差异: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
35、读下面气温曲线图及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1)A、B、C、D四地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____;读图可判断A地位于________带,D地位于________带。
(2)A、B两地中属于终年多雨的是________;冬季多雨的是________。
(3)读图可判断甲地气候类型是_____ __________;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主要分布在____ ___________。
(4) C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 __ ____;C地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____ ______ 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