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黄冈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一个实验小组在实验室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 2、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雨后天空的彩虹

    B. 碗中筷子“折断”

    C. 墙上的手影

    D. 物体在水面上的倒影

  • 3、实验探究主要包含问题、证据、解释和交流四个环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属于提出问题环节

    B.“实验记录平面镜成像距离数据”属于交流评估环节

    C.“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属于收集证据环节

    D.“组间分享实验结论,探讨优化方案”属于解释证据环节

  • 4、如图是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冒“白气”时的情景,对于这种“白气”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雪糕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空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C.“白气”飘的方向应该如图甲所示

    D.“白气”是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

  • 5、水银体温计在测人体温度时,随着水银液柱的上升,体温计中的水银(  )

    A.温度不变

    B.质量变大

    C.体积变小

    D.密度变小

  • 6、谚语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下列谚语中有关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 7、关于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是街头路口的反光镜,它是凸面镜

    B.图乙中,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C.图丙中,发生漫反射时,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图丁中,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它的目镜和物镜的作用都相当于凸透镜

  • 8、小明坐在行驶的高铁列车上,若说他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铁轨

    B.路边的树木

    C.小明乘坐的列车

    D.身边走过的乘务员

  • 9、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古诗词和歌曲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B.“忽然月羞躲云中,原是晚云遮明月”,其中以“云”为参照物,“月”是静止的

    C.“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青山”运动是以“竹排”为参照物的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运动是以舟上的人为参照物的

  • 10、自然界中有许多有趣的光现象,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空游泳池中注水后,看起来变浅了

    B.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

    C.开凿隧道时,工人们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D.雨后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

  • 11、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一款新药在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年以上。研发新药经常是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所以研究人员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现有药物的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横线上的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 12、如图是抚顺玉龙溪景区多名游客将雪圈连在一起共同下滑的情景。坐在前面雪圈上的乘客感觉自己正顺山坡而下,坐在后面的乘客感觉前面的乘客静止不动,前后乘客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树木和雪圈

    B.地面和树木

    C.树木和地面

    D.雪圈和地面

  • 13、认识物理量是学习物理的重要内容,是一个个物理量编织了整个物理体系,下列物理量与单位符号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温度——℃

    B.时间——s

    C.长度——m

    D.质量——mL

  • 14、如图所示,是某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个途径实现的(  )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改变声音的音调

  • 15、下列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用激光能在钢板上打孔,是因为激光具有能量

    B.医生用超声波粉碎病人体内的结石,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C.用绿光照射全身白毛红眼睛的小白兔,会看到毛是绿色的,眼睛是黑色的

    D.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超声波等信息可以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是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

  • 16、小兰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五次测量同一本书的宽度,测量值分别为:12.42cm、12.43cm、12.43cm、12.20cm、12.44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1cm

    B.5次测量是为了减小误差

    C.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12.428cm

    D.应该去掉数据“12.20cm”,是为了减小误差

  • 17、将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画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大致图像如图所示。若在该实验的过程中,用风扇对酒精棉吹风,下列最能合理反映此时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 18、下列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接近实际的是(  )

    A.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25℃

    B.你现在考试的教室内声音的强弱相当于0分贝(dB)

    C.当外部环境(或条件)改变时,水在 90℃时也会沸腾

    D.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0 m/s

  • 19、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差异很大.在一根很长的自来铁水管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三次敲击声,请判断传来的三次响声的介质按照先后依次是

    A.水、空气、铁

    B.铁管、水、空气

    C.水、铁管、空气

    D.空气、水、铁管

  • 20、古人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吟出“柳絮飞来片片红”的诗句,洁白的柳絮这时看上去却是红色的,这是因为柳絮(       

    A.发出红光

    B.发出红外线

    C.反射夕阳的红光

    D.吸收夕阳的红光

  • 21、拿一张硬纸片,让它从一木梳上很快地划过去,再让它慢一点从同一木梳上划过去,两次用力大小一样,则两次发出声音的特性一定不同的是(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音色和响度

  • 22、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鉴别一个实心的金属球到底是不是铁做的,只需测出它的密度即可做出准确的判断

    B.飞机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大、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

    C.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所以发生火灾时为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

    D.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为了演员的人身安全,房屋构件的道具常利用密度较大的材料

  • 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礼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B.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式,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小孩的声音,这样能够使声音音调变高

    C.广播里播放“考生开始答题”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同学们耳朵的

    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而次声波不可以传递信息

  • 24、下列对教室里有关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广播播放“考试正式开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老师在室内讲话比操场上响亮,因为室内讲话声音的频率低

    C.打开教室门窗,加快空气流动,可减弱马路上的噪声

    D.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小明在游戏中把乒乓球压瘪了,但没有破裂,则球内气体质量_____,密度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6、特种兵作战时穿着消音靴。作战消音靴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他们在越野拉练时能听到指战员下达的各种口令,声音是通过 _______传到战士们的耳中。

  • 27、如图所示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车上木人敲一下鼓,走十里,敲一下锣,人们根据声音的______不同,辨别是鼓声还是锣声,从而确定行驶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能传递______。夜晚当人们觉得鼓声和锣声吵时会关窗,这是在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 28、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8.5℃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 29、在测量的时候,要先根据实际情况估计测量范围和确定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然后再根据要求选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图所示是三种测量长度的工具,它们的分度值依次是.工人在给教室窗户安装玻璃时,需要测量窗户的长和宽,他应该选用图中的测量工具__________(填序号).

  • 30、船闸利用的是____原理,生活中应用这一原理的事例还有__________(列举一例)。载重不变的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它受到的浮力会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船会__________(填“上浮一些”或“下沉一些”)。

     

  • 31、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合______nm。

  • 32、在白纸上写有红色的字,在暗室中用绿色的光照射它,看到的是绿纸上写有   颜色的字,如果用红光照射它,看到的字将   (更清晰/不清晰).

     

  • 33、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A音叉时,与B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被弹开,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_______

  • 34、将注射器的出气口封住,使注射器内的气体不能跑出来,现将活塞向里压,则这时被封气体的质量__________,气体的密度将__________(均选埴变大"“变小"不变")。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小明利用1mL的轻质注射器等器材组成图示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

    (1)把注射器活塞推至针筒底部,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刚开始滑动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N,为得到活塞横截面积,需要量取的有刻度部分长度为L=______cm;

    (2)考虑到摩擦因素,小明取下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稳定时的示数为0.4N。此过程中活塞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______

    (3)利用以上数据可计算出大气压强是______Pa;

    已知实验时实为1标准大气压,则造成该偏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4)小明发现:如果在针筒内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将气体封闭起来,在推活塞的过程中,越推越费力,由此小明猜想:其他条件一定时,封闭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用一个20mL的注射器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后连接到胎压计上,通过推拉活塞,测得数据记录如表:

    V/mL

    4

    6

    8

    10

    12

    p/kPa

    120

    80

    60

    48

    40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封闭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数学关系式为:p=______(不要求换算和书写单位),当小明不推拉活塞时,注射器内的空气体积为______mL。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装置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细绳。10s内将总重为6N的钩码匀速提升了10cm,拉力的大小如图所示,则提升钩码的过程中,求:

    (1)绳子自由端拉力做的功;

    (2)绳子自由端拉力做功的功率;

    (3)额外功的大小;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37、如图所示,用F=10N的水平拉力拉着物体A沿水平拉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10s时间运动了2m。在此过程中,求:

    (1)画出A的受力示意图;

    (2)A匀速运动的速度;

    (3)拉力F所做的功;

    (4)拉力F做功的功率。

  • 38、一质量为30kg的小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用10N水平拉力拉小车时小车未动,用更大的力拉小车,使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5%g=10N/kg)求:

    (1)小车重力为多少?

    (2)小车受到地面支持力为多少?

    (3)10N水平拉力拉小车,小车未动时,小车受到的阻力有多大?

    (4)小车运动时,当水平拉力为多大时,小车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是汽车驾驶员考试中科目二的一个考核点。如图所示,汽车停在斜坡上,重心已给出,请画出汽车此时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 40、如图,小雨用激光笔对着水槽中的水面O处照射。在水槽底部A处形成了一个光斑。请作出激光笔发出的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图。

  • 41、经凸透镜折射后,右侧的两条光线如图所示,请作出凸透镜左侧对应的两条光线.

    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