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萍乡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如图所示,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因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2、如图所示,某市民正站在平面玻璃制成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地铁到站后,安全门向两侧打开,该市民在左右两侧安全门中成像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在两侧玻璃门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B.在两侧玻璃门中各成半个像

    C.在两侧玻璃门中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间的距离逐渐变远

    D.在两侧玻璃门中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重合且位置不变

  • 3、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

    B.该液体密度为

    C.该液体密度为

    D.的该液体质量为

  • 4、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进行加油时,若战斗机2s内飞行了400m,则加油机的速度是(  )

    A.100m/s

    B.200m/s

    C.300m/s

    D.400m/s

  • 5、雨过天晴,荷叶上散落着许多水珠,它们大小不一,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晶莹剔透,如图所示。透过水珠看叶片,叶片上的纹理变粗了。此时水珠相当于一块(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玻璃板

  • 6、同学们在练习单位换算时有如下解法,下列计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5.2m=5.2m×100=520cm

    B.5.2m=5.2m×100cm=5.2×102cm

    C.5.2m=5.2×100cm=520cm

    D.5.2m=5.2÷1000=5.2×10-3km

  • 7、下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纯水

    1.0×103

    0.9×103

    煤油

    0.8×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8.9×103

    水银

    13.6×103

    11.3×103

    A.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

    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D.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 8、深圳夏天地面温度有时高达,小深认为洒水车刚洒过水的地面会比较凉快,便马上跑过去,却感觉更闷热了。以下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太阳光照着大地,大地吸收热量

    B.地面的水蒸发使地面温度更高

    C.地面上方的水蒸气遇到小深皮肤发生了液化现象

    D.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上升,使环境湿度更大

  • 9、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B.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 10、小王将一个橘子和两个鸡蛋分别放在已调平天平的左右两盘中,天平恰好再次平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出这个橘子的质量约为(  )

    A.

    B.

    C.

    D.

  • 1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速度比光速快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快

  • 12、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越短,钢尺振动得越快,响度就越大

    B.乙图:乒乓球被发声的音叉弹开表明音叉在振动,此处用到了理想实验法

    C.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丁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听到闹钟声音变小,根据现象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 13、下列几幅漫画各对应一句成语。关于成语中蕴含的光学原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凿壁偷光”--光的折射

    B.   “井底之蛙”--光的反射

    C.   “猴子捞月”--光的折射

    D.   “杯弓蛇影”--光的反射

  • 14、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  )

    A.水滴容易透过阳光

    B.水滴会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

    C.水滴蒸发,带走叶子的热量

    D.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子烫焦

  • 15、为提高新冠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河南商丘拟耗资1.35亿元建设永久性方舱。下列关于建造者描述合理的是(  )

    A.建造者步行速度为10m/s

    B.建造者的身高为170dm

    C.建造者的体温约为36.5℃

    D.建造者质量为60g

  • 16、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了径向快速交会对接。对接成功后(如图),取下列哪个为参照物,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是运动的(  )

    A.地球

    B.天和核心舱

    C.天舟二号货运飞船

    D.天舟三号货运飞船

  • 17、小聪对身边事物的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dm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5g

    C.初中学生跑完100m约用时7s

    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

  • 18、小京从商店买了1斤鸡蛋共9个,用电子秤测其中一个鸡蛋的质量为55,关于“55”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千克

    B.克

    C.毫克

    D.微克

  • 19、使用蓝牙耳机播放音乐时,为了保护听力,需要适当调小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频率

    D.响度

  • 20、如图所示,小明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前后两次鼓面发出的声音(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速度不同

  • 2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唐朝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描写雪景的诗句。雪的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液化

    C.汽化

    D.凝华

  • 22、2023年10月24日“霜降”到来,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霜降”节气中“霜”的形成是(  )

    A.升华现象

    B.汽化现象

    C.凝华现象

    D.液化现象

  • 23、2023年9月8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在杭州西湖涌金公园广场举行。根据图片信息,对杭州亚运会火炬的长度估测合理的是(  )

    A.30mm

    B.30cm

    C.70mm

    D.70cm

  • 24、为避免教室内学生上课时受到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方法有效、合理的是(  )

    A.在教室周围植树

    B.老师讲课声音大一些

    C.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身高1.70m的小明同学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他镜中的像高 ___________m。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___________m。

  • 26、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从长期来看,火星是一个可供人们移居的星球。火星和地球的体积之比为3:20,质量之比为1:10,则火星和地球的密度之比为_____

  • 27、小明坐在小船上随河水漂流,小明相对河岸是______的,相对______是静止的。

  • 28、一般物体都是热胀冷缩的,小名在研究水的热膨胀时,取一些水放在可直接测量液体体积和温度的容器中,给水缓缓加热,获取容器中水的以下数据:

    温度t/℃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体积V/ml

    100

    98.9

    98

    97

    96

    97.1

    97.9

    99

    100.1

    101

    102.2

     

    (1)通过分析以上的实验所得到的数据,请把你初步得出的结论写在下面的横线中:_______________

    (2)通常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___________。不用水作为测温物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 29、(1)如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______,从而说明声音的产生,这用到了______法的研究方法;若在月球上做此实验,______(会/不会)看到上述实验现象。

    (2)实验中学有一个150m×80m的操场,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S2(如图),高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两音箱发出的声音在甲、乙、丙、丁四处(他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点处是______(甲和乙、甲和丙、乙和丁、丁和丙)

  • 30、如图,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里的空气,发现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了。由此可推理得出______

  • 31、炎热的夏天,人们吃冰棍能够解暑。冰棍进入口腔之后会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冰棍要_____热量。

  • 32、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改变物体的_____②改变物体的_____

  • 33、图甲中,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声波能传播______的道理;图乙中,发声的扬声器能让旁边的烛焰不停晃动,说明了声波能传递______

  • 34、如图是小宇家的照明电路的部分电路图.

    (1)该电路中接错的元件是:_____(填写元件符号名称)

    (2)一天小宇发现灯L不亮了,而灯泡没坏.于是他闭合开关S1,用测电笔分别测试a、b……f各点,发现测试a、b、c三点时测电笔氖管发光,而测试d、e、f时不发光.这说明_____两点间发生了_____,于是他很快修好了该电路.

    (3)星期六晚上,小宇正在家里看电视,突然电灯、电视机都停止工作,聪明的小宇立刻用测电笔进行测试,他测出家里的插座的两个孔都能使氖管发光,小宇感到很纳闷.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其原因可能是_____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小爽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调整器材高度,使烛焰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______,目的是______

    2)如图所示,蜡烛和光屏之间的距离为45cm,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向蜡烛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又会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 (选填 “放大”或“缩小”)的像

    3)随着蜡烛不断燃烧,蜡烛在光屏上的像_______选填(“向上” 或 “向下”)移动。

    4)如果换一个更薄的凸透镜,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移动适当距离,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如图所示,护林员为了看清一处山洞内的情况,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向山洞中P点。

    (1)请你通过作图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并通过计算标出反射角的度数(写出计算的过程);

    (2)试求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

  • 37、长征五号属于采用液氢、液氧和煤油作为主要燃料的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在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芯级达到最大直径——5米。其起飞重量约850吨左右。为长征五号运输的是中国航天科工四院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最大吨位可以超过1000吨的重型平板车。此重型平板车是目前全球承重达到最大吨位的平板车。如图所示是长23米,宽10米,大小相当于一个篮球场,每辆平板车拥有128个轮胎,每个轮胎直径为1310mm,轮胎宽度400mm,车在载重状态下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长度恒为50mm,平板车自身质量为192t,车前后可分别设有驾驶室。此重型平板车可以做到多模式转向和多车协同作业。在运输过程中,这款平板车可以做到原地180°的旋转和45°前后翻转,也可以实现车并车即多车运载,尤其在运输大型船舶的时候,载重量在多车机械组装或者自由组合的情况下可达到50000吨以上。

    (1)平板车的重力为多少?

    (2)平板车空载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3)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轮胎处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这是通过限定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的压力来控制货车对路面压强的大小。若要运输质量为2400t的大货船,需要几辆平板车组合使用?此时平板车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少?

  • 38、某司机驾驶汽车以72 km/h的速度匀速直线向高山的方向驶去,司机在鸣笛4s后听到了鸣笛的回声。问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高山的距离有多远?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如图所示,小球沿着斜面下滑,画出图示中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 40、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度数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 41、在图中画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