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泰安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 2、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 3、如图所示,一木块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A所受的重力为G,水平桌面对A的支持力为,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G大于

    B.小于

    C.G是一对平衡力

    D.G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4、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2km/h

    B.教室门框的高度约为5m

    C.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为40℃

    D.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g

  • 5、挂有钩码的弹簧测力计悬挂在垂直升降的电梯中,随电梯从1楼直接上升到6楼过程中,用照相机对测力计示数进行记录。图1是电梯静止时弹簧测力的示数,则图2所示的示数时,电梯处于(  )

    A.静止状态

    B.加速上升

    C.匀速上升

    D.减速上升

  • 6、在刚结束的校运动会赛场上,学校的优秀通讯员小红同学跟随同班的运动员一起跑起来并用手机同步拍摄该运动员,从而实现拍摄完美的视觉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手机为参照物,操场周围的观众是静止的

    B.以手机为参照物,终点处的裁判是运动的

    C.以小红同学为参照物,操场的跑道是静止的

    D.以操场周围的观众为参照物,比赛中的运动员是静止的

  • 7、国庆节期间,小郭和小华分别乘坐甲、乙两辆车外出旅游。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10s~20s内,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第15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C.乙车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10m/s

    D.0~10s内,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 8、某辆汽车在高速路上正常行驶30s后,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70 m/s

    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70 km/h

    C.行驶3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0 m/s

    D.行驶3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0 km/h

  • 9、中国已成为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全球最大的应用市场,如图所示是送餐机器人工作时在水平直线轨道上匀速前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餐盘受到的重力和机器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机器人对地面压力与地面对机器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餐盘受到平衡力作用

    D.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匀速前行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 10、科技感、未来感是杭州亚运会的一大亮,点。如图是智能机器人和人的互动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能区分机器人和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的音色不同

    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 11、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抽去真空罩中的空气,闹钟声音变小

    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 1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B.假如你和小华同时登上月球,你们俩之间可以直接面对面谈话,而不需要其他设备

    C.上课时,教室外面高音喇叭放出的歌声不是噪声

    D.中考期间,要求考场周围禁用高噪音设备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13、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现象属于凝固的是(  )

    A.立春,冰雪消融

    B.寒露,露珠晶莹

    C.冬至,千里冰封

    D.霜降,霜挂枝头

  • 14、池水看起来很“浅”,实际较深,能解释这种现象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 15、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笛子演奏出动听的声音是笛子振动产生的

    B.声速大小只与介质种类有关

    C.不能听到真空罩内手机的来电铃声,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D.真空中的声速是340m/s

  • 16、下列与我们使用的物理课本有关的估测值与真实值相符的是(  )

    A.质量约为250g

    B.宽度约为6cm

    C.课本封面的面积约为50cm2

    D.课本从课桌上掉落到地面的时间约为20s

  • 17、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社会,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6℃

    B.一个鸡蛋的质量是50g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D.初中物理教材的长度约为26dm

  • 1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分别装满酒精和水(已知ρ酒精ρ),在两个容器中分别放入实心金属块A、B,使其浸没在液体中,溢出的酒精和水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mA=mB则一定ρAρB

    B.若mA=mB则一定ρAρB

    C.若mAmB则一定ρA=ρB

    D.若mAmB则一定ρAρB

  •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虚像能用眼睛观察到,也能用光屏接收到

    B.实像能用眼睛观察到,虚像不能用眼睛观察到

    C.当凸透镜成虚像时,凸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D.虚像可以由反射形成,也可以由折射形成

  • 20、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等于30°

    B.的右边是玻璃

    C.'是界面

    D.折射角等于50°

  • 21、如图所示,关于声的利用实例中,不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觅食

    B.倒车雷达

    C.医生用B超查病

    D.超声波清洗眼

  • 22、下列对一名中学生相关数据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身高约为160mm

    B.质量约为50kg

    C.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3.6m/s

    D.1min脉搏跳动的次数约为10次

  • 23、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文中词句与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  )

    A.“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B.“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D.“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

  • 24、《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学生喜爱的一档综艺节目。“飞花令”环节是该节目的亮点,下列对“声”的飞花令诗句描述正确的是(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物体不需要振动就能产生风雨声

    B.“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听见泉水声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

    C.“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听不见机杼声是因为声音的音调太低

    D.“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马车声的传播速度等于马车行驶速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一块冰块熔化成水后,质量比为______;体积比为______。(ρ=0.9×103kg/m3

  • 26、北方生长的针叶林,叶子细小可减小液体的_______,从而减慢水分蒸发,以适应干燥的环境;南方生长的阔叶林,叶子宽大,可加快水分蒸发,蒸发时会_________,以适应高温的环境。

  • 27、筷子斜插入水中的部分看上去向   (上/下)“弯”,这是因为光线从   中斜射入   时发生了光的   现象的原因.

     

  • 28、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或“B”);测量的结果为______cm。

  • 29、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 30、如图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如图甲所示,将小桌放在海绵上,如图乙所示,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如图丙所示,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砝码。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_____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里用到的主要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比较___________ 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 31、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_____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_____的.

  • 3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人头发的直径约为0.07mm=_______μm=_______nm;

    (2)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m=_______km;

    (3)72km/h=_______m/s;

    (4)4m/s=_______km/h。

  • 33、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m的上空飞行,若湖水深为5m,则小鸟在湖中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   ,若水面上涨2m,则像到水面的距离   ,像的大小将会   (变大、变小或不变).

     

  • 34、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作用点在物体的________上。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下图中能大致反映小球运动情况的是______

    A. B.       C.       D.

    (2)已知图甲中,AB段的平均速度为v1BC段的平均速度为v2CD段的平均速度为v3,则小球从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v=______;(用v1v2v3表示)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小组同学从老师处借来了光电测速仪,它能测出小球的瞬时速度。正确操作后,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小球经过BCD点时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B=1.2m/s,vC=2.4m/s,vD=3.6m/s。其余所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根据下表数据,请你推测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______s到达E点(图甲中未画出)时的速度为6m/s;

    路程/m

    运动时间/s

    经过某点时的速度m/s

    sAB=0.3m

    tAB=0.5s

    vB=1.2m/s

    sAC=1.2m

    tAC=1s

    vC=2.4m/s

    sAD=2.7m

    tAD=1.5s

    vD=3.6m/s

    (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tAE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路程sAE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______v2。(选填“>”“<”或“=”)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如图所示,A、B两物体用细线相连浸没水中,此时两物体恰好处于悬浮状态;细线的质量、体积忽略不计;已知正方体A的边长为10cm,且A的上表面距离水面2cm,物体B的体积为200cm3,物体B的质量为0.4kg;(水的密度ρ=1.0×103kg/m3g取10N/kg)求:

    (1)正方体A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2)物体B受到细线的拉力;

    (3)剪断细线后,物体A静止时,A受到的浮力。

  • 37、作图与读数

    1作出图甲中正在空中飞行的足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图乙中物体A正沿粗糙斜面下滑,作出它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3如图丙所示,物块A随物块B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物块A所受力的示意图:

    4丁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N,此时的读数为   N

     

  • 38、如图,一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N,当石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6N,求:

    (1)石块受到液体的浮力石块的密度为3.0g/cm3,g=10N/kg)

    (2)石块的质量和体积

    (3)液体的密度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请按题目要求作答(均不计空气阻力)。如图,汤匙放在手指尖上保持静止,请在图中画出汤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 40、如图所示,一木块正沿着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斜面下滑,请做出木块受到的重力G和支持力F的示意图。

  • 41、如图所示,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