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啸具有非常大的破坏性,是因为海啸具有很大的( )
A.内能
B.核能
C.机械能
D.化学能
2、小李在学习物理后,对生活现象的观察更加细致。他看到冬天烧水时壶嘴往外“冒”出“热气”,夏天雪糕周围“冒”出“冷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气”是小水珠,“热气”是水蒸气
B.“冷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C.“热气”是壶嘴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D.形成“热气”的过程会放热,形成“冷气”的过程需要吸热
3、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值,其中合理的是( )
A.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70mm
B.人的步行速度大约是4m/s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6.5℃
4、两支内径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C.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D.内径粗的升得低,但示数相同
5、某温度计的示数为 -18 ℃.对这个示数的读法下列正确的是哪个 ?
A.负 18 度或摄氏零下 18 度
B.负 18 摄氏度或零下 18 摄氏度
C.负 18 度或零下 18 度
D.负 18 摄氏度或摄氏零下 18 度
6、如图所示的“太空圆珠笔”,笔尖里有个球珠,写字时,球珠在纸上滚动,把沾在球珠上的墨水留在纸上,封闭在笔芯中的压缩氮气推动墨水向笔尖流动,就能连续不断写出字来。用“太空圆珠笔”写字的过程中,笔中不变的是( )
A.墨水的密度
B.墨水的质量
C.氮气的密度
D.氮气的质量
7、2023年9月8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在杭州西湖涌金公园广场举行。根据图片信息,对杭州亚运会火炬的长度估测合理的是( )
A.30mm
B.30cm
C.70mm
D.70cm
8、日常生活中保护视力可以从改善环境光线,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增加户外活动,经常做眼保健操等方面进行,下列同学中读写姿势和灯光摆放最正确的是( )
A.
B.
C.
D.
9、下列物体的运动速度为的,可能是( )
A.行人
B.飞机
C.蜗牛
D.火箭
10、下表列出了几种晶体的熔点,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固态氢 | ﹣259℃ | 固态酒精 | ﹣117℃ |
固态水银 | ﹣39℃ | 金 | 1064℃ |
钢 | 1515℃ | 钨 | 3410℃ |
A.在﹣268℃时,氢是固态
B.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
C.钢掉入纯金水中一定不会熔化
D.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其中一块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误差是由于测量的方法不正确引起的
C.下雪天在教学楼门口铺防滑垫是为了减小摩擦
D.声呐系统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12、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有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 )
A.红橙黄
B.绿红蓝
C.橙靛紫
D.黄绿蓝
13、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
D.以战斗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
14、如图所示,为了培养学生安全出行意识,某校携手交警大队组织开展了“安全才会快乐”的户外交警体验活动,体验者小玉对有关物理量进行了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交通指示灯距离地面约3dm
B.绿灯熄灭后黄灯每次亮起时间约1s
C.行人正常步行速度约4km/h
D.汽车鸣笛声音的强弱等级约30dB
1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日环食
B.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C.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D.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
16、李磊同学先后5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为:、
、
、
、
。该物理课本的长度最接近于( )
A.
B.
C.
D.
17、小红在马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
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小红身边超越的汽车
18、下列各种情形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行星转动
B.猎豹飞奔
C.心花怒放
D.枯叶飘落
19、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4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
A.5:2
B.2:5
C.5:1
D.1:5
20、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将糖用温火熬成糖汁,再在石板上画出造型,粘上竹签,待糖汁冷却后便完成制作。在糖画制作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 )
A.先熔化后凝固
B.先熔化后凝华
C.先液化后凝固
D.先液化后凝华
21、小明和家人在湖里同船游览时,他认为座位上的妹妹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垂柳
B.他乘坐的船
C.河岸
D.天上飞过的飞机
22、为了研究鼓面振动发声时的响度与鼓面振动幅度是否有关,可以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屑来有效显示鼓面的振动幅度,以下做法中与该做法类似的是( )
A.用水波引入声波
B.常用温度计中,通过细管中液柱的变化体现了温度的高低
C.研究钢尺振动时,不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听产生声音音调的高低
D.探究弦的音调高低与长度的关系时控制弦的粗细和松紧相同
23、考场中,你对周围环境进行了估测,正确的是( )
A.考场的气温为37℃
B.教室门框的高度约4m
C.身体的平均密度约
D.监考老师的体重约500N
24、如图所示为一种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波探测周围5米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音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该手杖可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B.超声波信号会对使用者造成电磁波辐射危害
C.该导盲杖对障碍物的定位原理与蝙蝠的定位原理相同
D.超声导盲杖利用声音可传递能量原理制成
25、观察图中水壶烧开水的情景,两壶中的水均已烧开,壶嘴冒出的“白气”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判断甲、乙两房间中温度较低的是___________。
26、冬天用嘴向手呵气,可使手感到______,这是因为______;如果用嘴向手吹气,则使手感到__,这是因为_____。
27、250ml盒装牛奶,它的体积为______m3。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则牛奶的质量为______k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______;氧气瓶中的氧气用了一半以后,体积______,密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8、小红站在穿衣镜前面1m处欣赏自己,她与自己像的距离是______m。此时小红向后退50cm,镜子里的自己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m。
29、同学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在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______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______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快。
30、在绵竹市中学生体育运动会的200m竞赛中,小华同学跑出了25s的成绩,则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合________km/h,在跑步时他感觉站在边上为他加油的同学在往后退,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31、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__.物理学用速度描述运动快慢,公式为v=,这种方法与日常方法__(选填①或②)是相同的,常用的速度单位有m/s和km/h,其关系是1m/s=__km/h.
32、如图所示为液压机原理图,活塞A、B的面积SA∶SB=1∶4,当用50N的力作用在活塞A上时,活塞B能举起______N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活塞的重力)
33、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光的______;手机屏幕能显示的多彩影像是由红、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我们能看到红旗是红色的,是因为红旗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了红色光。
34、每到深冬时节,教室窗户玻璃 _____(选填“内侧”或“外侧”)表面经常出现漂亮的冰花,冰花的出现是 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35、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小明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小乐采用另一种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
(1)请帮助小乐在图乙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______;
(2)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竖直向上______拉动;
(3)实验中他们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绳的拉力F/N | 绳端移动距离s/m | 机械效率η | |
小明 | 1 | 4 | 0.1 | 2.3 | 0.2 | 87.0% |
2 | 6 | 0.1 | 3.4 | 0.2 |
| |
小乐 | 3 | 5 | 0.1 | 1.9 | 0.3 | 87.7% |
4 | 7 | 0.1 | 2.6 | 0.3 | 89.7% |
小明第2次实验中,W有用=______J,η=______%;
(4)分析小乐的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一个滑轮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被提升物体的______大小有关;
(5)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还可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的关系;
(6)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排除测量因素的影响,主要原因是______。
36、如图所示,用一个动滑轮在5s内将一重力为20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3m,拉力为150N。求:
(1)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拉力的功率;
(3)请在图中画出拉力的力臂l1。
37、如图甲所示,棱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静止时木块有体积露出水面,求:
(1)木块的密度为多少?此时木块收到的浮力是多少?
(2)用手将木块缓慢压入水中,当木块刚好全部压入水中时,手对木块的压力多少?
(3)木块从图甲位置到图乙位置,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加了200Pa,则在图乙位置时容器中水的深度是多少?(g取10N/kg)
38、如表记录了干燥空气在不同气压和温度时的密度,请依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1)温度为5℃、气压为104000Pa时,干燥空气的密度为_______kg/m3.
(2)干燥空气的密度与气压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3)通常情况下,某地区冬季的气压比夏季高,则该地区冬季干燥空气的密度_______夏季干燥空气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据题意及生活经验猜想,空气的密度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因素有关.
39、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40、防溺水主题班会上,班主任提醒学生“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大家切莫擅自下水”。请画出人眼看到池底A的光路图(图中是人眼看到的池底A的像)。
41、在图中,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