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光现象与“坐枯井观天所知甚少”的光学原理相同现象的是( )
A.有趣的倒影
B.空中的彩虹
C.古代的日晷
D.“弯折”的筷子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声音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D.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估测是我们在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是几个同学估测的数值,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武汉市年平均气温约为37℃
B.老师正常讲课时声音的响度约为120dB
C.普通口罩的长度约为175dm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4、如图所示,这是张老师正在讲课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讲课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讲课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C.门外迟到的同学通过音色判断出是张老师在讲课
D.课堂上同学们保持安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5、如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从1℃升高到8℃,水的质量先变大后变小
B.在0~4℃范围内,水的体积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质量相同的水,1℃时的体积比5℃时的大
D.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6、太空授课时,王亚平用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做演示,“冰墩墩”从地面被带到太空,它的质量( )
A.变小了
B.变大了
C.变为零
D.不变
7、下列长度单位换算过程合理的是( )
A.76m=76×100cm=7.6×103cm
B.76m=76m×100cm=7.6×103cm
C.76m=76m×100=7.6×103cm
D.76m=76×100=7.6×103cm
8、小吴用弹性膜注水制作了一个水凸透镜,通过注射器注水或抽水改变透镜的厚度,如图甲是他用其模拟正常眼睛看物体时的装置,固定透镜,将一个F形光源放在合适的位置后,调节光屏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若用黑纸片将透镜遮挡一半,光屏上成半个烛焰的像
C.若将近视眼镜放到透镜前方,要将光屏远离透镜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模拟图乙的成因时需要从透镜向外抽水
9、沿途有噪声监测设备,显示的“噪声60.5dB”指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10、下列物理量估算合理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
B.人步行速度约
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
D.人体平均密度约
11、小名探究“固体的熔化特点”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如图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质属于晶体
B.相等时间内甲物质固态升温比液态升温慢
C.由图像可知,甲物质的熔点48℃
D.由图像可知,甲熔化过程用了8min
12、一运动员在一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s内的平均速度为,10s到达终点,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13、噪声对人有很大的危害,实际生活中人们采用各种方法来控制噪声。如:
①大力发展城市园林绿化;
②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
③房间窗户的玻璃采用双层真空玻璃;
④研制新材料、新技术,使物体发出的噪声减弱。
其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时间,前20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40分钟内的速度是60km/h,则该汽车在这1小时内的平均速度是
A.35km/h
B.40km/h
C.45km/h
D.50km/h
15、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一铁块压成薄片,它的质量变大
B.一瓶水完全凝固成冰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一杯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水质量和密度一定都变小
D.把一本物理书完整的从北京带到了上海,物理书的质量不变
16、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A.扇来的是凉风
B.扇来的风能加快汗液蒸发,使人体被更快地吸热
C.扇来的风赶走了人体周围的热空气
D.扇风可使空气温度降低
17、声音在均匀空气里的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调逐渐减小
B.响度逐渐减小
C.声速逐渐减小
D.音调、响度、声速都不变
18、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D.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9、汽车以54km/h的速度在沿海公路上行驶;羚羊以20m/s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长跑运动员在15min内跑完5000m。三者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
D.汽车、运动员、羚羊
20、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
A.春天到了,冰开始化成水
B.初夏,路上白雾弥漫
C.深秋,地面上“下了一层霜”
D.严冬,水大量结冰
21、春节假期,小明到凤凰古城游玩时看到民间艺人制作“糖画”,如图所示,取适量白糖放入勺中,点燃酒精灯,用外焰加热勺子底部,同时用搅棒轻轻搅动糖液,使其均匀受热,防止糊底变焦。待糖完全融化、颜色变黄后,根据设计好的图形和线条走向作画,作画的时候要注意绘制速度要快、各部件保持连接、注意填补空白、巧妙设计粘贴点。关于“糖画”的制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
B.糖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固后熔化
C.糖的温度一直在升高
D.糖的温度一直在降低
22、关于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五号”将月壤从月球带回地球,月壤质量不变
B.将一块橡皮泥捏成其他形状,其质量变大
C.一块冰熔化成水,其质量变小
D.1kg的铁块比1kg的木块质量大
23、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明坐在甲车厢向乙车厢观望。突然,小明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对面列车的车尾他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第一次判断是错误的,因为没有选择参照物
B.以小明乘坐的列车为参照物,对面的列车是运动的
C.“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这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D.发现“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这是以对面的列车为参照物
24、如图所示为某一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行进路径。保持入射光不变,通过调整平面镜使反射光射向P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面镜应向右平移
B.调整平面镜后反射角和入射角不再相等
C.平面镜应逆时针转动
D.第二次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大
25、如图所示,无论汽车落水还是遇雨被淹,乘客都应立刻开门逃生,越迟疑车门越难推开,因为车辆被淹越深,车门下部O处受到水的压强越___________。紧急情况下,应挥动逃生锤的____________(选填“A”或“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破窗逃离。
26、(2分)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cm.
27、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载着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座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文昌航天基地成功发射升空。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来吸收巨大的热量,火箭升空瞬间,看到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巨大的轰鸣声”是表示声音的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28、(1)“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让钢球A从斜面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B被推动的距离.这是为了研究 (选填“A”或“B”)的动能与 的关系.
(2)龙舟大赛是我国一些地方的传统体育项目.如图2是龙舟大赛的一个情景,当运动员离开龙舟后,龙舟将在水中 (选填“上浮”或“下沉”)一些,此时所受的浮力 (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3)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已知AB=BC.如图3所示,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W1 W2,P1 P2(选填“>”、“<”或“=”).
(4)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4所示,则运动员在助跑阶段,动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起跳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部分动能转化为 .
29、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速比声速快,真空中的光速约为______m/s。
30、卫星在大气层外运动时,不受空气阻力作用。因此___________守恒,卫星在远地点时___________最大。(均选填“动能”、“重力势能”或“机械能”)
31、人眼可以通过放大镜看到正立的_____像;通过平板玻璃看到的窗外物体是_____像;教室里的电子白板上看到的是_____像。(以上三空均填“实/虚”)
32、小明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塑料袋挤瘪,排出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膨胀,塑料袋内发生了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塑料袋的体积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是由于塑料袋内发生了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33、某同学沿水平方向用20N的推力使小车匀速向右前进,小车受摩擦力大小等于______N,方向______ ;若此时该同学用30N的水平推力继续推车前进,此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_____N,此时小车的运动状态将______ 。(填“不变”、“改变”)
34、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由图象可以获得的信息:同种物质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 ;两种物质密度的关系:ρA ρB(>/</=).
35、建筑工地上赢立的塔吊,是用电动机带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节约电能呢?为此小明进行了“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探究,实验时用到的装置如图甲、乙、丙所示,实验时测量的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绳端拉力F/N | 绳端移动距离s/m | 机械效率 |
1 | 2 | 0.1 | 1.2 | 0.3 |
|
2 | 2 | 0.2 | 1.2 | 0.6 | 55.6% |
3 | 4 | 0.1 | 1.9 | 0.3 | 79.2% |
4 | 4 | 0.1 | 1.3 | 0.5 | 61.5% |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
(2)实验中第1次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3)通过比较________(填实验次数的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小;
(4)通过比较第1、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________;
(5)下列措施中无法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________
A.减轻动滑轮重 B.增加所提物体重
C.机械加润滑油 D.增加重物上升高度
36、小车自身重力为8000N,沿水平路面向右匀速行驶,小车上坐着重力为500N的小明, 小车受到的阻力为全部重力的0.1倍,
(1)阻力的大小和方向
(2)小车牵引力的大小和方向
37、2019年全国田径锦标赛7月8日在沈阳奥体中心揭开帷幕。在首日当晚进行的男子百米飞人大赛中,名将杨洋跑出10.39s的成绩获得冠军。则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8、如图所示,O为轻质杠杆AB的支点,杠杆上表面宽度为10cm,OA=OB=2cm,边长为20cm、质量为1.6kg的正方体Q放在支点的正上方,这时杠杆水平,g取10N/kg,求:
(1)正方体Q对杠杆的压力;
(2)正方体Q对杠杆表面的压强;
(3)重为20N物块M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于OB的中点C,正方体Q从支点开始往左运动多远时,物块M刚好离开地面且使杠杆AB静止于水平位置?
39、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图,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____
(2)请在图中画出光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____
40、如图所示,画出木球漂浮在水面时的受力情况示意图;
41、完成作图。
(1)一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如图(1)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____)
(2)在图(2)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虚像。(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