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海南省儋州市初二上学期二检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最东部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台湾省

    B.上海市

    C.黑龙江省

    D.辽宁省

  • 2、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大   B. 类型齐全,分布均匀

    C. 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D. 利用程度高,后备资源充足

  • 3、下列关于我国降水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各地年降水量差别不大

    B.大多数地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季节

    C.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

    D.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4、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说明北京是全国的(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经济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 5、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位于青藏高原,其原因是(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洋流

    D.纬度位置

  • 6、图中五种地形类型,占我国陆地面积比例最大的是(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

  • 7、下列地理分界线中,与秦岭─淮河一线大体一致的是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降水量线 

    ③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的界线④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8、降水的主要形式(     

    A.降冰雹

    B.降雪

    C.降雨

    D.降霜

  • 9、“如果全中国人民手拉手站在赤道上,能环绕地球40多圈。”这句话说明( )

    A.中国人口增长过快

    B.中国人口分布不均

    C.中国人口数量大

    D.中国经济发达

  • 10、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支流a、b分别是(     

    A.汉江、赣江

    B.嘉陵江、湘江

    C.乌江、嘉陵江

    D.嘉陵江、汉江

    【2】长江被誉为我国的“黄金水道”,是因为长江(     

    A.河流长

    B.流域面积大

    C.河道内黄金产量高

    D.航运价值高

    【3】与上海相比,四川省的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A.资金、技术

    B.劳动力

    C.原料、能源

    D.交通、市场

  • 11、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较高,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城市群。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20多年来,甲乙两三角洲作为全国性商品粮基地的地位不断下降,其原因主要是(     

    A.水资源不足,不利于粮食生产

    B.粮食价格下降,种粮积极性不高

    C.人口大量外迁,粮食需求量减少

    D.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快速,耕地减少

    【2】与乙三角洲相比,甲三角洲发展的条件有(     

    ①临近港澳地区 ②雨热同期气候优越 ③常规能源丰富 ④改革开放先行地区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12、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内陆无林地分布

    B.旱地和水田交错分布在东部

    C.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在内陆

    D.青藏地区没有草地分布

    【2】我国制定“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的依据是(     

    A.可利用土地面积比重大

    B.人均耕地面积小

    C.耕地占土地构成比重大

    D.后备土地资源面积广大

  • 13、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域中,通常受台风影响最大的一组是

    A.台湾、福建、广东、海南 B.辽宁、河北、天津、山东

    C.浙江、江苏、上海、安徽 D.广东、江西、湖南、广西

  • 14、近期,“鸭屎香奶茶”崭露头角,成为今年流行的新趋势。“鸭屎香”是单丛茶的一种,盛产于广东省潮州凤凰山,属于半发酵乌龙茶。如图为我国乌龙茶种植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乌龙茶主要种植区的气候类型有(     

    A.①②

    B.②④

    C.③⑤

    D.③④

    【2】受益于“鸭屎香奶茶”的火爆,乌龙茶的销量及知名度也获得了极大的提高,这说明产品销售得益于(     

    A.制茶技术的进步

    B.茶叶产量的提高

    C.贸易运输的便利

    D.多元的创新产品

  • 15、   被称之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A.旅游业 B.交通运输业 C.农业 D.工业

  • 16、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一致(   )

    ①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②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③0℃等降水量线

    ④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17、下列有关东北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主要包括黑吉辽三省

    B.东北被称为“白山黑水”

    C.气候湿热,作物生长期长

    D.糖料作物是甜菜

  • 18、下图可以反映出我国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①水资源南多北少 ②水资源年际变化大

    ③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④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9、我国的季风气候最显著,其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热力差异   C. 地形复杂多样   D. 山区面积广大

  • 20、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一组是(     )

    A. 河南和山东       B台湾和江苏  C.浙江和福建      D.河北与河南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我国陆地面积约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   位。

  • 22、我国实行省、_____、乡三级行政制度。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_____个自治区、_____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 23、我国90%以上的耕地和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_____________区,南方耕地以____为主,北方耕地以____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

  • 24、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____。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

  • 25、__________、方向和__________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 26、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有效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________; 乙是我国的内海__________

    (2)图中兰州、西安、郑州三个城市既沿河分布,又在东西交通大动脉________线(填铁路干线名称)上。

    (3)黄河下游流经平坦的_______ 平原,河床逐年抬高,形成特殊的“________”。

  • 28、读南水北调工程部分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来看,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

    (2)中线调水线路从_______水库引水,经过鄂、豫和______(省级行政区简称),抵达京、津两市。

    (3)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都到达_________平原,与中线相比,东线调水线路工程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 29、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的分布以(   )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   )和东北地区。

     

  • 30、香港位于珠江口________侧,由香港岛、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澳门位于珠江口________侧,由澳门半岛、________岛和________岛组成。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读我国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字母中,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与我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是__________(填字母)。

    (2)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濒临的海洋①是 ______,②是 ________

    (3)③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_____该岛屿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是_________

    (4)下列关于我国辽阔的疆域,叙述正确的是___

    A.幅员辽阔,陆地面积约900万平方千米

    B.邻国众多,与6个国家陆上相邻,与14个国家隔海相望

    C.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D.渤海和南海是我国的内海

  • 32、“民以食为天”,农业历来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我国地域辽阔,农业生产和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图为“我国水稻和小麦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东西方向看,我国农业生产类型的分布呈现出____的特点;从南北方向看,我国粮食作物的分布呈现出____的特点。

    (2)华北平原位于半湿润区,春季小麦生长需水量较大,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____

    (3)图中甲地位于宁夏平原,年降水量____(填“大于”或“小于”)400毫米,种植农作物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

  • 33、填空题

    (1)我国地势   ,大致呈   级阶梯状分布.

    (2)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     是我国的内海.

    (3)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     递减.

    (4)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   度,大部分在   带.

    (5)我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   位.

    (6)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  

    (7)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西起   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8)一般把     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

     

  • 34、郑州市某中学某班的同学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杂志和书籍等,收集有关资料,开展主题为“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的影响”的探究学习。全班同学分为服饰组、饮食组、民居组三大组,搜集我国典型地区的资料,以PPT的形式分享了学习成果。请你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服饰组】服饰组的同学分别从原料、样式、穿法等方面介绍了藏袍(图)。

    (1)藏族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通过藏袍的原料可以看出当地农业以____为主;藏袍独特的穿法适应了当地气温____的特点。

    【饮食组】饮食组的同学从饮食的材料、口味、做法、菜品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图)

    (2)四川盆地属于____气候,气候温暖,降水丰富,光照不足;由于地势特征是____,湿气易集中,难散发。为了驱湿,古人做菜加入辣椒,逐渐形成了以麻辣味为特色的川菜。

    【民居组】民居组的同学分别从民居的建筑材料、外形、结构等方面介绍了“干栏式”民居(图)

    (3)据图中信息判断干栏式民居大多分布在我国四大地区的____地区,以适应当地____的气候特征。探究结论:我国传统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地区差异深受当地________等自然要素的影响,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35、众志成城战疫情:阅读图文资料(图一、图二),回答问题。

    正当我们准备欢度2020年新春佳节之际,新冠病毒肺炎袭来,席卷了整个华夏大地。病毒虽然无情,现实虽然不容乐观,但经此战“疫”,更体现了中华儿女的担当,彰显了祖国的强大。某中学组建学习小组从不同角度关注疫情。

    (1)武汉是我国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城市,武汉所在省的简称是______。武汉地处长江干流与__________交汇处。古代,从武汉沿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故有“九省通衢”之称。

    全国近300支医疗队,3万多的医务人员驰援湖北。10天内用北斗高精度技术进行基础测绘定位与施工,指挥7500名建设者和近千台机械设备,让一座现代化的医院拔地而起这是令世界震惊的“中国速度”。图三为我国高铁分布图,图四为我国东、西部面积人口统计图。

    (2)随疫情发展,新冠肺炎病毒逐步扩散至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结合图三、图四说明我国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疫情扩散严重的主要社会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铁路线④通过我国重要的山脉________。各地驰援武汉的生活物资按照支援地区进行了分类登记。其中登记正确的是______(单项选择)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枣、羊肉、驼奶、香蕉

    B.海南省—椰子、柚子、苹果、海鱼

    C.西藏自治区—牦牛肉、大米、藏红花、奶酪

    D.黑龙江省—面粉、大米、小米、大豆油、猪肉

    (4)“中国速度”震惊世界,中国速度得益于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还得益于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