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 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则乙的体温可能是( )
A.39℃
B.37℃
C.39.5℃
D.25℃
2、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放热的是( )
A.液化和升华
B.升华和凝华
C.凝华和液化
D.凝华和汽化
3、在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面镜平行于x轴放置,其宽度为2cm,
长度也为2cm。点光源S在O点右侧1cm的位置时,位于O点左侧1cm处的人眼恰好能够从平面镜中观察到S的像S′(光路图已在图中画出)。若光源S向右移动,直至人眼刚好从平面镜中看不见像S′,此过程中光源移动的距离为( )
A.
B.
C.
D.
4、杭州亚运会男子接力赛中,我国运动员陈佳鹏在最后一棒完成反超,最终夺冠如图所示,在超越对手过程中,下列有关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以跑道为参照物,被超越的运动员是静止的
B.以终点线为参照物,陈佳鹏是运动的
C.以被超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陈佳鹏是静止的
D.以陈佳鹏为参照物,现场观众是静止的
5、下列是对考场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考场课桌高度约为80cm
B.物理试卷的宽度大约为40cm
C.考生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0.1s
D.太阳光射进考场,光的传播速度是340m/s
6、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谚语、俗语.下列是对有关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因为声音的反射结果
B.“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低于一般炉火火焰温度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D.“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7、下列对生活中温度的估测,最接近客观事实的是( )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为 37℃
B.近日,西安昼夜温差可达30℃
C.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 42℃
D.常见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为-5℃
8、如图,小美站在湖边刚好能看见湖对岸一棵树在水中完整的像,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小美所看到树的倒影和看到水里的鱼成像原理相同
B.小美所看到树的倒影和看到水里的鱼的都是实像
C.小美若想看到旁边更高的树完整的像,要继续向岸边走
D.小美看湖底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
9、关于误差,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测量时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增大误差
B.在测量过程中,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允许产生的
C.改进实验方法,使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D.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可以减小误差
10、如图是人、狗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马戏团的训狗员使用超声波犬笛向狗发出表演信号,狗按他的指令做出很多动作,但观众却什么声音也听不到。关于犬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犬笛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
B.由于人耳听不到犬笛的声音,所以犬笛不是声源
C.狗按犬笛的指令做出很多动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犬笛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11、甲、乙两实心球体积之比为5∶3,质量之比为5∶2,则甲、乙两球的密度之比是( )
A.25∶6
B.2∶3
C.3∶2
D.6∶1
12、“让诗词流芳,让国学闪光”,为落实西大附中“立人新民”的教育理念,传承传统文化第二十三届《附中好诗词》决赛现场赛况激烈,关于下列诗句与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中“霞”是太阳光经过大气层反射形成的
B.“少年击剑又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中能分辨“箫”是因为音调不同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飞流直下”是因为流水受到惯性作用
D.“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中“石乱走”是因为力改变了石头的运动状态
13、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小桌上的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A.这列火车的机车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关着的车门
14、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3:5,运动路程之比为4: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 )
A.5:4
B.9:20
C.4:5
D.20:9
15、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与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
A.光屏上不能呈现出像,但眼睛透过透镜能看到像
B.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的位置像才能呈现出来
C.光屏上仍呈现出一个缩小的像
D.光屏上将呈现出一个放大的像
16、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 )
A.1.2m/s
B.12 m/s
C.1.2 km/s
D.1.2 dm/s
17、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若甲的速度是乙速度的4倍,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路程之比是2∶3,则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
A.2∶3
B.8∶3
C.1∶6
D.6∶1
18、如图所示,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盛有等质量的酒精、纯水和盐水,且。则甲、乙、丙玻璃杯中分别是( )
A.甲是酒精、乙是盐水、丙是纯水
B.甲是纯水、乙是盐水、丙是酒精
C.甲是酒精、乙是纯水、丙是盐水
D.甲是盐水、乙是纯水、丙是酒精
19、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小伟自制了“水瓶琴”,他往八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关于“水瓶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琴声”由空气振动产生
B.敲击同一个瓶子,用力越大响度越大
C.不同的“琴声”指的是音色不同
D.“琴声”通过水传播到小伟的耳朵中
20、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水的密度是,表明
的水质量是
D.嫦娥五号返回舱从月球带回月球土壤样品返回地球,土壤样品质量变大
21、以下对中华古诗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天街小雨润如酥”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霜落荆门江树空”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白雪却嫌春色晚”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22、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4℃,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的示数为94℃,用此温度计测得某杯液体的温度是31℃,则这杯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
A.27 ℃
B.25 ℃
C.30℃
D.以上结论都不对
23、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房屋
D.河岸
24、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先后敲击甲、乙两个音叉,并把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输入设定相同的同一示波器,观察到的波形图分别如图丙、丁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音叉发声时,振动的幅度不同
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C.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
25、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总结了笛卡尔、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了纪念他作出的杰出贡献,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为__________的单位。
26、光的折射规律:把一束光从空气斜着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我们会看到光在________处发生了偏射,同时在界面处还有光的反射发生。发生折射时,其折射光线向________法线的方向偏折,即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而发生反射时的光线遵守的规律是________。当光线________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27、如图,在测量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 ______,读数是 ______℃。
28、晓丽妈妈从冰箱里拿出一只冰鸡,细心的晓丽发现:它表面上有一些“白粉”,这是_____造成的,同时还看到冻鸡周围有_____(填“上升”或“下降”)的“白气”,这是_____造成的。
29、①道路上设立“禁止鸣笛”标记②飞机旁工作人员戴耳塞③城市高架路旁竖挡板④道路两旁植树
上面实例中属于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的是_____.
30、地震伴随产生的次声波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地震时同时产生纵波与横波,在地壳中纵波传播速度约为6km/s,破坏性较弱;横波传播速度约为3km/s,破坏性较强;如图所示,某次地震震源距监测点60km,距受灾点90km,监测点在________s后能接收到纵波信号,立即发出预警信息;监测点发出预警信息后,经过________s横波到达受灾点,这个时间差让受灾点群众获得应急准备时间。
31、小明同学从家乘公交车上学,车以54km/h合________m/s的速度匀速行驶,经过了10分钟,到达了目的地,汽车行驶了________km。
32、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寒,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寒寒住瓶口,制成一个如图甲所示的简易温度计。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原理制成的,若想测量温度时液柱变化得明显,应尽量选择_____(选填“较粗”或“较细”)的吸管。图乙中体温计的读数为_____,在每次测最体温前应该注意的是_____。
33、如图所示,用尺子快速水平击打盖在杯口的硬纸片,鸡蛋由于具有______并未随纸片一起飞出。
34、小明记录了一定质量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在0~4 ℃,水温升高时,水的体积将_____(填变大或变小)。当水温在4 ℃时,水的密度____(填最大或最小)。
35、紫石中学环保小组在长江边取适量江水样品,分别进行了江水密度的测量:
(1)小薇把样品带回学校,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①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水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 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江水样品,测出烧杯和江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烧杯中江水的质量为____g ,江水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③小薇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江水密度比真实值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小亮把样品带回家,用家里的一台电子秤(如图丙所示)和没喝完的半瓶纯净水,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m1,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A;
②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2;
③把江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______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的总质量为m3;则江水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纯净水的密度用表示ρ水)。
④小亮测算江水的体积使用了下列3种物理方法中的__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等量替代法 C.类比法
36、体积为V冰=100cm3的冰熔化成水后,求:
(1)水的质量m水;
(2)水的体积V水。(ρ冰=0.9g/cm3)
37、目前我国汽车上所使用的防冻液有两种:乙二醇防冻液和酒精甘油防冻液,而考虑到价格和适用性一般选择乙二醇防冻液,它是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其相关配方数据如下表所示,求:
(1)如图所示是小严从某购物网站上购买的一桶防冻液,求该桶防冻液内乙二醇的质量;
(2)若另一种防冻液的凝固点(液态变固态时的温度)为-22℃,求此时防冻液的密度;
(3)如果将这两种防冻液进行混合,获得凝固点为-32℃的防冻液6L,那么需要这两种防冻液各多少升。(已知ρ水=1.0×103kg/m3,ρ乙二醇=1.1×103kg/m3) (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
38、某人在A处大喊一声,此声音经过10S传到B处,求AB之间的长度___?(15℃)
39、在图中作出撬钉子时施加的最小力F1的示意图和它的动力臂l1。
40、如图所示,请将折射光路图补充完整。
41、如图所示,小华站在路灯下,请画出小华在地面上形成影子的光路,并标出影子的范围。(保留作图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