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早用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伽利略
C.爱因斯坦
D.阿基米德
2、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0~5s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5s~10s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在0~20s时间内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5s~10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20m
3、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声音的响度最小
B.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C.丙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D.丁声音属于噪声
4、如图所示,盛水的容器中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中装有适量的水,B倒扣着放入容器中。给容器中的水加热直到沸腾一段时间,下列相关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A杯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且能够沸腾
B.B杯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C.A、B两杯中的水都能够达到沸点
D.A杯中的水能达到沸点,B杯中的水不能达到沸点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响度大
C.“闻其声,知其人”判断的依据是人发出声音的音调
D.“戴耳罩”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6、甲、乙两辆车,沿平直的公路同向行驶。某一过程中它们的运动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车前10s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7秒时甲乙两车的速度差是3m/s
C.8~10秒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在远离甲车
D.第20秒时,两车的速度相同
7、如图所示,北京时间2023年10月14日,今年第二次日环食现身天宇。下列选项中,与此天文现象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笔在水中“折断”
B.海市蜃楼
C.夜间路上清晰的路牌
D.墙上的手影
8、对下面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①“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不同来辨别人的
②“忽闻水上琵琶声”其中琵琶声是琵琶弦振动产生的
③“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④“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中“高”是指声音响度大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②③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9、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A.
B.
C.
D.
10、已知一块质量为m、密度为的金属块。现将它切成大小相等的五块,则每块的质量和密度分别为( )
A.和
B.和
C.m和
D.m和
11、2018年7月28日2时33分,我们领略了一次月全食天象,如图所示。月食形成的物理学原理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12、如图为甲、乙两种液体的m-V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B.乙液体的密度为0.8kg/m3
C.最多能装下15g乙液体的容器,也能装下25g甲液体
D.甲、乙两种液体均匀混合后,混合液体的m-V图像应该在图中的Ⅱ区域内
13、拍摄温泉广告照片时,为防止水蒸气进入相机内部损坏机器,都是在冷水池水面上撒干冰制造“热气腾腾”的效果后,再拍摄。利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气腾腾”的“白气”是大量的水蒸气
B.干冰播撒后会放热,让空气温暖起来
C.在拍摄前摄影师发现镜头一半被不透明胶带贴住,利用剩下的一半透镜仍可拍摄出完整的照片
D.摄影师更换新镜头拍完如图所示的照片后,将照相机适当后移,镜头前伸,这样可以拍摄温泉的全景
14、如图所示是四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5、2023年9月哈尔滨地铁3号线西北环老道外段开通初期运营,更多市民可以享受到绿色通行的便利。小红坐在车厢里观察到,列车启动后站台上的广告牌在向后退,此时小红选择的参照物为( )
A.站台
B.站台上的广告牌
C.地铁铁轨
D.车厢
16、如图为测量烧杯内水的温度的4种操作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7、如图所示是某款“超声波传感器”智能拐杖,其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加蜂鸣器实现距离报警,可以帮助盲人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盲人能听到这种超声波
B.超声波传递不需要介质
C.这种超声波的发声体振动特别快
D.该产品利用超声波测距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18、小江在滨江路玩耍时,发现了一位用水写毛笔字的老者,顿时对中国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家之后小江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为防打滑,她用较重的镇纸压住白纸,如图所示,小江向右匀速行笔书写“一”字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纸只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
B.毛笔的毫毛向左弯曲,所以毛笔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
C.手对毛笔水平方向作用力小于毛笔受到的摩擦力
D.桌子对镇纸的支持力和镇纸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9、以下是对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手掌的宽度约为1dm
B.河北省12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
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约10s
D.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0g
20、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21、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产生的错误叫误差
B.误差是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C.读数时,估读位数越多越准
D.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少误差
2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照相机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只须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23、为了方便住户晚上回家,居民楼的楼梯内安装了声光控制灯。这种灯只有在晚上没有光且有声音时才能发光,并且声音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才可以。则夜晚声音控制灯泡能否发光依靠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音色
24、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的过程中,若以________为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________的。( )
A.加油机 运动
B.歼击机 静止
C.地面 静止
D.地面 运动
25、我国古代就有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其中“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_____现象;“疑水浅”实际上看到的是光的_____现象而形成的_____像;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是光的_____造成的。
26、完成单位换算:
(1)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约为100nm=______mm;
(2)某学校在开展课后服务活动,每周二下午安排50min足球兴趣拓展,50min合______s。
27、如图一支直立的铅笔竖直放置在平面镜前30cm处,将铅笔以5cm/s的速度水平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以铅笔为参照物,它的像相对于笔的速度为 _____cm/s;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的距离为 _____cm,此时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 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8、下表中列出了声音在几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分析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空气(0℃) | 331 | 海水(25℃) | 1531 |
空气(15℃) | 340 | 冰 | 3230 |
空气(25℃) | 346 | 铜(棒) | 3750 |
软木 | 500 | 大理石 | 3810 |
煤油 | 1324 | 铅(棒) | 5000 |
水(常温) | 1500 | 铁(棒) | 5200 |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29、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人耳要听清回声,回声到达人耳必须比原声晚0.1s以上,人必须距离障碍物______m以上。(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30、如图所示,A、B为两只质量相同的旅行箱, 箱容易被推动,这说明 .
31、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声是因为 在振动,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地上下移动自己的手指是为了改变二胡发出的声音的 .
32、学习物态变化时,老师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反映了一个共性问题是 ___________。
33、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 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如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3km用了10min,则他骑车的速度为________km/h。
34、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射来,小益想利用一块平面镜将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反射入一口枯井中,则反射角大小为___________,当大太阳光与水平面夹角为60°时,仍然要使太阳光竖直反射入井中,镜面与水平面夹角大小为___________。
3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平行于凸透镜的另一侧放置一张白纸,移动凸透镜使在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测出白纸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 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其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______;
(3) 移动蜡烛、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直至在光屏上星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光屏上的像是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 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将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36、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驶向一座高山,汽车的速度为10m/s,声速为340m/s,途中司机按一次喇叭,2秒后司机听到回声,司机按喇叭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多少?
37、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一辆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10m/s的速度行驶2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6000m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38、
(1)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ml?
(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g的酱油?(ρ矿泉水=1.0×103kg/m3,ρ酱油=1.1×103kg/m3)
39、如图所示,护林员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向山洞中P点,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 )
40、在图中画出南瓜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41、在图上用作图法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