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诗句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色辨别出钟声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2、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物态变化的例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草叶上结的霜是水蒸气凝固而成的
B.常温下,舞台上的干冰块变小是升华现象
C.夏天在教室里洒水降温,这是利用水汽化放热
D.露珠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3、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敲击鼓面,鼓面上的泡沫颗粒在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图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空气,音量减弱,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C.图丙,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说明音调由振幅决定
D.图丁,发声的扬声器外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4、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当甲和乙体积相同时,甲物质的质量较大
C.当甲和乙质量相同时,甲物质的体积较大
D.体积为的甲物质,质量为5g
5、下列现象中,与日食现象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雨后彩虹
B.手影游戏
C.铅笔弯折
D.拱桥倒影
6、密封的空瓶子里面有空气。小妮把它从广州带到拉萨,瓶子明显膨胀了。在此过程中,瓶内空气的( )都发生了变化
A.质量、体积
B.质量、密度
C.体积、密度
D.质量、体积和密度
7、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物理实验探究的方法有很多,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推理归纳法等等.关于下列四个实验的探究方法,判断正确的是( )
甲: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影响因素 | 乙:用乒乓球和音叉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 丙: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探究音调的高低 | 丁:用没有点燃的蜡烛B来探究点燃的蜡烛A的像 |
A.甲图——控制变量法
B.乙图——等效替代法
C.丙图——推理归纳法
D.丁图——转换法
8、图中6个鸡蛋的总质量约为( )
A.3g
B.30g
C.3kg
D.300g
9、如图是微信启动背景图,该图片是由我国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利用红外探测仪拍摄而成,关于该图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的影子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同种介质红外线传播速度比紫外线快
C.手机屏幕显示的彩色由红、黄、蓝三原色构成
D.人不是光源而地球是光源
10、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公路上跑步,二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速度之比为5∶4,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3,则甲、乙两同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5∶3
B.4∶3
C.15∶16
D.5∶4
1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电视遥控器利用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
B.图-2中,配戴凹透镜镜片制成的眼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3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图-4中,“中国天眼”球面射电望远镜利用了凹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2、蓝鲸体长33 m,体重190 t,相当于33头大象或300多头黄牛的体重,它的一条舌头就有4 t.它的力气无比巨大,能曳行588千瓦的机动船,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曾出现过的最大的动物(提示:鲸能在水中自由地浮沉,表明鲸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近),其体积约为
A.2×102 m3
B.2×103 m3
C.2×104 m3
D.2×105 m3
13、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五代战斗机“歼—20”正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认为加油机是静止的( )
A.加油机本身
B.地面上的房屋
C.空中的白云
D.“歼—20”战斗机
14、现代社会,宠物爱好者越来越多,但宠物伤人事故也常有发生。如图,是一款超声驱狗器。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关于“人什么也没听见”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它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它发出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
C.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D.它发出的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5、如图所示,为了培养学生安全出行意识,某校携手交警大队组织开展了“安全才会快乐”的户外交警体验活动,体验者小玉对有关物理量进行了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交通指示灯距离地面约3dm
B.绿灯熄灭后黄灯每次亮起时间约1s
C.行人正常步行速度约4km/h
D.汽车鸣笛声音的强弱等级约30dB
16、小龙和爸爸周末骑单车去附近的公园,取车时爸爸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共享单车”的二维码后自动开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扫码时,二维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
B.二维码经扫描后在手机上成虚像
C.若要手机上的像大一些,应使手机摄像头远离二维码
D.手机摄像机的镜头和显微镜的物镜镜头都是凸透镜
17、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是( )
A.响度
B.音调
C.传播声音的介质
D.音色
18、小明将一杯温水放入冰箱的冰冻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图所示中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A.
B.
C.
D.
19、舞台上的演员穿白上衣,黄裙子,被红色灯光照射后( )
A.黄裙子变红色
B.白上衣变黄色
C.黄裙子变黑色
D.白上衣变蓝色
20、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的a图线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 )
A.a
B.b
C.c
D.d
21、下列有关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传声的介质,我们也能听到声音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22、圭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天文仪器。如图所示,垂直于地面的直杆叫“表”,南北方向水平放置于地面测量影长的标尺叫“圭”。观察表的影子长短来读出时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圭表计时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B.当表的影子最短时,此时是当地的正午
C.当表的影子逐渐变长时,应是当地的下午
D.当表的影子逐渐变短时,应是当地的下午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于测量的方法不正确引起的
B.使用精密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C.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认真测量可以消除误差
D.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24、夏天的哈尔滨美丽、浪漫,天很蓝,水很清,太阳岛上鸟语花香,太阳湖里鱼儿游来游去。小涵在湖边看到鱼在云中游,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鱼”和“云”都是折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折射形成的实像,“云”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是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折射形成的实像
D.“鱼”是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25、物体的 ________叫温度.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物体温度要用 ________,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
26、在2020“欢乐百姓欢乐年”春节联欢会民乐专场中,二胡演奏者不断改变手指压琴弦的位置,这样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__;同样是弦乐器,观众却能根据声音区别它们,这是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27、如图是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上20架直升机组成“70”字样,20架飞机保持水平直线飞行,速度为120米/秒,以其中一架飞机参照物,其他飞机是___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如果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看到大地是___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若飞行10秒,飞机飞行的路程为______米。
28、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原因”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如图当它们接触时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说明了声音的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物体______产生的。
29、边长为10厘米,重为100牛的正方体,放在面积为1米2的水平桌面中央,则桌面的受力面积是______m2,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
30、铜仁马拉松智慧赛道既是一条景观大道,也是一条健身大道,作为铜仁市民徒步、骑行的新晋打卡点,每当骑车畅行其中时,会看到两旁的绿树繁花纷纷后退,是以 ______为参照物。小聪先以5m/s的速度骑了30min,后又以7m/s的速度骑了20min,小聪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m/s。
31、公路上飞驰而过的汽车、水里游动的鱼、天空飞翔的雄鹰,它们的位置都发生了______.物理学中称这种现象为_______.
3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sAB=sCD。物体在AD段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大小不变的拉力F,且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1)由图可得F为___________N;
(2)物体在AB段所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在CD段所受到的摩擦力,你的依据是:___________;
(3)物体在CD段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选填“是”或“否”);
(4)F在AB段所做的功_____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在CD段所做的功;如果物体通过AB段的时间大于其通过CD段的时间,则F在AB段所做的功的功率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CD段所做的功的功率。
33、一个容积为2.5L的塑料瓶最多能装_____kg的水,估计你自己身体的体积大约是_____m3.
34、如图,汽车“漂移”是一项高难度汽车表演。当汽车在水平地面上疾驶时,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若此时突然刹车且同时转动方向盘,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改变了汽车的________,由于汽车具有________仍继续向原来方向运动,导致汽车急转弯发生“漂移”。
35、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现律”的实验.
(1)前面学过,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放大的实像, 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据此小明据出的问题是,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______有什么关系?
(2)如图甲,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 f= ____cm;
(3)实验前,应先调整蜡烛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______.
( 4)实验过程中,若固定蜡烛与凸透镜,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屏上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若固定蜡烛与光屏,无论怎么移动透镜,屏上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所用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若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刻度 50cm 位置处不变,把蜡烛放在刻度10cm处,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选填“放大” 或“缩小”)的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6)如图丙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的像距v与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当 u>2 f 时,物体移动速度______(选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当 f <u<2 f 时,物体移动速度______(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
36、子弹在离人17 m处以680 m/s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已前进了多少?
37、星期日,爸爸开车带小森去图书城购买科普读物,回来后小森向爸爸请教了有关车的一 些问题,并做了记录,内容如表所示。请你根据小森的记录内容计算:
平均车速 | 30km/h |
等速耗油 | 9L/100km |
油价 | 6.80元/L |
汽油(92#)密度 | 0.75×103kg/m3 |
(1)若小森去图书城单程时间为20min,则小森家离图书城的路程大约为多少千米 ?
(2)往返路途中,用掉汽油多少L?需要花费汽油费多少元?
(3)往返路途中,用掉汽油多少千克?
38、奋斗者号是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采用“深潜器无动力下潜上浮技术”,潜水艇两侧配备4块压载铁,在下潜过程中,压载铁是使潜水艇按照一定速度下潜,已知奋斗者号的体积大约是50m3,它的自身质量大约是22t,它的前端有观察窗,每个观察窗的表面积是0.2m2,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2×107N,假若马里亚纳海沟所处西太平洋的海水密度为1.02×103kg/m3,g取10N/kg。求:
(1)奋斗者号下潜到最大深度时,观察窗到水面的距离;
(2)奋斗者号自主下潜时4块压载铁的最小质量(压载铁体积和水的阻力忽略不计)。
39、如图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A为入射光线,请作出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
40、如图所示,两条光线射向凸透镜,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41、请在图中完成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光路图。